APP下载

高职校企合作中的壁炉现象及其破解

2021-05-30李梅郝霄鹏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1年13期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教学资源

李梅 郝霄鹏

摘  要 壁炉现象已经成为制约高职校企合作深入发展的掣肘因素。基于现代学徒制,审视校企合作壁炉现象之根源,在于没有建立完善的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校企共同主导的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建立完善的双导师教学方式,没有设计基于工作岗位的课程体系,没有形成多方考核机制等。虽然学校对接企业,进行校企合作意愿很高,但是企业的积极性不高。摒弃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师资培养模式,实施校企双主体办学,赋予企业相应的权利、责任和义务,是破解校企合作壁炉现象的可行之策。

关键词 高职;校企合作;壁炉现象;现代学徒制;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1)13-0126-02

1  叩问:校企合作中的壁炉现象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一直存在“企业冷,学校热”的壁炉现象。学校与企业合作积极性很高,是主动的一方;而企业对合作的事情很淡漠,属于被动的一方。学生毕业时,有的因为职业能力不够强,不能胜任企业工作,没有留在合作企业;有的因为求职定位不当,没有留在合作企业;有的因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缺乏,没有留在合作企业。校企合作停留在实习和就业方面,没有体现校企合作育人,校企合作的数量较多,但缺乏质量保障机制。

近几年来,国家重视校企合作,出台很多政策,随着政策的出台,企业参与学校建设热情高涨,但还是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产教融合深度不够,推进困难;缺乏政策、制度支持,缺乏资金保障,校企深度合作缺乏动力;校企合作招生形式、共同育人机制不够完善;校企合作方面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有限,企业无法从合作中获得一定的利益,企业追求利润,而学校注重人才培养,这两者之间没有有效统一;学校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较强,但是实践操作能力有待提升,培养的学生无法满足企业操作能力的需求。由此形成校企合作中的壁炉现象。

2  剖析:基于现代学徒制审视壁炉现象

现代学徒制充分发挥校企双方的办学主体作用,推进双方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享资源。

2.1  招生与招工一体化

现代学徒制采取招生与招工一体化,根据企业需求,与企业共同研制招生与招工方案,扩大招生范围,建立“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机制,解决企业用工难的问题。在这个培养机制下,学生能在企业学到实用的业务技能,拓展社交、管理、创新等综合能力,学生既是一个专业知识学习者,又是一个职业技能学习者,集学生和学徒两个角色于一身,能更好地适应未来职业岗位的要求;企业能够获得足够的薪酬合理的技能人手,保证工作顺利完成的同时实现利润最大化。

2.2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与企业充分沟通,实现零对接,根据企业用人需求和工作岗位标准,共同研究制订不同形式的符合各个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基于典型的岗位任务,共同设计并实施教学环节;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共同考核评价学生学习过程与结果、理论学习与实操技能、毕业证与技能等级证的取得等;校企签订合作协议,高职院校承担系统的公共课和专业课中的理论知识教学,在学校实训室中开展基本技能训练;企业选派职工作为学生的师傅,通过师傅带徒弟的形式,依据岗位标准、多岗轮换对学徒进行技能训练,学徒经过学习锻炼到顶岗实践阶段,师傅培养学徒独立操作能力,培养学徒职业能力,使学徒顺利通过考核,保证就业。

2.3  “双师型”专兼职师资队伍建设

校企共建,形成一支由高职院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组成的高素质、高水平的稳定的“双师型”专兼职师资队伍,服务于现代学徒制的开展;建设“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企业实践基地,为教师提供顶岗挂职服务,教师和师傅互聘共用、双向挂职锻炼;建立师资协同培育机制,开展校企导师联合授课、联合指导与共同交流、研讨、培训等任务,校企导师进行常态化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强化职业素养、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培训,有效解决学生实践能力不强的问题。

2.4  完善的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

构建校企双主体机构机制,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同健全完善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共同建立教学运行与质量监控体系;根据教学需要,合理安排学徒认岗、跟岗、轮岗、定岗,培养学徒职业能力;根据工学交替的特点,高职院校实行学分制,保障学徒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同步掌握;校企共同实施考核评价,在学校完善考核机制的基础上,企业对学生进行工作绩效考核,形成双元育人的校企命运共同体。

3  求解:推进现代学徒制,破解壁炉现象

现代学徒制对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深入推进具有重要意义,推进高职现代学徒制,提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才能真正破解壁炉现象。

3.1  建立健全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强化校企合作,进一步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增强现代学徒制的实际效果。基于学生学徒双重身份,进一步完善联合招生与招工管理办法;基于校企共同承擔学生的职业培训和文化教育,进一步完善双方成本分担机制;基于学习效果校内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质量考核评价。加强各方面合作,形成较为健全的制度体系,推动现代学徒制发展。

3.2  深化联合招生招工方式

高职院校要拓宽招生方式,采取普通高考和学院组织的单独招生考试等形式,招生后参加由学校与企业共同组织的面试,面试通过后,学生有两个身份:一是高职院校的学生,二是企业准员工。为保障各方权益,学生(家长)、学院和企业需要签订三方或四方协议。

3.3  深化“校企联动、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高职院校要主动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对推进现代学徒制进行再认识与再调研,深刻领会现代学徒制的本质和核心内容。校企双方深入探讨,邀请职教专家指导,进行职业能力分析,形成学徒岗位能力图,修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深化培养模式改革,提升学院专业建设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保持较高的学生就业率,大幅提高社会满意度。

3.4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要将企业管理制度、工作流程规范、岗位要求等引入学校,与企业共同研究制订不同专业、不同特色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基于工作岗位内容的课程体系,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按照企业用人需求与岗位资格标准设置课程,建成“公共平台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个性化素质课”为主要特征的适合学徒制的课程体系。要将技术元素、产业元素嵌入课程体系,通过校企交融、工学交替、分段培养,加宽加深实践训练,提高学生应对新技术新产业环境的职业能力。

3.5  加強教学质量监控

高职院校要与企业构建校企融入式课程体系及教学质量双向监控、学生知识技能双向考核评价体系。在轮岗培训过程中,以岗位标准为考核依据,以岗位的具体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为考核抓手,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校内课程由专任教师进行考核,校企联合课程由企业师傅和校内教师共同考核,岗位技能训练课、定岗学习课程由专任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评价,以学徒在岗位的工作过程和实践报告为依据进行全过程考核。

3.6  校企共同开发教学资源

高职院校要与企业双方深度合作,共同建设基于岗位工作内容的专业教学资源库,丰富资源内容。成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开展产教研技术合作与技术服务。注重培养学生文化基础和职业素养,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发展规律,根据岗位(群)任职要求,紧密联系企业生产实际及生产过程,对课程体系进行总体优化设计。坚持立德树人理念,将德育教育贯穿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各门课程标准,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如利用文化墙、文化展板等,对学徒进行企业文化、劳模精神、劳动精神、行业精神、工匠精神等内容教育,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专业人才培养过程,提高学徒综合素养。

3.7  共建信息化管理平台

高职院校与企业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生岗位实习进行全程、动态管理。学生岗位学习管理平台拥有信息统计、岗前培训、实训管理、实时报警、远程指导、考勤管理、短信通知、短信互动、多方评价和就业跟踪等功能。学生通过网络或手机APP在管理平台上参加培训,考勤签到,撰写实习日志、周报告、月报告等。教师通过平台进行远程指导,监督实习进度及质量效果,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指导实习;利用平台实时报警功能,还可自动监控学生的实习状态,使校企能够及时、有效地发现并解决学生岗位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  结论

总之,推进现代学徒制,校企要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共同进行教学管理和学徒综合技能考核评价,共同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互聘共用“双导师”教学团队等,进行深度合作,形成命运共同体,从根本上解决壁炉现象。

参考文献

[1]陈运生,张新艳.基于现代学徒制校企师资团队建设的探索[J].职教论坛,2018(1):123-126.

[2]姜乐军.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的成效、反思与展望[J].职教论坛,2018(7):145-148.

[3]黄丽丽,马宽斌.新时代职教集团化办学模式下的校企合作问题管窥[J].职业教育,2020(3):90-94.

[4]黄瀚,李仕剑.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中存在的几个问题与解决策略[J].高教论坛,2020(6):43-45.

猜你喜欢

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教学资源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土木工程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