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康复专业医养结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2021-05-30钟云龙覃波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1年13期
关键词:医教协同医养结合创新创业教育

钟云龙 覃波

摘  要 围绕学院医养结合专业人才培养,以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实用型技能人才创新创业培养为例,积极探索康复专业医养结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以现代学徒制育人方式为抓手,校企深度合作、医教协同、产教融合,形成“一专、二混、三临床”的创新培养模式,促进“双师型”教师成长和创新型学生发展,提升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康复专业;医养结合;创新创业教育;医教协同;现代学徒制;实训室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1)13-0123-03

0  引言

进入新时代,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全民族的创新原动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亟待提升。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1],即是希望激发全民族的创业精神和创新基因。因此,应运而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既是顺应时代的教育理念,更是契合时代的教育实践。党的十八大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作出重要部署,《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2]。各级各类院校迅速行动,四川护理职业学院根据市场动态,针对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环节较薄弱,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有待提升的普遍现实,迅速以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实用型技能人才创新创业培养为例,开展医养结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现将研究情况分享如下。

1  医养结合创新培养的教育现状与紧迫性

1.1  医养结合创新培养教育现状

1.1.1  学校创新创业平台薄弱  由于创新教育新孕而成,各校对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与管理认识不足,再加上政策保障及资金缺失等,致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乏力,平台的作用难以全面发挥;多数创新创业项目尚处于理论探索阶段,即使萌生一些好的想法和创意,也难以找到合适的创新创业平台付诸实践,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受到限制,进一步掣肘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持续开展。

1.1.2  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欠缺  创新创业教育刚开始实施,各类院校注重对常规学历教育的教学、管理及研究,缺乏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施,可能对理论方面有一定认知,但在实践教学方面缺乏经验,不足以形成较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大多仅是以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和短期见习等形式开展实践教学;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启发不够,对学生创新能力提升帮助不大。

1.1.3  专创融合不足  萬事开头难,创新创业教育亦不例外。各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探索过程中,大多通过师生SYB培训、校内讲座、创新创业大赛等短训或竞赛形式进行,以选修课开课则更进一步,鲜有纳入必修课和专业教育者。诸如此类必然不能将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只有通过专创融合,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充分结合,纳入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才能真正体现创新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综合性和普及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才能在学院落地生根。

1.2  医养结合创新培养的紧迫性

1.2.1  康养服务业亟需大批康复专业医养结合人才  据

调查显示,截至2020年8月,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接近2.54亿,约占总人口的18.1%。其中,患有各类慢性病的老人约1.8亿,占70%以上,而失能、半失能者近4 000万,完全失能者约1 200万,存在巨大康复治疗需求[3]。然而,截至2018年,全国各类康复技术人员不足7.5万人,其中康复治疗师缺口2.5万人,无法满足社会需求[4]。因此,要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5],康养服务业亟需大批康复专业医养结合人才。

显然,此类人才培养需康复专业担当重任。因为医养结合运营需要的专业人才微不足道,所以培养高质量医养结合人才必然成为提升老年人健康服务质量的关键。正因为如此,《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的意见》指出:到2020年,建立以职业教育为主体,应用型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层次相互衔接,学历教育以及职业培训并重的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培养一支质量良好、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以适应和满足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需求[6]。

1.2.2  政府亟待大力培养医养结合人才以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老龄化社会的快速发展促使国家出台《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文件明确提出“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推动医养融合发展”[7];“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鼓励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融合”[8]等意见。建立康复专业医养结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即是对上述政策的践行落实。而带动与引领康复专业大学生将创新创业成果应用于医养结合事业,可以促进资源优化,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有利于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总体提升。

1.2.3  区域经济发展有赖于医养结合创新创业人才支撑  加大和落实养老事业供给侧改革的有力举措,是多快好省地培养医养结合创新创业人才。唯有如此,才能为养老事业提供人才支撑,带动老龄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促进消费,拉动内需。落实医养结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不仅可大力缓解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压力,而且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为经济发展新常态增添鲜活的经济增长点。

2  创新培养的改革思路与举措

2.1  创新培养的改革总体思路

在上述医养结合观念指引下,四川护理职业学院明确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培养医疗与养老相结合的康复治疗人才。结合老年健康服务产业的特点,通过校企合作、工学融合,确定“基于行业人才需求设定专业培养目标,基于岗位工作任务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基于职业能力需要改革教学运行模式”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要紧紧围绕“德技双修、三双育人”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分析养老服务行业岗位工作任务和核心能力,进而构建“以康复治疗技能为基础,以养老服务技能为方向”的专业课程体系,要求深度合作的医院及企业紧密配合,建立行业、企业专家全程参与的教学运行模式。

2.2  创新培养的改革具体举措

2.2.1  精心选择战略合作伙伴,构筑“双主体”育人阵地  学院在深入总结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经验的基础上,基于校企共商专业规划、共建课程体系、共组教师队伍、共营学习环境、共搭管理平台、共享教学资源、共评学生能力办学模式和“课程体系与工作任务于一体、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于一体”的工学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充分考察、精心遴选战略合作伙伴,与成都顾连锦宸康复医院达成协议,建立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医养结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构筑学校与医院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双主体,夯实学校与医院双边育人的阵地。

2.2.2  校企联合选拔优秀人才,确立学生“双身份”  根

据成都顾连锦宸康复医院用人标准,学院康复技术系与顾连医院人力资源部紧密配合,从2018级康复治疗技术专业300余名学生中筛选20名优秀的志愿者,组建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医养结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班。学生在学院与顾连康复医院签订合作协议的前提下,分别与学院及医院签订三方协议,确立学生与准员工的双重身份,以利于接受学校和医院实施的双重培养与管理。

2.2.3  精心选择、培训医院临床带教师傅,组建双导师队伍  根据学院聘请医院、企业师资的要求,由教学分管副院长带领评审专家团队,对顾连医院推荐的临床带教师资进行试讲筛选,精心选拔八名教师进入教学团队,由教学副院长、教务处负责人、系教学科研科负责人、教研室主任与骨干教师,分别对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内涵建设与教学团队建设、教学文书书写与规范、如何说课、平时成绩及期末成绩录入、期末试卷制作及试卷批改等进行详细解读与培训。顾连受训师资获益匪浅,很快融入教师团队,形成学院与医院“双导师”队伍,为双主体育人奠定师资基础。

2.2.4  双导师团队集体备课,精心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教学标准、授课计划  学院通过与顾连临床教师组建双导师团队,多次就如何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的教学团队开展研讨。大家深入进行集体备课,反复论证、精心研制2018级基地班人才培养方案及康复评定技术、作业治疗技术、物理治疗技术、运动治疗技术、心肺康复等五门课程教学标准、授课计划等,对该基地班级的工作计划、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进行设计与探讨。顾连临床教师主动创新教学,积极推进双主体育人模式改革。

2.2.5  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医养结合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康复治疗技术教育的特点以及毕业生主要面向的创新创业领域与职业岗位,校、院双方深入研究确定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及定位。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医养结合人才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构建融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于必修课、选修课的课程系统,将创业基础等课程纳入第一学年的必修课程,将心肺康复医院原创课程纳入第二学年的专业限选课,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使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在课时分配上,严格按照每门专业基础课程或专业核心课程至少安排6学时以上,讲解以专业为基础的创新原理、规律和创业机会等。

在课程设计方面,第一学年以专业基础为主,学生在学校专一场所接受培养,在强调专业基础教育的同时,开展创新创业理论知识的普及教育,形成“一专”;第二学年采取校、院混双培养,学生在学校和医院双阵地接受双重教育,注重实践能力的养成,充分发挥学院创新创业实训室和校内导师以及顾连基地与临床导师的作用,指导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和康复服务对象的实际需求组建团队,开展针对性的服务项目,在实践过程中培育创新创业项目并进行针对性指导及培育,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形成“二混”;第三学年融于临床实习,继续强化实践能力,对在临床实践中成长的以及于各类创业比赛中获奖的项目与具有创业潜力的项目,积极进行培育、孵化和市场推广,扶持医养结合人才成功创业,形成“三临床”,由此构建“一专、二混、三临床”的医养结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2.2.6  开放创新创业实训室,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路演训练与比赛  为充分发挥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与实训资源优势,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院全面开放创新创业实训室,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创新创业路演训练,并积极推送优秀作品参与各项创新创业比赛,如“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发明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

3  创新培养的成效与展望

3.1  成效

3.1.1  “雙师型”教师成长  在创新培养实施过程中,通过双方教师认真研制人才培养方案、集体备课商讨教学标准、督导听课核查计划执行、抽查试卷检验评价质量等,使学院教师、顾连医院临床医师、康复治疗师以及学生的创新创业观念得到转变与提升,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培养融会贯通,医教协同、产教相融;促进学院与医院的师资在双证双能力方面快速成长,尤其是顾连师资积极开拓教学思路,将临床案例与课本知识融合,做到“案、本融合”创新,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以致用,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服务卫生行业、健康服务产业能力显著增强,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稳步提高。

3.1.2  创新型学生发展  与传统医学人才培养的教室、实验室、医院固有模式相比,通过顾连基地班床旁教学或实例展示植入,教学环境与方式的创新给学生带来全新的感官认知和深刻的理解认同。有学生表示:每节课都有新的感受,每节课都会刷新认知,不论是对专业本身的理解、对职业前景的认识还是对今后自身的发展,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本研究以学生为中心,实现传统医学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全面转型,使学生人文综合素质、临床专业技能、创新思维与能力得到全面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的创新创业作品多次获省、市及全国大学生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二等奖,使学院获评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创新教育发明基地,跻身全国十个示范基地行列。

3.1.3  转化型基地诞生  学院与成都顾连锦宸康复医院医教协同、产教融合的20名学生的基地创新培育研究成果,很快被香港新风天域集团高层所认同,梁锦松董事长非常赞赏并欣然部署进一步转化成果,扩大产教融合联合育人的专业方向和范围。经与旗下顾连医疗管理有限公司、顾连芒果儿童康复中心友好磋商,反复研究产教融合合作协议、儿童康复方向人才培养方案、人才选拔标准与实施方案,于2020年7月在学院2019级康复治疗技术专业选拔60名学生组建儿童康复方向专修班,诞生成都顾连芒果儿童创融基地班。

3.2  展望

“人人享有健康”[9]“幸福生活一个都不能少”[10]的时代号角,召唤每位医学生、医学教育工作者以及临床医务人员不懈努力,为“健康中国”不负韶华、砥砺奋进。随着各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全面落实和持续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将不断丰富和发展,四川护理职业学院医养结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也将更加完善,致力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健康四川”“健康中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记录(2013—2015年)[EB/OL].(2014-12-29)[2021-02-22].http://www.gov.cn/xinwen/2014-12/29/content_2798382.htm.

[2]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A/OL].(2010-05-13)[2021-01-20].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5672/201005/t20100513_120174.html.

[3]2020年老年健康宣传周启动 普及老年健康政策 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EB/OL].(2020-08-25)[2021-02-04].http://tv.cctv.com/2020/08/25/VIDEG0R5OGpFupshH776EryX200825.shtml.

[4]2020年中国康复医疗行业供需现状分析 行业供给缺口较大与需求群体庞大之间的矛盾[EB/OL].(2020-07-30)[2021-03-03].https://www.sohu.com/a/410592096_99922905.

[5]习近平:让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乐[EB/OL].(2013-12-28)[2021-01-11].http://js.people.com.cn/html/2013/12/28/278503_2.html.

[6]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的意见[A/OL].(2014-06-18)[2021-02-04].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s7055/201406/t20140618_170939.html.

[7]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A/OL].(2013-09-06)[2021-01-22].http://www.gov.cn/xxgk/pub/govpublic/mrlm/201309/t20130913_66389.html.

[8]国务院办公厅转發《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A/OL].(2015-11-20)[2021-02-09].http://www.gov.cn/xinwen/2015-11/20/content_5014881.htm.

[9]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A/OL].(2016-10-25)[2021-02-05].http://www.gov.cn/xinwen/2016-10/25/content_5124174.htm.

[10]林雄.幸福生活 一个都不能少:写在“幸福广东工人农民论坛”启动之际[N].南方日报,2011-04-22(2).

猜你喜欢

医教协同医养结合创新创业教育
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刘贵芳和总理谈了谈“医养结合”
唐山推进“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的政策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医养结合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
医教协同深化中医药人才培养改革路径探析
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