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职思政课堂教学设计探索

2021-05-30胡常海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1年13期
关键词:学习通思政教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胡常海

摘  要 思政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中职学校思政课教学中必须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崇尚诚信和公道的美德,从小事做起,信守承诺,培养诚信、公道的品质,树立自身良好的形象。

关键词 中职;思政教学;核心素养;学习通;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1)13-0097-04

0  引言

思政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其主要任务是培育政治认同、职业精神、法治意识、健全人格、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树立中职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中职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工匠大师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蓝图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本文以中职思政学科“诚实守信、办事公道”一课为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政学科核心素养教育,提高新时代中职学生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

1  内容

1.1  教学分析

1.1.1  教材分析  “诚实守信、办事公道”选自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新教材《职业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三框题,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中的爱岗敬业,这为过渡到本课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各行各业所要遵循的重要职业道德规范,做到诚实守信和办事公道对于個人、企业、社会都有重要意义。学好本框内容也是学习后面课题的基础,它在教材内容的前后衔接上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

1.1.2  学情分析

1)对象。笔者所授课的对象是旅游专业的一年级对口班中职学生。

2)优势。这些刚刚进校的中职学生经过九年义务阶段的正规教育,认为诚实守信、办事公道、大公无私和公平正直的美德是必须崇尚的职业道德,贪赃枉法、营私舞弊、中饱私囊、背信弃义、歪门邪道、假公济私等丑恶现象是必须鄙视的。他们非常看重自己的气节和声誉,为将来步入旅游服务行业职场做好准备。

3)劣势。他们明辨是非能力较弱,经常在小事上出差错;做一件事情很难坚持到底;学习和生活时间观念不强;等等。这也是他们在学习中和实习实训过程中需要克服的不良习惯。

1.1.3  教学目标分析

1)通过本课学习,让中职学生懂得和明白诚实守信与办事公道的基本要求,了解职业道德基本规范,理解和掌握诚实守信和办事公道所蕴含的深刻含义,深刻领会职业道德对促进社会发展和个人岗位成才的必要性,感悟职业道德对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起着重要作用(健全人格、职业精神)。

2)通过本课学习,让中职学生能够将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的美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从现在的学习和实习实训工作岗位做起,争做一名诚实守信、办事公道、品德高尚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建设者,为将来步入旅游服务行业职场做好准备(职业精神、公共参与)。

3)通过本课学习,让中职学生明白信守承诺的重要性,培养中职学生诚信、公道的品质,树立自身良好的形象,维护公平正义,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阐释新时代对高素质劳动者职业道德素质的要求,做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政治认同、法治意识)。

1.1.4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的重要意义。通过本课教学让中职学生赞同和认可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的内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对中华文化和传统美德的认同,逐步培养学生“诚信公道是美德,见利忘义是丑恶”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涵养学生崇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的优秀品质。这是本节课的重点。

2)教学难点:培养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的品质。现在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征程上,青年一代尤其是中职学生必须树立诚实守信为美、办事公道为荣的精神信念,自觉抵制社会上各个方面、各行各业的不良现象和不正之风,让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真正成为中职学生一言一行的道德准则,提高自己适应社会、应对挫折、求职就业的能力和品质。这是本节课的难点。

1.2  教学策略

1.2.1  教学准备  学生登录学习通平台,参与讨论:在旅游行程中,合作的对方旅行社临时要求旅客缩短观光时间,增加一个购物点,作为实习导游,你如何处理?查看通知,预习新课,完成课前作业。

1.2.2  教学理念及方法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年版)》要求,着眼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长远发展,课前在学习通平台设置一个讨论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回答,并布置预习新课,让学生准备一段导游宣言,初步理解本行业职业要求规范;课中通过多媒体、学习通平台等信息化教学载体,运用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讲授法、情境教学法等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深刻领悟教学内容,完成教学目标。

1.2.3  信息化手段  信息化手段有学习通、百度百科、多媒体教学课件。

1.2.4  教学课时  教学课时安排一课时。

1.3  教学过程

1.3.1  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如图1所示。

1.3.2  教学环节

环节一:导入新课。视频播放两个小故事:《卖酒》和《包拯断案斩包勉》。

《卖酒》说的是夫妻二人开了一家烧酒店,自己酿酒自己卖,由于货真价实,生意兴隆,门庭若市。有一天,丈夫出去购买一些烧酒设备,让妻子一人在家看店做买卖。可是妻子看到自家酿的酒非常畅销,于是偷偷地往酒里面掺加了许多水,以次充好,结果客人和一些老顾客喝过兑水的酒后纷纷找上门来理论,虽然丈夫极力来挽救声誉和损失,但是为时已晚,最终酒店还是“关门大吉”。

《包拯断案斩包勉》说的是包拯的亲侄子包勉贪赃枉法的事情被包拯知晓和审理,包青天怒发冲冠、大义灭亲,下令斩了包勉,充分体现了包拯大公无私的清官品质。

设疑:《卖酒》故事中妻子把什么丢了?《包拯断案斩包勉》故事中包大人为什么能够名垂千古?学生思考后回答。

【设计意图】视频导入能迅速集中学生注意力,问题的设置也能将话题引入新课学习。

环节二:回忆经典。

【板书】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的基本要求。

教师讲述知识点并设置话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学生讨论后,教师指出:“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是我们工作和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基本规范。诚实,简而言之就是老实厚道,心口如一,说话做事一板一眼,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从不投机取巧。守信就是一诺千金,言必信,行必果,古语‘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就是守信的真实写照。守信是以诚实为前提条件的,如果没有诚实在先,也就根本不存在守信了。诚实守信,既是对从业者和劳动者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也是公民做人的基本准则。办事公道,就是要求劳动者和从业者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秉持公平、公正的信念,从国家和社会的集体利益出发,做到‘一碗水端平,大公无私,秉公执法,不存私心,不谋私利。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也从侧面讲述了诚实守信、办事公道、踏实做事的重要性。”

【板书】诚信和公道的意义。讨论:古人关于诚信和公道的论述。分享:先贤用行动诠释诚信的故事。

(1)诚信和公道是个人立身之本。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是我国五千年文明流传下来的传统美德,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既是我们从业者和劳动者待人接物、立身处世的起码准则,也是大家干好事情和干成事业的必备条件。“言而无信,不知其可。”食言而肥、出尔反尔、办事不公等行为会严重损害自身形象和声誉,甚至直接影响到自身的人生和未来。当今现代社会的政府机关、企事业等单位选人和用人已经把诚实守信、办事公道作为选拔标准的主要内容之一。

教师先举例,抛砖引玉。关于诚信的论述如“一言九鼎”“金口玉言”“言必信,行必果”“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等;诚信的故事有:古代曾子杀猪取信;商鞅立木为信;得黄金百两,不如得季布一诺;等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是把诚实守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

学生通过思考发现,模范人物除了遵守礼貌、语言文明、守信这些外在表现的礼仪,更有内在的道德素养促进他们不断进步。学生观看并回顾自己的专业训练,思考自己在专业学习上是否能做得更好,培养职业精神。课下把讨论的名言警句上传到学习平台和班级群,作为以后学习的资源保留。

【设计意图】古人关于诚信和公道的论述特别多,让学生讨论回答也是集思广益,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小组合作协调能力。

环节三:谈论今朝。教师过渡:“时代更迭,岁月流转千年。我们是否应该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呢?”播放学生排练的情景短剧《借钱》,设问:“借钱不还”违背了道德规范什么重要的品德?多媒体展示案例:“体彩重奖”是“留”是“还”?

在浙江省省会杭州市余杭区,有一个普普通通的体育彩票销售门店,里面有一位着装简朴大方、干净利索的小伙子,他就是体育彩票销售门店店主,手中握有一张中有

1 226万元的彩票,而这张巨奖彩票是他自己用钱垫付的,他却第一时间打电话通知顾客过来,把这张巨奖彩票领走。这位交出诚信至上完美答案的90后小伙子,就是余杭区一体彩销售门店店主——黄鑫。很多人不理解他的做法,他却说:“这本来就不是我的,当然要还给人家。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和钱比起来,良心上的踏实是最重要的,做人講诚信的家训是我一直以来恪守的底线。”这个案例是对诚实守信职业道德完美的诠释。

教师设疑:“我们以后从事导游工作,怎么才能做到办事公道呢?”办事公道不仅是对手中掌握一定权力的人的要求,对于每个从业者和劳动者,都存在办事公道的问题。过渡:“诚信和公道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个人立身之本。那么对于企业和社会来说呢?”

(2)诚实守信是企业立业之基。俗话说“公道自在人心”,一个人只要行得正,坐得直,就不怕影斜脚歪。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生活中,父母亲必须教育孩子做一个诚信正直的人,教师必须谆谆教导学生成为一个诚信公道的人;在企事业中,单位时时刻刻教育引导员工或职工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埋头苦干,默默奉献;在社会生活中,国家和政府采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引导、宣传、教育公民遵守法律法规,正正派派做人,老老实实做事。

教师可以用平板在网络上搜索一些典型案例,如企业因为守信而越来越强大,或因为失信而遭市场淘汰。让学生搜索守信和失信企业的典型案例,分两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分享。

学生分组讨论后,教师指出:“在新时代市场经济环境条件下,一些‘重合同、守信用的口碑企业得到市场的赏识和肯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大潮中不断获胜和壮大;一些‘轻合同、失信用的劣迹企业则举步维艰,不断丧失声誉、客户、机遇和市场,最终在激烈竞争的市场大潮中惨遭淘汰。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是企业生存、维护运营的重要保证。在新时代市场经济环境条件下,企业要依据法律法规和契约精神,公平正直地处理和解决各种纠纷;要不折不扣地遵守市场规则,公平经营、公平竞争。公平、正义、公道、正直,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形象,有利于行业抵制歪风邪气,遏制职业堕落、滋生腐败现象。”

【设计意图】正反两个案例的设置形成鲜明对比,学生也能明辨是非,把知识内化为信念;不要片面地认为办事公道是对身居要职、手握职权人的要求,每个普通劳动者和从业者也有责任做到,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责任感和树立公平、公正的法治意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在搜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提高其分析和综合概括能力。

环节四:落实行动。

教师过渡:“诚信和公道是个人立身之本,更是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根基。”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砝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诚信、友善、公平、正义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大家和各行各业劳动者、从业者齐心协力的努力,只有在全体劳动者、从业者中普遍培养和树立起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的职业信念和职业道德素养,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和高尚的社会风气,进而奠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基石。

【板书】培养诚信、公道的品质。

培养诚信、公道的品质,首先要做到以诚实守信为美,以办事公道为荣。诚实既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流传下来的传统美德,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诚信是永恒的真理、永远的时尚、永久的话题。只有做一个诚信友善的人,才能真真正正获得别人的信赖、信任和尊重,才能有所作为、有所收获、有所成功。

教师发起讨论:“那我们该如何培养和践行诚信、公道的正确价值观呢?可以从身边的哪些小事做起呢?特别是我们旅游专业的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如何做到诚实守信、办事公道?”设置讨论话题:“我们中职学生可以从哪些小事做起,培养诚信和公道的品质?”学生思考回答,例如:借钱及时还;上学放学遵守时间;考试无人监管时,学会慎独、自律;对不守信的个人可以批评,对不诚信的企业也可以监督举报……

教师提出:“课前布置了作业,让同学们准备一份导游宣言,现在就请同学们上台朗读导游宣言。”学生分享宣读后,教师指出:“培养诚信、公道的品质,最重要的是落实在行动上。中职学生必须努力做到将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的美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从现在的学习和实习实训工作岗位做起,并持之以恒。中职学生必须树立诚实守信、办事公道、大公无私和公平正直的职业道德,鄙视贪赃枉法、营私舞弊、中饱私囊、背信弃义、歪门邪道、假公济私等丑恶现象,重视自己的气节和声誉,争做一名诚实守信、办事公道、品德高尚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建设者,为将来步入旅游服务行业职场做好准备。”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把培养诚信和公道的品質落实到行动上,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二是贴近学生专业实际,达到知识转化为行动的目标,培养学生职业精神和公共参与的核心素养。

环节五:课堂小结(图2)。教师总结:“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我们理解了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意识到诚实守信对个人、企业和社会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诚信和公道的品质。”

作业安排、拓展延伸:

1)把今天讨论的名言警句上传到学习平台和班级群,作为以后学习的资源保留;

2)利用假期去旅行社实习,把学到的职业道德规范运用到工作中,并提交一篇实习工作心得。

2  结束语

本节课将教学内容归纳为五个步骤“导入新课、回忆经典、谈论今朝、落实行动,课堂小结”,逐级深入,圆满达成教学目标,更为后续课程学习奠定了基础。本节课运用学习通软件、百度等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来突破传统课堂的局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同时兼顾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社会实践和学生实际,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念,追求高尚道德品质,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猜你喜欢

学习通思政教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基于学习通的《数字图像处理》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研究
超星学习通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信息化模式在设计初步课程教学方面的应用与研究
基于移动学习APP的政治理论教学改革研究现状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学的现状及其对思政教学促进作用分析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理论课相融合的探索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