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学校专业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探索

2021-05-30梁士栋夏晓梅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1年13期
关键词:混合教学高等学校专业课程

梁士栋 夏晓梅

摘  要 以提升学生主动学习能力为核心目标,在对现有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专业课程混合教学模式,为高等学校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等学校;专业课程;混合教学;分布式交互教学模式;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1)13-0087-02

1  课程教学改革必要性分析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技术逐渐深入高等学校课程教学中,使得高等学校教学模式呈现多样化发展,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途径也迅猛增加。高等学校专业课程作为大学生专业分类的主修课程,在学生汲取专业知识和提升专业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代替性,其相关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基础性和系统性。通常情况下,高等学校专业课程知识可划分为固有知识和新知识两类:固有知识指专业课程中的专业基础知识;新知识指随着社会、科技等进步,专业课程部分知识受到学科前沿技术发展影响后产生的新专业知识。高等学校专业课程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课堂讲授和学生课下复习与预习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传统的线下教学方式无法全面调动学生对专业知识汲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培养高质量人才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和发展的永恒主题[1]。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行各业的专业知识体系和结构均需要革新,给高等学校传统的課程教学带来一定的挑战和机遇[2-3]。高等学校专业课程教学是学生汲取专业基础知识的主要途径,因此,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提升学生专业化知识的掌握程度,高等学校必须进一步深化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让网络信息技术走进课程教学,实现先进科学技术与现代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给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2  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高等学校专业课程教学是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可为学生毕业后步入社会提供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支撑。专业课程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要借助于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技术。传统的高等院校专业课程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单向传导体系,授课教师采用课堂教学模式传授专业课程知识,教授固有专业知识和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学生无法参与课堂教学过程,致使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多数停留在基本知识记忆和浅层专业技能认知等层面,无法实现以学生为中心[4]对学生专业知识主动认知和获取能力的培养。

网络科学技术的进步让高等学校教学模式实现突破式创新成为可能,线上教学模式逐渐成为各大高等学校主推的教学模式。线上教学包括直播和录播两种形式。通常情况下,高等学校线上教学采用录播方式,便于授课教师对于课程内容的精简和知识点的重构。线上教学相比线下教学而言,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学生只要在有网络的条件下即可完成课程的学习,但单纯地采用线上教学形式,对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有着巨大的挑战。而线下课堂教学可以实现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面对面沟通和教师对学生的实时监督等,具有线上教学形式无法实现的功能。因此,高等院校部分授课教师逐渐开始采用线下课堂讲授和线上补充教学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开展专业课程教学,以期提升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然而,当前线下教学和线上教学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多数只停留在将线上教学形式作为辅助教学方法,如对于线下课堂教学中涉及专业资料的查阅与补充、专业课程相关前沿热点知识及专业先进技术认知等浅层应用,未实现线下教学模式和线上教学模式的均衡融合,而且较少关注对学生专业知识学习能力的培养。

综上所述,线下教学模式和线上教学模式隶属于不同的教育形式,其对学生的要求和教育方法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本文基于上述对两种教育形式的分析,均衡考虑二者的教育属性和教学效果,对高等学校专业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有针对性地设计多种线下教学和线上教学形式相混合的分布式交互教学模式。

3  混合教学模式探索

高等院校专业课程教学肩负着开展专业人才培养的重任。专业知识教学主要涉及基本专业知识的培养、专业技能的认知、专业前沿的探索等方面。同时,由于高等学校不同学科的专业知识和学习目的不同,因此要求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在综合考虑专业课程教学基本目的和性质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中心,科学设计专业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提升教师和学生的交互频次,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进而提升教学质量,是本文提出的混合教学模式即分布式交互教学模式的主要任务。分布式交互教学模式综合考虑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性、教学形式多样性、教学内容系统性等方面内容,重点从线下教学和线上教学两种教学途径着手,针对专业课程特性,以巩固固有知识为基础,积极引进学科前沿知识和动态。

分布式交互教学模式主要根据专业课程固有知识和新知识的特性,结合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重点关注学生专业素质和学习能力的提升,引导学生形成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重新建立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协作教学关系。本文提出的分布式交互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分布式交互教学模式统筹将专业课程教学划分为线下教学和线上教学分步开展,实现知识点的交互融合,保证专业课程教学知识点的深入渗透和授课质量的提升。

第一步为线下教学模式。在该模式中,教师采用课堂讲授、项目小组讨论、翻转课堂实操等相结合方式进行专业课程固有知识教授和学生专业知识实践应用能力培养。该线下教学模式通过组建项目小组的方式,针对课程教授过程中遇到的重难知识点和关键问题,开展学生项目小组内部的讨论和解决,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专业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认知深度。同时,线下教学中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5],主要体现为授课教师根据专业前沿热点话题设置随堂思考题、专业实践项目等形式,以学生项目小组为单位设计翻转课堂主题。该教学模式的融入可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系统的梳理和表达,能够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探索能力。

第二步为线上教学模式。该线上教学模式主要采用线上小课堂、线上交互讨论、专业知识闯关相融合的混合教学模式,能够提升学生对新旧知识的认知范围和主动探索专业知识与提出问题的能力。其中,线上小课堂是授课教师根据专业课程教学大纲要求,通过录制微课的形式对专业课程知识点及其相关的专业前沿知识进行精简呈现,便于学生随时温故知新,实现固有知识和新知识的精细化教学;在线上交互讨论环节,授课教师根据课程相关教学内容布置思考题,并与学生进行线上互动,学生也可根据自己学到的专业知识设计问题请教师解答,以交互问答的方式实现知识点的深化学习和问题的解决;在专业知识闯关模式部分,教师每章节设置相应的线上题库,学生登录系统随机呈现试题,并需要在一定的时间限制范围内完成作答,通过梯度闯关形式实现课堂作业分数的获取,只有满足答对一定数目題目方可进入下一章节的闯关问答。

分布式交互教学过程实质上是多种教学模式的协作开展,该模式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改善教师与学生的教学关系,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的认知程度和自主学习能力。分布式交互教学模式中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过程中涉及的教学方法存在贯通性,如线上教学中的线上小课堂模式是对线下教学中课堂授课固有知识的精练提取和相关专业前沿知识的归纳总结;线上交互讨论部分是对线下教学中涉及的专业相关问题的解答和学生不解问题的互助解决;专业知识闯关是基于课程大纲中重点知识和学科前沿新知识的专业题目问答。线下教学知识是线上教学的基础,线上教学是线下教学知识的巩固和拓展,二者具有相互贯通、相互辅助的作用。

该教学模式要求高等学校专业课程授课教师能够熟练掌握所授课程的专业知识和结构框架,具有较强的总结归纳能力,能够自主汲取学科前沿专业知识,并灵活将其与现有专业知识和专业基础案例对接。同时要求授课教师能够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充分理解和把握该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参与专业课程教学过程的积极性。

4  结束语

本文在深入分析当前高等学校专业课程教学模式革新必要性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高等学校专业课程分布式交互教学模式,旨在提升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主动学习能力。该教学模式基于专业课程知识特性和学生学习特点,融合多种线下教学模式和线上教学模式,实现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的有机结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和加强其对专业前沿知识与学科发展进程的认知,为高等院校高质量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教学模式参考。

参考文献

[1]王洪才,汤建.创新创业教育: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键[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110-116.

[2]兰莹莹.“互联网+”给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J].大学教育,2018(5):37-39.

[3]钟秉林,王新凤,方芳.信息科技驱动下的教育变革:机遇、挑战与反思[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5-12.

[4]张伟,汪爱河,蒋海燕.高校“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20(47):161-164.

[5]于洋,李伟莹.翻转课堂有效实施的影响因素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0(12):55-57.

猜你喜欢

混合教学高等学校专业课程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大班教学环境下基于SPOC的混合教学设计与效果分析
《高级食品化学》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移动环境下高职金融课程混合教学的研究
浅谈高校廉洁教育的对策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高等学校教学及科研设备政府采购操作实务
浅谈高校宿舍管理与宿舍文化建设
“混合教学”在开放大学教育模式中应用的思考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