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素养的培育策略探究

2021-05-30刘胜华

南北桥 2021年17期
关键词:培育策略文化素养中职英语

刘胜华

【摘    要】英语教学不仅是教语言知识及表达技巧,更是中西方文化交流沟通的纽带。中职英语教学在实现其语言交流工具功能的同时,更应具有人文性。中职英语教师要引导学生更多地了解中西方文化,感知中西方文化及其思维差异,理解各国文化内涵,比较异同,尊重差异,汲取精华,培育学生客观正确的文化素养,并能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展现中国文化特有的魅力,推动中华优秀文化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中职英语  文化素养  培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7.004

一、中职英语教学中实施文化素养培育的重要性

(一)学生文化素养的培育影响着学生思想品德的构建

中职学生文化素养的培育和思想品德的构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通过对中职学校学生的特征分析,学生自身学习能力和基础知识积累都较为薄弱,个别学生的思想操守和底线意识较低,缺乏相关的文化素养,学生的辨别能力较弱,无法对相关信息进行正确甄别,容易受不良信息影响,形成扭曲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造成心理健康问题,影响学生学习和健康成长。通过对中职学校学生开展文化素养培育,用文化使其明智,引导学生形成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引导其关注自身的思想品德建设,并对自身言行举止进行规范,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引导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才。

(二)学生文化素养的培育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和全面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文化素养是指在中职英语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习文化理论知识和英语语言技能等内容时,不仅要关注学生英语写作和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还要关注学生其他学科如地理、哲学、历史等知识水平的提升。通过文化素养培育,引导学生接受全面的知识教育,构建符合自身发展的教育体系,形成更为整体、全面、系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学习能力和文化素养,在学生将来踏入社会,步入职场后,拥有超强的核心竞争能力。

二、中职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素养的培育现状

(一)部分学生盲目崇尚西方文化,优秀中华文化素养缺失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力逐渐强盛,我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也愈加强大,这促成了中国文化在国外的快速发展,比如多家孔子学院在欧美地区的建立,使学习汉语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热度。反观国内的情况,虽然国家大力提倡国学、学习传统文化,但部分学生依然对国外的事物热情高涨,盲目痴迷于外来文化,而对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却日趋淡漠,造成我国部分中职学生客观正确的文化素养缺失,盲目崇拜西方社会价值观,使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思想受到重大冲击。学生没有客观了解中西方文化,无法感知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二)部分中职英语教师的文化素养底蕴浅薄

部分英语教师在学习期间及继续教育的过程中,多以欧美地区的物质文化、民俗文化、制度文化、政治文化和精神文化等为主要学习内容,而具有中国文化元素的内容却较少。由于所学受限,造成部分中职英语教师自身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浅薄,因而在英语教学中所教授的内容以及在教材的选取上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导致在培育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等文化素养方面也形成片面性。

(三)中职英语课程内容中缺少中国文化元素

当前中职英语教学中多以欧美文化元素为主导,如现在各类中职学校英语教材的样式、版本、章节编排等虽经多次翻新,但内容却多以欧美元素为主,又如教学方式,虽是听说读写,但在形式上却多仿照欧美,导致英语课堂上传播的主要文化是欧美的西方思想文化,而中国的优秀文化元素却近乎处于缺失状态。在课程学习内容上没有中西方文化的对比,就无从感知二者的差异,很难培育出学生客观正确的文化素养,不利于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播。

(四)英语考试中缺少中国文化元素

中职学校由于英语教学内容的原因,导致其各类考试多以欧美文化为主题,学生在英语考试中也往往更适应此类主题和相关思维模式。英语考试中欧美元素的主导,中国文化元素的缺失,在潜移默化中造成学生对西方文化思想的片面认同感,学生不能全面体会中西方文化思维模式的差异,不利于培育学生客观正确的文化素养。

三、中职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素养的培育策略

(一)提升中职英语教师自身文化素养

英语教师这一角色对学生文化素养培育的影响是十分关键的。中职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要渠道来源于教师,只有教师具备全面高超的文化素养,才能带领学生对英语文化进行正确的解读,才能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素养建设。因此,中职英语教师必须促进自身文化素养的有效建设,在教学活动中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积极把握各种学习机会,主动参与相关的文化素养培训,如和外校组织交换进修或开展文化素养方面的教学研讨会等,通过积极参与这些学习活动,促进自身文化素养的提升。同时,在新时代背景下,中职英语教师还必须促进自身文化素养信息建设,学会借助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提升自身文化素养,为学生文化素养的培育添砖加瓦。

(二)增进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理解

现行的英语教材非常重视双向交流和中西方文化的渗透。教材内容丰富,话题贴近生活,教师只要善于发现挖掘并合理利用教材,就能很好地在课堂上进行文化渗透。笔者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和探索,把中西方文化知识与课堂教学活动有机结合,帮助学生消除文化障碍,提升其理解和交际能力。

1.词汇教学。词汇是构成一门语言最基本的要素,词汇带有鲜明的文化色彩。一些从表面上看完全对等的两种语言词汇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经常可能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在中职英语词汇教学中,如果不理解词汇所代表的文化内涵,在跨文化沟通中是很容易造成误解的。这就需要学生在学习词汇的时候,不能只记住其拼写形式和意思,也要挖掘词汇的文化内涵,这样才能进行更有效的交际。中职英语教师在讲解词汇时,不仅要讲清单词的含义,还要让学生理解词义背后的文化内涵。如单词thirteen,对于中国人来说只是一个数字,但西方人却认为此数字犹如中国的“4”一樣不吉利。

英語的表达法也包含浓厚的文化意义,如在讲解句型“Would you please...?”时,要让学生知道此句一般用于对待关系不是很近的人或者长辈,若用于朋友之间则会显得生分。“Do it by yourself.”学生往往理解的是不愿意帮忙,其实是体现美国社会的一种生活方式,他们以家庭劳动为乐,既用于消遣时间,又可以充实自己。再如,“狗”在汉语中一般常带有贬义或歧视的意思,如“狗眼看人低”等,而英美国家则把狗当作最忠诚的朋友,是家庭的一部分。这样学生才容易理解幸运儿(lucky dog)、风水轮流转(Every dog has his day.)、爱屋及乌(Love me,love my dog.)等词句。又如表示颜色的单词,白色(white)在汉语中多与死亡、丧事有关,而在英语中白色则象征着纯洁、正直和幸运。如a white day(吉日)、a white man(高尚的人)、a white lie(善意的谎言)。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词汇时,要增强文化渗透意识,对比词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差异。留心反映民族文化的词语和习惯表达法,引导学生用英语思维去思考。在日积月累中,不断跨越文化障碍,使学生在实际运用语言活动中能够选择合适、得体的词汇进行交际,避免不必要的尴尬和误会。

2.语法教学。在语法学习中,不仅是理解语法规则,还应让学生了解英语语法与中文不同的思维方式。比如在句子结构上,中国人叙事含蓄委婉,总是先说一堆的修饰语,最后才点明主题,而西方人则是直截了当,先直奔主题,再将其他信息放在后面。有时,因为对语法中所隐藏的文化内涵缺乏足够的认识,学生往往会将“雨下得很大”翻译成“It is raining big.”,却不知用heavily或hard代替big,更不知“It rains cats and dogs.”表示倾盆大雨的意思。通过此类文化素养的培育,学生理解了词法、句法中所包含的文化思维差异,英语学习就会变得更容易,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效率。

3.单元教学。结合单元任务,在探究式学习中领悟中西方文化差异。现行教材的每单元都设置了不同的单元任务,可结合这些单元任务让学生进行探究式的学习,主动感受中西方文化差异。如让学生就某一主题进行材料收集、信息记录、整合比较、得出结论等。学习的方式也可多种多样:看视频,求助外国朋友,利用网络资源等,让学生对中外文化更加敏感。

例如,在“Why was it built?”这一单元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六人一组,完成如下任务:收集世界著名建筑物的信息(建筑物的名称、图片、所在地、建造时间、建造原因、相关历史故事等),选择本组认为可比性较强的两个中外建筑进行比较,最后制作成海报或PPT进行汇报讲解与展示。教师给出总结性的提示,阐述中外建筑的差异与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审美标准等的关联。如在对故宫(the Imperial Palace)和白宫(the White House)、颐和园(the Summer Palace)和巴比伦空中花园(the Hanging Gar dens of Babylon)、东方明珠(the Oriental Pearl TV Tower)和埃菲尔铁塔(the Eiffel Tower)、长城(the Great Wall)和金字塔(The Pyramids of Egypt)等一组组中外建筑进行对比,既加深了学生对中外建筑文化差异的了解,又培养了合作意识与创新能力,提升了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体验中西方不同的风俗礼仪

在校中职学生由于以学习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为主,其交际能力尚未得到有效培养,如果与外国人打交道,更会显得手足无措。学生步入社会后,与人交流是必备技能。为了使学生能进行基本的跨文化交流,不仅要让他们了解有关问候、道谢、致歉、祝贺、餐桌礼仪等文化知识,还应在社会实践和与人交流活动中体验风俗礼仪。如,在“Nice to meet you.”这一单元教学中,学生会了解到以下几种文化知识。

1.问候礼仪。在泰国,人们将双手在胸前合十,并向手的方向低头,彼此说“Sawatdee”(萨瓦迪)来表示问候;在中国通常用“吃了吗”“上哪儿去”等表示问候,而对于西方人来说却会理解成询问对方个人的私生活,所以他们使用Hello,Good morning等来表达日常问候。

2.日常交谈的话题。在“Welcome to our party.”这一单元教学中介绍了西方国家日常交谈的内容是天气、运动及当地发生的事件等话题,而很少会谈论有关宗教、政治、年龄或薪水等方面的话题,但中国人日常交流可能会谈到姓名、年龄甚至薪水等个人隐私话题。另外,中国人对于别人给予自己的赞美往往会表示谦逊,而西方人往往会自信地接受别人的赞美,所以在回答时常用“Thank you.”或“It's very kind of you.”等来回复别人对自己的赞美。

3.称呼的区别。中西方姓名表达的差异以及Mr.、Miss、Mrs.和Ms.的不同称呼及含义。如Mrs.Brown是对丈夫姓Brown的已婚女士的称呼;社会地位较高的人,可以将其姓名与职业一起称呼,如Doctor Smith等。在教学完该知识点后,笔者将背景设置为不同国家人员的初次见面,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课本中的英语句型并结合问候、称呼、日常交谈话题等编写对话,最后熟悉对话并进行分角色表演。通过对语言的迁移和输出练习,体验不同国家的风俗礼仪,加深对中西方文化及思维模式差异的理解,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培育学生更加全面正确的文化素养。

(四)引入中外企业文化

教师介绍国外企业文化,如Omega(欧米伽),凭借着其计时领域专长而为全球重大赛事提供计时服务;对牛仔裤爱好者来说家喻户晓的Levi Strauss(李维·斯特劳斯);第一位为女性设计制作裤装的Coco Chanel(可可·香奈儿)。在解读这些文本时,不仅要理解其所包含的意思,更应看到创造出世界级品牌所拥有的企业文化,让学生知道虽然这些品牌只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计时、服装行业,但它们所具有的精益求精、敢于创新的工匠精神,才使它们在各自的行业中风靡全球。在“Can I take your order?”这一单元教学中,笔者以某著名饭店创设背景,让学生了解该饭店的设施、工作岗位、文化精神、服务意识、职场礼仪等,然后再让学生扮演该饭店的工作人员,以饭店的介绍、订餐、付账等展开话题,将本单元的语言知识和服务礼仪应用到英语模拟表演活动中,使他们拥有角色的代入感,同时体验相应的企业文化和职业精神,提升中职学生服务意识和与人交流的能力。只要是优秀的企业,必然有着可以借鉴的优秀企业文化。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拓展相关企业文化知识,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从而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职业精神和文化素养,为中职学生将来步入社会提前打开一扇窗户。

(五)建设校园文化

1.创设“英语无处不在”的校园环境。教室里张贴中英文对照的中外励志格言、小故事、名言警句等。学习园地张贴布置优秀的英文作业、手抄报等作品。学校的班牌、门牌设计为中英对照,让学生可以时时处处学英语。

2.发挥学校各类英语社团的引领作用。在学校设立各类英语社团,如成立E-home、English Corner、英语沙龙、英语戏剧表演社等。中职英语教师主动参与其中并指导社团学生积极开展各种英语活动,并引领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各类英语社团活动。

3.开展英语第二课堂。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第二课堂是对有限课堂教学很好的扩展补充。教师应努力拓展第二课堂,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英文影视赏析、话剧排演、收听英语广播、阅读英文小说、用英语讲中外名人趣事等,旨在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其主动参加语言实践活动,体会文化差异,深层次感知中外文化,从而培育学生的文化素养。

4.开展形式多样的英语比赛。利用学校“职教文化开放周”等契机,开展英语歌唱比赛、英语故事大王比赛、英语诗歌朗诵、影视趣味英语配音、外国风情手抄报评比等活动。这些活动均可为学生创设浓厚的英语文化氛围,全方位锻炼中职学生的语言技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文化素养。

四、结语

总之,文化素养的培育是中职学生英语学习发展的基础,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艰巨的工程,不能一蹴而就。中职英语教师必须明确文化素养培育的价值,并从中职学校英语教学活动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切合实际的教学策略,使学生感知文化魅力,促进中职学生文化素养的培育。

参考文献

[1]陈媛.浅谈中职英语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困境和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0):121-122.

[2]周欣.浅谈职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渗透和培养[J].才智,2019(22):12.

猜你喜欢

培育策略文化素养中职英语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写作技巧培育策略分析
浅谈“互联网+中职英语教学”革新的影响
中职英语口语互动教学探究
渗透专业元素,提高职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