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过红色大门(节选)

2021-05-30埃德加·斯诺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21年28期
关键词:红星斯诺景物

埃德加·斯诺〔美国〕

我们沿着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溪走了四个小时,一路没有见着一个人影。那里根本没有路,只有小溪的溪床,两边岩壁高耸,溪水就在中间湍急地流过,在岩壁上面就是险峻的黄土山。要结果掉一个过分好奇的洋鬼子,这是个好去处。使我惴惴不安的一个因素,是那个骡夫对我的牛皮鞋子多次表示羡慕。

“到啦!”他突然转过头来大声说。这里,岩壁终于消失,一个狭小的山谷展现在我们面前,山谷里一片绿油油的麦苗。“我们到啦!”

我放下了心,朝着他的前面望去,看见一座小山的山边有一个黄土村落,缕缕青烟从村里那些高大的泥烟囱里袅袅上升,那些烟囱像长长的手指一样竖立在峭壁的面前。几分钟之后,我们就到了那里。

一个年轻的农民,头上包着一条白毛巾,腰间插着一支左轮手枪,从村里走出来,惊愕地望着我,问我是谁,到那里去干什么。“我是個美国记者,”我说。“我要见这里的贫民会主席。”他面无表情地看着我,回答说:“hai pa!”

我过去听到中国人说“hai pa”就只有一个意思:“我害怕!”我心里想,如果他感到害怕,那我该感到怎么样呢?但是,他神色泰然自若,看来他的话不是这个意思。他回过头问那骡夫我是什么人。那骡夫把我跟他说过的话重说了一遍,还添枝加叶地说了些他自己的话。我放心地看到那位青年农民的脸色和缓下来了。这时我发现他确实是个长得很英俊的小伙子,皮肤黝黑发亮,牙齿整齐洁白。他好像同中国其他地方的胆怯的农民不属于一个族类。他那一双炯炯有神的快乐的眼睛含着一种挑战的神情,他还有一定的吓人气派。他的手慢慢地从枪柄上移开,脸上露出了笑容。

“我就是你要见的人,”他说,“我就是主席。请进来喝口热茶吧。”

这些陕西山区的居民有自己的方言,净是发音含混的口语。我同那位主席又作了几次谈话的努力之后,他渐渐地现出能够领会的神情,我们的谈话就有了顺利的进展。等到我最后问清这个问题时,我这才发现陕西山区方言中的hai pa等于官话中的bu zhi dao(不知道)。这个发现使我感到很满意。

我坐在铺着炕毡的炕上,向它的主人进一步谈到我自己和我的计划。过了不久,他就显得没有什么疑虑了。我想去县政府所在地安塞,当时我以为苏维埃主席毛泽东就在那里。问他能不能给我找一个向导和一个骡夫。

他答应说,没有问题,没有问题,不过我不能在大热天赶路。太阳已经升到当空,天确实是非常热,我看上去很疲倦。他问我吃了东西没有。说实在的,我饿极了,因此我不再跟他客气,接受了他的邀请,第一次同一个“赤匪”一道吃饭。我已破釜沉舟,决心跨进红区了。

我现在已经完全落入刘龙火先生(我后来知道这就是那位青年农民的姓名)的掌握之中。刘龙火拿烟、酒、茶来招待我,向我提出无数的问题。他和他的朋友们非常好奇地翻看我的照相机、鞋子、毛袜、我的布短裤的质料,不时发出赞美的声音;对于我的卡其布衬衫的拉链,更是赞不绝口。总的印象似乎是:我的行头不论看起来是多么可笑,显然非常实用。我不知道“共产主义”在实践上对这班人意味着什么,我准备眼看我的这些东西很快地被“共产”——但是当然没有发生这种事情。我几乎可以肯定,我受到严密检查的目的(比你在其他边境所受到的海关检查要愉快得多)是为了要证实他们以前的一种看法:洋鬼子不可思议。

不到一个小时,他们端来了一大盘炒鸡蛋,还有蒸卷、小米饭,一些白菜和少量烤猪肉。这里的主人为饭菜简单而表示歉意;我则为我的食量不同寻常而表示歉意。

龙火告诉我,说安塞离这里不过“几步路”,尽管我不大放心,但是除了照他说等一等以外,没有其他办法。等到一个年轻的向导和一个骡夫终于到来的时候,已经过了下午四点钟了。临走时,我想把饭钱付给刘先生,可是他愤然拒绝了。

“你是一位外国客人,”他解释说,“而且你是来找我们的毛主席的。再说,你的钱也没有用处。”他对我手里拿着的纸币瞟了一眼,问道:“你没有苏区的钱吗?”听我回答说没有,他就数了共值一元钱的苏区纸币说,“这个你拿去,你路上会用得着的。”我拿一元国民党的钱和刘先生交换,他接受了;我再一次向他道谢,然后跟在我的向导和骡夫后边爬上山道。

“好啊,”我一边气喘喘地爬山,一边对自己说,“到现在为止,一切顺利。”我已闯进了红色大门。这件事多么简单!

(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读与思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创作的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作者真实地记录了自1936年6月到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先后被译为20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

《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冒险、探索、发现、勇气、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红星照耀中国”以比喻的方式,生动形象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耀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读与悟

1.以纪实手法写人物。

这种手法通常以社会生活中的真实事件为写作对象,用实录的材料构造具体的情节,并有丰富的细节描写。斯诺以一个外国人的视角,用纪实的笔法,描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言谈举止,报道了他们的真实生活。在选文中,斯诺以纪实的笔法写出了刘龙火的沉着冷静、警觉谨慎、有挑战性和威慑力,热情好客、慷慨大方,以及英俊、快乐、爽快。

2.以景物描写表达情感。

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文中描写的主要对象是人,包括人的生活情景、人的思想感情。景物描写则渲染出一种特定的氛围,烘托出人物的情趣、心境,表现了人物的心理。选文好似不经意地描写了沿途所见,实际上作者是用场景语言来表达所思所感。他描写了一个崎岖、险峻、杳无人烟的景象,渲染了紧张、恐怖的氛围,流露出自己因担心害怕而惴惴不安的心理,与下文“闯进红色大门”快乐、喜悦的心情形成反差。

3.以细节描写表现细微复杂的感情。

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小环节。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对其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选文中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推动情节、揭示主题。如“hai pa”这一细节,从内容上看,以方言造成误解,反衬了刘龙火的“泰然自若”;从情节上看,设置悬念,推动了情节发展;从主题上看,写出了作者对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上的转变。

4.以语言描写直接体现真情实感。

语言描写可以从“有特色的谈话”来“推见每个说话人”的具体性格;可以预示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或通过语言描写介绍环境或时代背景,或借人物之口作议论以深化主题,使语言描写成为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文中“‘到啦!他突然转过头来大声说。这里,岩壁终于消失,一个狭小的山谷展现在我们面前,山谷里一片绿油油的麦苗。‘我们到啦!”这里运用了语言描写、景物描写和反复的手法,表现了斯诺进入红区的兴奋、惊喜之情,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猜你喜欢

红星斯诺景物
郭红星:扶危济困终不悔
四时景物皆成趣
红星照耀下的湘鄂赣苏区
写写冬天的景物
斯诺登获得俄永久居留权
闪闪的《红星》
景物描写要准确
闪闪的红星
斯诺登在俄居留延长三年
斯诺登申请延长逗留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