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冀新解“昭君文化”

2021-05-30郑从彦

藏书报 2021年40期
关键词:和亲王昭君昭君

郑从彦

《王昭君及昭君文化》

马冀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年7月出版

《王昭君及昭君文化》一书,是昭君文化研究会原会长马冀先生潜心研究四十余年的集大成之作。该书回顾自公元前33年昭君出塞以来的昭君文化传播和研究情况,深入思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昭君研究、传播的成果和特点,力求全面审视昭君文化遗存,深入挖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廓清历史迷雾,阐明现实价值。

两千年来,昭君出塞和亲的故事,成为中国人心中的传奇和信仰。马冀先生在本书序言开篇处特地给“和亲”界定概念——和亲是两个政权或民族最高层决定的、以和平为目的的联姻,以此奠定昭君出塞的重要历史意义。加之昭君出塞和亲因时代较早、形象最美、影响最大、效果最好、现实意义最强,故让王昭君及昭君文化名垂青史。

本书分為上、中、下三篇,上篇主要阐述昭君出塞的历史真相,中篇集中谈论历代文艺作品中的王昭君,下篇重点考察多学科视野下的昭君文化研究。

在上篇中,作者从昭君故里和昭君性格养成、昭君的汉宫生活、昭君自请出塞和亲的真相、昭君的塞外生活、昭君家族继续为汉匈友好贡献力量、昭君坟墓是各族人民建立的座座纪念塔等六个方面对昭君出塞时代背景与历史作用进行研究。作者十分善于运用史料,通过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对相关问题进行认真严谨研究与考证,并得出客观可信的认识和结论。

在中篇里,作者研究了历史上有关昭君题材的各类作品。不仅重点探究历代吟咏昭君的诗词,而且关注到戏剧,小说、说唱、音乐、绘画作品等。回顾两千年来昭君题材文艺创作繁荣情况,马冀认为这些作品在思想倾向方面呈现如下四个特点。第一,昭君的形象由喜剧——悲剧——正剧形象逐渐演变。第二,对昭君的肯定、赞颂、同情之中贯穿着强烈的主体意识。第三,古代文人作品与民间传说差异较大,民间的昭君很少有悲剧形象。第四,理论性和政治性较强。两千多年的漫长历史,王昭君给不同时代、不同阶层的人们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其魅力长存的奥秘在马冀看来,既因为王昭君一生历经坎坷,大起大落,大悲大喜,其美感信息系统具有多种潜质,富于真实性、传奇性、动情性;又因为昭君一生经历丰富,利于文艺作品反映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现实的不同问题,主题具有广泛的包容性。既因为王昭君的爱国精神和巨大贡献触动着中华民族之魂,吸引着各族人民世代讲述她的故事,又因为昭君行事方式体现中华“和合”理念及“世界大同”理想,哲理性强。既因为昭君事迹适合古人怀古以讽今的传统需要,又因为昭君具有外在美和内在美高度统一的典范性,她的思想和行动符合历史规律,具有与时俱进的先进性。

在下篇中,作者对“昭君文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其中对昭君文化精神实质鞭辟入里的分析,颇具建树:昭君文化的哲学基础是中国传统的“和合”理论;昭君文化的中心内容是民族团结友好;昭君出塞是和亲政治成功的典范;昭君文化的重要内涵是促进不同经济区的交流;昭君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历代丰富的文学艺术作品;昭君文化蕴含丰富的人生哲理;昭君文化是追求完美的文化;昭君文化具有世界意义。其所涉及的领域有历史学、政治学、民族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民俗学、考古学等。昭君文化是一个丰富、开放、包容的科学系统,这个系统不断地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丰富着其精神文化的内涵。

一个好故事,值得细细讲述,马冀就是昭君出塞故事的动情讲述者。他沿着前人的足迹,走进王昭君的世界,去挖掘昭君文化强大的生命力;他尊重历史、立足当下、展望未来,将昭君出塞与昭君文化的学术探索放在一个开阔的视野中,去弘扬“和合”文化具有的现代意义;他相伴昭君,矢志不渝,用有限的一生去发现昭君无限的魅力。

猜你喜欢

和亲王昭君昭君
昭君
昭君
昭君戏中王昭君与刘文龙故事合流现象研究
浅论王昭君诗词中“怨”的艺术特征
兵不厌诈:和亲公主是间谍
明妃王昭君
试析十六国北朝和亲的特点
丝绸之路上的和亲
《王昭君变文》与唐咸安公主关系论考
昭君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