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课堂中问题设计的现状分析与优化研究

2021-05-29许冬

科教导刊 2021年9期
关键词:实施措施问题教学高中地理教学

许冬

摘 要 优质的问题往往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能有效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以此来促进地理新课程理念的实施,达到德育的根本目标。本文主要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高中地理课堂中问题设计的背景、问题的内涵、地理问题设计的内涵和原则,而后进行课堂观察针对当前地理课堂教学过程的缺陷,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希望能为今后地理教学发展提供绵薄之力。

关键词 高中地理教学 问题教学 问题设计 实施措施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21.03.061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of Problem Design in

High School Geography Classroom

XU Dong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Siping, Jilin 136000)

Abstract High quality questions can often arous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enhance their awareness of problems,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level of teacher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oncept of geography curriculum, to achieve the fundamental goal of moral education. This paper mainly through consulting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to understand the background of the problem design, the connotation of the problem, the connotation and principles of the geography problem design in the high school geography classroom, and then carry on the classroom observation, aiming at the defects of the current geography classroom teaching process,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Hope it can provide some help for the development of geography teaching in the future.

Keywords high school geography teaching; problem teaching; problem design; implementation measures

1 研究意义和背景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对学生和教师的要求发生很大的改变。全体老师都在尽力推动新课标的实施。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地理教师也在兢兢业业的研究如何高标准地完成教学任务。地理新课程的实现与地理课堂问题设计紧密相连。同时,地理知识具有涉及面广、知识量大等特点。这要求教师能够掌握清楚地理知识及知识与知识的相互关系,在课堂中提出有效的问题,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去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

2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 问题的内涵

在国外的研究中,问题最早源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以问题为导向,认为问题能促进新思维的出现;就我国而言,最早的提出者是孔子,他提出的启发式教学,由教师或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学生要自问、自省,当学生达到困惑不已的心理状态时,教师加以引导,使学生的思维豁然开朗。周玲燕指出:课堂提问是学校教学的核心,对学生掌握知识及学习方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由此可见,问题型地理课堂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促使学生产生新的思维方法,满足现代学生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教育教学价值。

2.2 问题设计的内涵

问题设计是教学设计的核心,也是教学设计的逻辑起点。本文所研究的问题设计主要是指教师在平时课堂上,用来传授新的知识以及检验教学成果的重要手段。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前提,根据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和学生现实状况,围绕地理学科知识,创设必要的情境对能够满足学生需要的问题进行设计,包括课前预设的问题和课堂中随课本内容变化所产生的相关问题。

2.3 问题设计的原则

(1)问题真实性原则。教师必须以学生最近发展区为依据设计教学问题,不应过高或超出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这样一来,所设计的问题就没有实际意义。当然,也不能低于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这样会阻碍学生的进步。教师创设的问题要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现实情况,必须要引发学生的思考,符合课堂时间规定,把握课堂问题数量。在解决旧的已知问题的前提下提出新的问题,不断强化对知识的通晓程度。

(2)问题探讨性原则。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就是说明人与人之间要进行合作。因此教师在问题设计过程中,为了实现学生想法的碰撞,必须设计一些合作讨论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讨论中发现問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能在此过程中学习到他人的优势,择善而从。

(3)问题创新性原则。网络技术发展到今天相对来说已经相当完善,学生能通过网络获取很丰富的知识,想法也是千差万别。这要求教师与时俱进,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了解他们感兴趣的事情,找到这些事情与实际教学间的联系,为问题设计提供最新的符合学生要求的素材,创设出具有时代特征的地理课堂问题,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拔高学生的综合水平。

(4)问题开放性原则。随着新高考改革,越来越多的试题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问题的答案已经不再是套用答题模板了。因此,教师不应单纯盲目地寻找一些答案固定的问题。设计的问题要从多方面思考都有道理,鼓励学生积极踊跃的思考和回答问题,开发学生的大脑。

3 当今地理课堂上问题设计中存在的缺陷

3.1 问题素材来源单一,问题时效性较低

绝大部分老师具有问题意识且有贯彻新课改要求的想法,但限于一些客观因素,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仅仅来源于课本或者教师参考用书。往往这些问题的素材都过于老旧,不能体现当下热点情况。反观近几年的中考和高考试题,很容易就可以发现大多数试题都是根据当下时事热点问题改编,并且呈现增多的趋势。因此时事热点是当代地理教育不可或缺的原材料。当地理教师课堂问题素材来源过于单一且不能全面的反应地理知识,时效性较低时。这样容易产生书本与现实生活相剥离的现象,使学生者认为地理与现实生活关系不大,热衷于教材知识,这对于学生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是无益的。

3.2 问题缺乏吸引性,学生参与度较低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反映了兴趣对于学习者的重要性,揭示了学习最好的老师便是兴趣。如果学生对所学学科感兴趣,他们会集中精力努力求知,以增强学习效果,加深对知识的领会。但是在一些课堂上教师的提问总是特别枯燥乏味,语言不够幽默,问题本身不具吸引力,问题一出学生们纷纷低下头去毫无兴趣可言,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非常的低。例如在讲地球上主要植被时,老师往往按照教材中的顺序讲植被类型的分布。很少有教师通过结合本地区全年的植被变化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问题失去思考能力和兴趣。课堂上老师说什么学生选择性的机械记忆,于是形成唯老师是从,唯答题模板是从的局面。不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3.3 问题数量把握不准, 问题的准确度低

问题的衡量标准看重的是质量不是数量,教师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地平衡好问题的质量和数量。部分老师从上课的第一分钟到最后一分钟全是自己在讲授,没有一个问题问学生。这时候学生处与一个非常被动的地位,甚至部分学生困意袭来。部分老师一节课的时间都在问问题,要求学生大脑不停的高速运转,留个学生深入思考的时间很少,不能解决问题的本质。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此同时有些教师在阐述一些问题时,语言不够精准,导致学生一头雾水,在进一步解释时又造成大量时间被浪费。同时还存在着所提出的问题与当时所讲知识不匹配,一节课结束了,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们都解决了,回过头来好像与教学目标不太相吻合。

3.4 问题之间的关联性弱,课堂的连贯性低

高中地理是一门具有较强综合性的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应该具备层层递进的关系。但是笔者发现部分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割裂了这一性质,例如在讲植被类型的过程中往往可能会忽视对气候特点的讲解,仅仅只是讲解植被类型的特点和分布,这样不利于学生完整理解本节知识。结果是学生只学会了机械记忆,知识的记忆很快就会消失,同时也降低了学生学习地理的主动性。

4 高中地理课堂有效问题设计的策略

4.1 开拓问题素材来源,贴近学生生活

随着網络技术的发展,如今的学生已不再是只接受书本知识,他们有更多获取信息的来源、更独特的见解和对新生事物的好奇。与此同时地理学科本身就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和较强的理论性,需要针对新出现的事物或现象合理解释其原理、影响及产生的结果。例如探讨《农业区位因素》时,可以以中国广大人民喜爱而昂贵的农作物车厘子为例展开探讨。本身昂贵的车厘子为什么在2020年底价格暴跌。这就要求我们结合现实条件:第一,2020年智利整体气候适宜,雨水丰富,促成了车厘子的产量比往年高出30%。第二,受惠于零关税政策的影响。第三,车厘子不便采摘,需人工量较大,智利劳动力丰富廉价。最后,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人们对冷链食品心存芥蒂等。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生活中比比皆是,这要求地理教师要博学多识、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自己的理论基础和通过各种途径更新自己的“题库”。以下笔者提供了几种获取问题素材的途径:(1)通过网络去寻找一些相关素材,关注一些有影响的地理公众号。(2)随着我国基础设施的完善小到学校都有一定规模的图书馆可以提供相关文献。(3)通过知网来了解地理教育上的一些最新动态。(4)地理教师在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应该在与教学活动相联系的时候加以收集和利用。

4.2 重视问题的趣味性,营造合理的问题情境

趣味性较高的问题,往往影响学生上课的激情,激情越高学习效率越高。相应的问题情境可以配合学生更好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更有助于教学结果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因此教师应该致力于开拓问题的趣味性,使学生在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环境中去探索问题,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土壤的形成》中,教师可以先放一张图片,该图片中涉及中国人年轻人如果没有钱会说自己穷的“吃土”,引发他们的兴趣。然后在放一组图片世界上真实存在吃土的国家,并且在买土的过程中还有货比三家。原因是什么?进而引发他们对土壤形成过程的思考,为什么同是土,还存在如此大的区别?这样一来第一个问题是他们较熟悉的网络词语,第二个问题让他们对未知的事物产生好奇。以此来引发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熟悉他们这个年龄段所感兴趣的事物,甚至网络流行用语,并且加以运用在课堂教学之中,营建和谐有趣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乐中求学。

4.3 合理安排问题数量,提高问题的准确度

每堂课的课时是固定的,每个班的学生知识把握程度各有差异,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肯定要完成的。这一系列条件的限制束缚之下,要求教师要把握好课上的每分钟每个环节。在问题的设计上,教师要以学生认知水平为依据,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使学生在自己的水平上解决问题,这能尽量避免问题对于学生当前水平而言太过简单,使学生获取知识的需求无法满足;或者问题的难度太大,学生以当前水平很难参与,造成教师自导自演的尴尬情形。与此同时,问题的数量不能太少,否则学生的注意力很快散去无法有效持续集中,问题的数量也不能太多,不然学生会疲劳学习。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合理控制问题的数量是相当重要的。提出的问题必须精炼而准确,与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必须保持一致,要言简意赅,使学生在听题读题的时候能很快抓住重点。避免语言过于烦琐导致的主题模糊不清甚至引起歧义。

4.4 設计完整的串联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

地理问题要体现其串联性,努力让学生置身于同一情境中并提出层层递进的问题,这样既能展现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这一特点,又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例如在三圈环流理论的讲解过程中,先从简单地知识切入,让学生回忆什么是热力环流?其次将热力环流放到地球这个大背景下,思考理论情况下全球气流应该是如何运动的?然后思考实际情况中气流是如何运动的?最后以最近比较热门的问题,来说明三圈环流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为什么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2020年末到2021年初寒潮频繁?正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赤道和极地温度差变小。导致控制北半球气流的强度减弱,波动性增强,这样西风带难以控制住北极的冷空气,冷气流逐渐南下,给我国大部分地区带来寒潮天气。这样一个完整的问题链。使学生在课堂上不会出现思绪的空白,促进思想的连续性,最终使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得到培养,从而实现地理核心素养的养成。

5 总结语

综上所述,地理教育事业任重而道远,新课标实施的背景下,对学生的要求已经从注重知识和技能到注重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转变。随着部分省市新高考制度改革的实行“3+1+2”模式,学生可以自由将自己擅长和特别感兴趣的科目进行组合, 此种模式更加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千千万万的家庭将希望寄托在了这短短不到一小时的课堂之上,我们可以想象教师对于这个社会、这个世界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课堂提问作为实现课程标准的重要手段,能充分反映出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教师要认识到问题设计的重要性,以学生的学习需要为原点,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设计符合要求的问题。要全身心投入智慧和创新精神,满足学生的生活需要、情感需要、认知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在地理课堂的实践中不断提高所设计的问题的质量,为课堂、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问题,使学生以一种注意力持续集中且高效的方式来参与地理课堂,来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创造地理教育美好蓝图。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3.

[2] 王建贞.高中地理教学中问题设计的优化[J].中学教学参考,2017(4):125.

[3] Hay P,Katsikitis M.The expert in problem-based and case-based learning: necessary or not?[J].Medical Education,2001,35(1):25-30.

猜你喜欢

实施措施问题教学高中地理教学
高中地理教学中“微课程”的应用
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剖析及对策探究
关于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
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探讨
初中化学课堂中问题教学的设计与实践尝试
例谈问题解决法在化学复习课中的应用
内部控制在企业会计核算中心的实施措施研究
“问题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