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探究

2021-05-29梅寒

科教导刊 2021年9期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高职院校

梅寒

摘 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以组织力为重点,这为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指明新的目标方向。 高职院校顺应新时代和新要求,围绕组织力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面临许多问题,针对问题,本文围绕增强组织结构力、提升组织内聚力、突出政治领导力和强化动员感召力这四个维度进行分析,并提出符合高职院校实际的提升组织力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基层党组织 组织力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号:D26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21.03.036

O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Organizational Power of the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New Era

MEI Han

(School of Marxism, Qujing Medical College, Qujing, Yunnan 655011)

Abstract In the report of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t is proposed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should focus on organizational strength, which points out a new goal and direction for strengthening the work of grass-roots party construction. In response to the new era and new requirement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ve made some achievements around the construction of organizational power, but they also face many problems. Aiming at these problem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our dimensions of strengthening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enhancing organizational cohesion, highlighting political leadership and strengthening mobilization appeal, and puts forward the realization path of improving organizational power in line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 the path of improving organizational power

在黨的十九大报告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这一理论首次被提出。[1]这是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我国现阶段基层党组织建设而提出的新要求,指明了新的目标方向。高职院校现已发展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肩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使命,其基层党组织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各项政策的核心力量,是党在学校的战斗堡垒。因此,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是高职院校提升党建工作水平的强有力方式。进入新时代,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组织力建设仍存在诸多难题,如何重视“高职特色”,提升组织力建设的实效性,这是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亟待解决的问题。

1 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内涵及意义

组织力,简单来说就是基层党组织为了达成基本任务,而对基层党组织内各要素进行调配和整合,其本质属于整合动员能力。而从高职院校的角度来看,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就是指充分的发挥出自身结构体系、资源的优势,来加强对广大师生的教育、管理、约束和动员。[2]组织力的构成要素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有不同表现,主要有:组织覆盖力、群众凝聚力、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等。根据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的实际,组织结构力、内聚力、政治领导力、动员感召力更为突出,可见,组织力是由不同分力构成的整体性综合力。近年来,国家日益重视职业教育,并于2019年正式提出积极贯彻和落实“双高计划”,打造与国际水平持平的先进高职院校,从而推动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发展;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高职院校在两年内增加招生200万。这对高职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强党的领导,并不断的提升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进而为高职教育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2 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现状

高职院校顺应新时代和新要求,围绕组织力提升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面临许多困境,只有全面分析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现状,才能为提升组织力的实现路径提供依据。

2.1 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的主要成效

2.1.1基层党组织制度保障不断完善

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就是推进党建工作的制度化以及规范化建设和发展。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相关部门出台了大量文件,将“制度治党、依规治党”思想贯穿到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的全过程。比如2013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大学生党员的发展标准,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结构力,《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了加强对青年教师党员队伍思想教育和引导的重要性,有助于促进基层党组织政治领导力的提升。比如2018年《高校党建工作重点任务》发布后,很多高职院校按照任务要求,出台制定了院(系)党的建设的工作意见,明确了学院党总支、师生党支部、党员的各项职责要求,进一步规范党组织会议制度和议事范围,从制度上保障了基础党组织组织力的提升。

2.1.2学生党员队伍活力持续增强

党员队伍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基础性工程,进入新时代以来,党中央非常重视和关心党员的发展和管理工作,提出了“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推动了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更有保障,党员发展结构不断优化。十八大以后,高职院校按照相关文件要求,通过控制总量,放缓增速,提高入党标准,对入党积极分子实现优中选优,从而使学生党员结构更加合理,活力持续增强,组织力也进一步提升。

2.1.3“三型”党组织建设有序推进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体系了党加强自身建设的自觉性。进入新时代以来,高职院校把加强“三型”党组织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本身就是组织力建设的一部分。以“学习型”为基础有效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学习能力,增强了党组织对党员的思想引领力;以“服务型”为导向使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覆盖不断扩大,对师生员工的动员感召力不断增强;以“创新型”为动力使基层党组织争先创优活力迸发,全国范围内的样板党支部和各省创建一流党建示范党支部呈现出来的多元建设思路突破了过去单一的党建格局,激发了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2 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组织结构力有待增强

目前,高职院校是按照与传统教学(管理)单位相匹配的原则来设置基层党组织,比如,学生党支部是按照“学校—学院”设置,教工是按学院(管理)设置党支部,这种组织架构方便师生党员的发展、教育和管理,但适应职业教育教学特点的组织设置不够全面,比如到企业或单位顶岗实习学生、实践的教师等特殊群体建立党组织,在学生公寓、合作企业或单位等重点地带建立党组织等工作不够健全。同时, 部分高职院校存在着有的党支部规模过大,人数过多的情况,这给党员日常教育和管理带来一定难度。组织结构力除了组织设计的科學性还体现在组织成员的先进性方面,高职院校基层党支部书记大多属于行政兼职,在完成繁重的教科研任务的同时兼顾党务工作,导致时间精力投入不够,工作开展不得力,没有发挥应有的战斗力;教师党员发展速度落后于学生党员发展速度,致使教师党支部活力不够,组织力受制。

2.2.2组织内聚力有待提升

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肃党内生活有助于解决党的领导弱化和建设虚化等现实问题,这对于加强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意义重大。部分高职院校存在着一些党支部组织生活严肃性和实效性不强,组织活动“党味”不浓、政治性不强、形式单一、不够新颖,效果不佳,吸引力不足等问题;有的学校存在着“三会一课”制度坚持不够的问题,有的支部存在着临时集中一下,拍完照就解散的形式主义;民主生活会剖析不深入,辣味不够,组织生活会走过场,流于形式,“不缺数量缺质量”。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生活关怀不够,对师生提出的正当诉求不能及时给予解决和满足,师生体会不到党组织的温暖,党员的组织归属感不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党组织的凝聚力。

2.2.3政治领导力有待加强

院(系)党组织是党在高职院校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但是部分学校的院(系)党组织在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存在着学院党委会、院系党政联席会议与院务会三种会议制度职责范围定位不够清晰,议题界定笼统,运行规则不严谨等问题。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第一,重“业务”轻“党务”。院长有决定权,党的职能收缩,将“党要管党”片面理解为“党只管党”,党组织对学院工作仅限于思想政治,党员发展教育,而对教科研工作参与不足,党的政治核心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第二,重“分工”轻“合作”,有的基层党组织出现“两张皮”现象,管业务的干业务,管党务的干党务,有分工没有合作,不能形成“一盘棋”思想,整体合力不足,从而影响领导班子的工作效率和决策权威,导致党的政治领导力弱化。

2.2.4动员感召力有待提升

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动员感召力的实现路径主要就是借助发挥服务功能。在新的时代形势下,高职院校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第一,有的党员身份意识不够强,不能真正明白自己与群众的区别,导致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不够,甘于奉献精神弱化,有的党组织只顾对上负责,对群众应付了事,服务意识亟待加强。第二,服务能力不足。一方面,教职工党员教学和科研工作任务繁重,开展服务活动时间无法保证,参与活动次数有限;基层党组织很少注重对学生党员服务能力培养,大部分学生党员实践经验不足服务能力有限;另一方面,服务活动内容没有新意,形式比较单一,不能有效调动师生党员参加服务的热情,第三,服务机制不够完善。部分高职院校缺少完善的机制保障,从而影响基层党组织工作实效性。党的十八大以来,尽管党建经费向基层倾斜比例加大,但仍有部分基层党组织经费支持不足,有些活动难以开展,场地和时间也得不到保障,党支部活动常为学校其他事务性活动让路;另外,激励机制不足也影响了师生党员参与服务的积极性,党员内生动力不足,影响了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3 提升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力组织力的主要路径

3.1 健全组织体系,增强党组织结构力

首先,高职院校要结合职教改革的新特点,在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方式上进行调整和创新,扩大组织覆盖面,做到应建尽建,形成完善的组织体系,增强组织力。学校应注重因时、因需,因地制宜地设置党支部,在学生顶岗实习或单位见习,志愿者服务、技能大赛、重大活动等特殊时期建立临时党组织;打破传统的以“业缘”为主的组织建构,以“地缘”组建基层党组织,比如在学生公寓,教职工宿舍建立党支部,也可从“趣缘”出发,在共同志趣团队中建立党支部,比如在学生社团,在教师科研团队或教学团队中建立临时性或功能性党支部;也可打破师生分类设置的模式,探索有效的路径实现将师生党员合编为一个党组织,有利于师生共同进步,扩大党组织的覆盖力度,实现了党务工作与学校各项工作的“同频共振”,为基础党组织开展活动提供了坚固的结构支撑。其次,基础党组织要严格按照“党支部党员人数一般不超过50人”的规定和要求,合理控制支部人数规模,正式党员数量在20人以上的,可分成若干党小组,控制人数便于增强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和亲和力。再者,基层党组织要注重对优秀青年教师进行政治上的正确引导,在生活中主动关心,提升高知群体入党的信念和比例;培优培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实施党总支(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工程,既竞当党建带头人,又是学术带头人,探索多维度培训体系,促进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素质全面提升。

3.2 严肃组织生活,提升党的组织内聚力

一是要严肃党内各项政治生活,提高管理水平。基层党组织要规范执行主题党日、民主生活会、交心谈心、“三会一课”等制度,强化组织纪律,提高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实现党内政治生活常态化和规范化;同时加强党务日常管理,党建台账资料要标准化;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做好毕业生,离退休党员组织关系管理,建立健全党员退出机制,妥善处置不合格党员;加强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在党员心中建立心灵归属感,不断增强组织内聚力。

二是推动党支部活动内容、载体和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创新,增强组织生活的吸引力。党支部要广泛听取师生党员的意见和建议,定期开展党员需求调查,使“三会一课”的内容贴近党员需求,提高“三会一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支部活动要与专业建设和学校的发展相结合,设计立意好、影响力强的主题党日活动;充分运用“互联网+党建”新模式,贴近师生实际,融入时代元素,依托新媒体平台适时推选党建工作的讯息和动态;也可通过演讲比赛、“党建”知识竞赛、辩论赛、唱红歌、社会实践等活动实现组织生活形式的多样化,提高党员的参与率,增强活动吸引力。

3.3 突出政治功能,提升政治领导力

政治领导是党的领导的首要内容,高职院校要牢牢把握党对各项工作的领导,首先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干部和党员要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政治原则、政治方向、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推动十九大精神、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各级党组织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培育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文化,促进高职院校整体的政治自觉。其次要发挥高职院校院(系)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规范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学院重大事项要通过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决定。明确院(系)党组织书记、院长和党政联席会议三者的工作职能与权力的关系,党组织书记是政治核心,院长是行政中心,党政联席会议是院(系)最高决策机构,会议由书记召集主持,会议的议题和议程由书记和院长共同商定,“三位一体”要“共同负责”,确保落实学校党委的决策部署,保证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能够充分发挥。[3]再者,加强党员干部政治领导力的培养和锻炼,党支部要善于贯彻党的决定,组织和凝聚群众,提升党员干部做事担当的魄力,强化党对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

3.4 强化服务功能,提高党的动员感召力

不断的强化以及提升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密切党群关系,才能彰显强大的政治辐射力和感召力。一要增强服务意识。基层党组织对党员干部要经常性开展学习教育活動,勿忘入党初心,增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意识,恪守岗位职责,提高为师生服务的自觉性,引导党员把服务群众内化为一种责任和使命,强化党员责任意识。二要提高服务能力。在校外,高职院校要依据自身的特点和人才培养方案,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引领校企合作发展,与企业党组织对接共建,联合开展技术创新、社会服务、人才培养等;[4]教职工党员回到社区,通过参与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活动等,提升党员服务社会的能力。在校内,把基层党组织工作和学校各项工作有机结合,了解师生需求,拓展服务领域,开展帮扶结对,帮助师生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学校党委委员结对帮扶师生党支部,党员与群众结对子,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结对,为学生成长提供服务;学科带头人和青年教师结对,帮助青年教师成长;学生宿舍配一名教师党员,帮助他们以就业为导向,规划好人生目标等,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同时,通过设立党员先锋示范岗,划分党建责任区等方式,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引导党员亮身份,做表率。三要完善服务保障机制。加大基层党组织建设力度,落实经费保障,人物财要向基层倾斜,各党支部要从实际出发,设立固定的党员活动场所,配齐党建报刊书籍、党旗、入党誓词、“三会一课”制度、发展党员流程等基本设施,注意发挥“一室多用”效能,确保支部活动时间、场所有充分的保障,通过活动阵地建设使支部党员找到归属感;同时完善考核评价机制,规范评价程序,综合运用科学考核方法,注重考核结果运用,健全惩罚和激励机制,提高基层党支部发挥服务功能的积极性,不断提升其社会感召力。

【基金项目】2020年度云南省教育系统党建工作研究课题2020DJGX101最终成果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 岳爱鹏,张立飞,燕艳.高职院校教师党支部组织力提升的路径研究[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6).

[3] 陈永明.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

[4] 贾琼,侯童.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路径探索[J].北京教育(德育),2020(2).

猜你喜欢

基层党组织高职院校
以基层党建创新引领和推动社会治理创新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探究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