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提问策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21-05-28谭奕旭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提问群文阅读策略

[摘 要]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在于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为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部编版语文教材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编排阅读策略单元。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时,笔者将整个单元内容作为教学对象,鼓励小学生积极提问,使其学会从不同角度提问,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进而在群文阅读中习得提问策略。

[关键词] 提问;策略;群文阅读

[作者简介] 谭奕旭(1986—    ),女,江西萍乡人,萍乡市湘东区湘东镇泉塘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

课堂教学的目的在于学生的“学”而非教师的“教”,教师的“教”一定要为学生的“学”服务。“教是为了不教。”阅读教学的目的,也在于推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部编版语文教材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编排阅读策略单元,也是为了强调阅读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阅读。而小学生阅读能力的习得,则要在阅读文章、斟酌文章等语文实践中实现。在教学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从不同角度提问”时,笔者将整个单元内容作为教学对象,进行群文整组,因势利导,循序渐进,让小学生初步习得提问策略。

一、阅读教学案例

教学片段:

师:我们在读书的时候,不管是针对课文的部分内容,还是课文全文,都可以提出一些问题。现在,你们来看看老师提的问题:

1.课文题目《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可否改成《一粒豌豆和小女孩》?

2.母亲把“一株豌豆苗”称为“一个小花园”,这是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为什么把第五粒豌豆的故事写得最具体?

请你们小组成员之间讨论一下,帮助老师解答。

生1:我们组选择的是第一个问题。《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主要讲的是五粒豌豆,如果改成《一粒豌豆和小女孩》的话,文章就要围绕一粒豌豆和小女孩去写了。

师:是的,题目决定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果我们能多提这样的问题,就可以帮助我们围绕一个中心去选择材料,在写作文的时候就不会跑题。

生2:我们组选择的是第二个问题。母亲把“一株豌豆苗”称为“一个小花园”,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更生动。

师:这个修辞手法的使用,体现出母亲怎样的心情?请同学们找到相关的自然段。谁愿意读一读?

生3:母亲向窗边走去,把窗户打开一半。“啊!”她说,“我的天,原来是一粒小豌豆在这里生了根,还长出小叶子来了。它是怎么钻进这个缝隙里去的?你现在有一个小花园了!”

师:你读着读着,觉得母亲看到豌豆苗的心情会是怎么样的呢?

生3:我觉得母亲看到豌豆苗的心情是很激动、兴奋的。

师:原来修辞的背后隐藏着丰富的情感。多提这样的问题,我们就能发现更多有价值的东西。

生4:我们小组认为,作者把第五粒豌豆写得最具体是为了突出第五粒豌豆的奉献精神。写其他几粒豌豆是为了衬托第五粒豌豆。

师:说得真好!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就能发现文章结构的奥秘:为什么有些地方写得这么详细,有些地方又这么简略。如果同学们经常能提出这样的问题,对大家构思文章的结构、理解课文内容都是大有好处的。

现在你们看老师的问题和你们提的问题有什么不同呢?

生5:我们的问题是针对内容的,而老师是针对写法进行提问的。

师:总结得很好。现在轮到你们大显身手了,默读《蝴蝶的家》,针对内容和写法分别提出一两个问题,并写在便利贴上。

师:看来同学们都有很多自己的问题,也能从内容、写法的角度对课文提出问题,真棒!

二、提问策略的应用

(一)积极引导,让学生有问想提

阅读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及师生与文本的多方对话的过程,而教学的本质是师生围绕教学内容开展交往并达成共识的过程。因此,对话与交往构成了阅读教学的主旋律。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学习的经历者,教师比学生有着更加丰富的经验,知道阅读的最终目的,要有效地发挥引导作用。但这个引导,绝非教师把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或者把自己想听到的正确答案告诉学生。相反,教师必须作为一个交往者积极地倾听学生,给予学生鼓励,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点拨,引领學生在对比中发现彼此的差异,推进个体视域的融合。

在教学提问策略的开始,教师要遵从学生的意愿,让学生用他们习惯的针对课文内容提问的方式进行提问。问题始终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而提出的。针对内容的问题可以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而针对课文写法所提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笔者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思维碰撞,进而使其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这种教学方式,既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更为全面的了解,又充分地尊重了学生的兴趣和身心发展特点,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并提问,是深入阅读的提问策略。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中,笔者为学生搭建起展现自我的平台——让学生在便利贴上写出自己的问题。通过这个平台,笔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不断地收获喜悦和自信。

(二)细化角度,让学生有问可提

教师要理解编者意图,积极实践,突出不同单元训练目标的递进性与发展性。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在于让小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单元的精读课文《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蝙蝠和雷达》《呼风唤雨的世纪》主要引导小学生从局部、全文、写法等角度对课文提出问题,并借助问题理解课文;略读课文《蝴蝶的家》则在于引导小学生综合运用精读课文学到的提问策略进行阅读。

在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从《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的问题清单出发,厘清文章的内容,并将问题分为针对部分所提的问题和针对全文所提的问题。接着,笔者列出从写法方面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尝试解决问题,更深层次地理解课文,并学会从文章的写法方面提问。最后,笔者让学生运用学到的提问策略对《蝴蝶的家》提问,并解决问题。

对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而言,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比较简单,而从课文的写法、启示等角度提出问题则是难点。因此,为了让这种提问方法看得见,笔者分别从“题目”“修辞”“结构”三个方面对课文进行提问,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什么是针对课文写法提出的问题。借助课文批注了解几个提问的角度后,学生基本上能学会从这些角度提问,但这不是本单元教学的最终目标,我们要让学生学会从更多的角度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

(三)学以致用,让学生善问善答

部编版语文教材强调“三位一体”的阅读模式,群文阅读是沟通课内单篇阅读和课外阅读的一座桥梁,群文整组是最基础的文本形式上的整合。在本单元的教学中,笔者先选择《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让学生学习提问策略,再选择《蝴蝶的家》让学生运用提问策略开展阅读。这种“整体感知—部分体验—整体感悟”的流程,为学生的主动提问打下基础,可以丰富学生提问的角度,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应用提问策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必须通过语文实践才能真正提升语文阅读的能力。而学生提问策略的习得并非一个单元的学习就能实现的,教师应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反复训练,真正实现学生提问策略的习得。

参考文献

[1]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 2014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猜你喜欢

提问群文阅读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谈谈提问在高一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