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青少年的情绪管理能力探析

2021-05-28付美容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负面情绪情绪管理青少年

[摘 要] 情绪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青少年正处于生理与心理迅速变化的青春期。他们遇事不够冷静,情绪容易波动,极易引发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甚至产生较大的安全隐患。提升青少年的情绪管理能力,不仅需要青少年的努力,还需要家庭与学校的合作。父母与教师要同心协力,共同帮助青少年提升情绪管理能力,使其能以阳光积极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面对生活。

[关键词] 青少年;正面情绪;负面情绪;情绪管理

[作者简介] 付美容(1971—    ),女,江西高安人,一级教师,广州市第一一四中学,研究方向为德育工作。

一、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最普遍的情绪是喜、怒、哀、乐等,也有一些细腻微妙的情绪,如妒、愧、耻、傲等。情绪常和心情、性格、脾气、目的等因素互相作用,也受到荷尔蒙和神经递质的影响。

心理学将情绪分成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正面情绪,如自信、平和、愉悦、快乐等,会辐射理想的高能量场,让自己和周围的人感觉身心放松,从而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融洽、工作与学习效率的提高;负面情绪,如自卑、焦虑、愤怒、抑郁等,会让自己和周围人的神经处于紧绷、压抑状态,使人感觉身心疲惫,给双方带来一系列激烈的情绪反应,从而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甚至影响自己与他人的生命安全。

其实,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没有好坏之分,都应该真实呈现、坦然面对。应该说,一个人需要学会平衡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至于怎么平衡这两种情绪,则取决于个人的自我管理调节能力,也就是情绪管理能力。正确的情绪管理是对情绪进行控制和调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既不会强行压抑自己和对方的情绪,又不会放任自己的负面情绪波及无辜,通过梳理自己的思维意识,及时调整自己的身心状态,把负面情绪转为正面情绪。情绪一旦稳定平和,就会带来一系列微妙的变化,事情也随即转为可控,双方就容易实现双赢。

懂得情绪管理的青少年,心态更加积极健康,善于与他人沟通,与父母、同学、教师的关系友好和谐,善于随机应变,能稳妥地处理自己的事情,在班级中容易凝聚向心力,学习能力较强,将来走向社会,也容易成为行业的中坚力量。

二、青少年情绪管理的现状

为了解青少年情绪管理的现状,笔者设计了“负面情绪来临时,你会怎么做”的调查问卷,在课堂上以纸质问卷形式调查初二两个班的学生,共收回85份问卷。

学生的负面情绪主要表现为委屈、羞耻、伤心、无助、烦躁、憋闷,部分男生的反应是愤怒、不服、不爽、没面子、很冲动、想骂人、不想面对教师、不想听课。而引发学生负面情绪的原因则有很多,如被误以为违反纪律、被误会没交作业、被怀疑抄袭、被误以为作弊、当众挨批评等。此外,有些学生在被父母、教师或好朋友误解及成绩突然下降时,情绪会有些难以控制。

调查结果显示,当负面情绪来临时,85%以上的学生一般独自平复,近8%的男生会约同学一起打球,还有近6%的女生会找朋友聊天;情绪平复时间方面,大部分学生需要半个小时以上,10%左右的学生需要一两天,也有个别学生能很快平复。

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的情绪管理比较正常,自己就能控制好情绪,不需要外界帮助,但也有极少数学生不善于情绪管理或者说容易情绪失控。这些学生情绪管理出现问题大都与其成长环境有关,如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与父母的关系淡漠、家长过于严苛、长辈放纵溺爱。他们缺乏正确的引领,习惯通过发泄或放任自己来满足需求。

对于极少数不善于情绪管理的学生,学校要寻求社会方面的支持,通过心理教师、社工的介入,运用专业的方式跟进处理,帮助他们提升情绪管理的能力。

三、提升青少年情绪管理能力的方法

(一)自我察觉,解锁情绪

对于同一件事情,有的人情绪反应大,有的人情绪反应小,这与个人内心世界的投射有关,也与其过往经历有关。矛盾的发生,一般都伴有强烈负面情绪的出现,是个人了解自己的最佳契机。当负面情绪来临时,青少年可以这样做。

首先,学会接纳当下,安抚自己的情绪,走出“受害者”心理,改变自我攻击或攻击对方的心态。

其次,探索自己的情绪,梳理情绪引发后的惯性思维,承担起自己在事件中的责任。在探寻自我潜意识下的心理需求的同时,思考情绪引发的缘由,在一系列自我察觉的问题中逐步深入,慢慢找到缘由,明白当下真正的内心需求,从而解锁情绪、平复负面情绪。

最后,尝试邀请对方进行有效沟通,分享自己当下的感受与需求,并恳请对方坦诚地说出他的感受或需求,共同约定以后用更好的方式来处理类似事情,避免矛盾的再次引发。

(二)父母懂爱,接纳情绪

中国父母大多不懂得如何正确地向子女表达爱,他们习惯沉默,甚至语言暴力,容易造成亲子关系的紧张。家庭中的矛盾爆发,大都是双方强烈心理需求引发情绪失控的结果。为了帮助青少年提升情绪管理的能力,父母可以做出以下的尝试。

首先,不断地自我学习,让自己具备理性成熟的边界意识,保持情感独立与情绪平稳,让自己的语言具有力量和温度。更重要的是,父母要学会经营夫妻感情,让家庭氛围融洽、平和。即使是单亲家庭,家长也应该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影响青少年。

其次,改变固有的思維模式与交流方式,学会用平等、尊重、理解的态度关爱青少年。在与青少年相处的时候,父母不能总是抱着“为你好”的心态,高高在上,漠视青少年情绪背后的心理需求。

最后,接纳青少年的情绪。每个人都害怕不被接纳、不被认可、不被爱,青少年更是如此。父母要能够理解青少年深层的心理需求,懂得青少年情绪失控背后对被父母理解、接纳、认可的渴求。父母接纳青少年的情绪,可以有效地提升青少年的情绪管理能力。

美国西北大学医学院教授黄维仁博士认为,一个成年人都不大会自我改变,何况一个孩子,除非他感受到爱。父母要想学会正确地表达爱,可以从爱的五种方式开始:爱的肯定,爱的语言,爱的礼物,爱的时间和爱的行动。父母修复与青少年的关系,可以让青少年感受到爱,回归正常情绪。

(三)教师关爱,理性沟通

青少年,尤其是男生由于处于青春期,自主意识较强,内心敏感,不愿意受太多管束,容易与父母发生冲突,进而把负面情绪带到学校,与同学或教师发生争论。这时,教师要细心观察,对青少年多一些关心,少一些评判或否定,与青少年进行理性的沟通。如果与青少年的沟通不愉快,教师需要尽快修复与青少年的关系。

首先,找一个安静的地方与青少年聊天。即使本身的行为并无过错,教师也应该理智、真诚地为自己的言行道歉。

其次,认可或肯定对方做得对的地方。教师要使用善意、准确的词语描述出青少年的心理需求,回到事情的起点,寻找最初共同的目标愿景。

最后,与青少年一起商议更好的处理方式。教师可以向青少年描述未来更加和谐、舒服的相处方式,真诚地引导青少年改善其情绪管理方式。

通过理性的沟通,青少年可以放松心情、平复情绪,从“冲动反应”回归“理性回应”状态,意识到自己的情绪责任,从而提升情绪管理能力。

此外,学校要重视青少年的情绪管理,通过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运用专业系统的方式引导青少年学会站在更高的层面了解自己、了解情绪,懂得正确科学的情绪管理方法,不断提升情绪管理能力,从而以更积极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面对生活。

参考文献

[1][美]黄维仁.亲密之旅 爱家婚恋情商自我成长课程培训(带领者手册)[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

[2]谢瑞琦.青少年情绪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4(27):86-89.

猜你喜欢

负面情绪情绪管理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细节护理干预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头痛及负面情绪的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对改善惠州市精神病患者家属负面情绪的效果观察
“负面情绪”并非一无是处
浅谈情绪管理在安全中的实践与应用
高职院校学生干部情绪管理与应对能力研究
法律案件中的法理和情理分析
初探情绪管理在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