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教材规划建设与管理

2021-05-27余江敏罗英邱林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建设与管理高职院校教材

余江敏 罗英 邱林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材;建设与管理

习近平总书记给人民教育出版社老同志重要回信重点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强调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充分指出教材工作的重要性,确保进入课堂选用教材始终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正确,弘扬优良传统,切实保证政策落地。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教材是传播知识的重要工具[1]。积极探索高职院校教材建设管理的创新性,以期适应新形势、新发展、新要求,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用心打造精品教材不仅是教育出版相关单位的事情,亦是高等职业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如何将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认真贯彻到高职院校的教材建设管理工作中去,以此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满足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应进行积极探索并付诸实践。

一、切实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有关教材建设与管理的政策

教材选用征订和编写,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教育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

(一) 建立健全教材管理工作体制,把好政治方向,守好意识形态阵地

根据教育部《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教材〔2019〕3号) 及《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院校教材管理细则》(桂教职成〔2020〕61 号) 规定,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制定了《教材建设与管理实施细则》,并根据新形势新要求,认真做好教材的意识形态管理工作。成立教材排查领导工作小组,由学院教务处、宣传部及各教学系(部) 等主要人员组成,依据国家及教育厅对教材排查的文件精神,制定教材排查工作方案,重点对选用的国家规划教材、“马工程”教材、其他正规出版社教材和自编教材进行排查,明确要求凡涉及到“马工程”的课程全部选用国家统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专业核心教材和公共基础课程教材选用国家统编、规划和自治区规划教材。如国家和自治区规划目录中没有的教材,选用其他教材时,由课程所在教研室组织课程团队教师开会讨论同意后,提交学院各系(部) 党政联席会议评审,通过后,经教务处审核后提交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核,确保学院把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到教材建设的各个方面。在教材的选用上严格执行教研室-任课教师-党政联席-教务部门-教材指导委员会-教材征订管理部门流程,逐级层层把关、责任到人。

(二) 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明确主体责任

为了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教材的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进一步提高教材质量和教材管理制度,学院成立了教材指导委员会,负责全面指导教材建设工作,审定全院教材建设规划、指导各教学系(部) 开展教材编写工作,并对教材的选用进行严格审核。

学院各系(部) 深入贯彻落实党对教材建设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教材建设的政治导向,在教材的使用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党总支(党支部) 对教材选用的把控,在教材的选用上把好政治方向、舆论关和价值观,杜绝出现意识形态问题,始终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使学院各系(部) 教育工作一直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二、筑牢培根铸魂,聚焦启智增慧,结合实际抓教材建设管理

明确教师立德树人的正确方向,提高教材编研水平,增强质量意识,切实将立德树人和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融入教材使用与编写的实际行动中。

(一) 加强教材编写人员的政治素质审核

学院对教材编写人员从政治站位、专业水平、品德素养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编写人员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不断学习,提高政治站位,政治素养和学术素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内容设计中融入思政元素,凸显“思政课堂、课堂思政”。教材编写人员必须经过学院党委审核同意,从源头上把好教材质量关,用心编好育人载体。

(二) 激励教师根据专业领域编写教材

由于正式出版的教材编写周期长,新工艺、新技术更新速度较快,学院鼓励教师与行业、企业一线技术骨干共同合作开发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这类教材遵循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对接行业、企业标准,以项目、任务、模块等为载体,及时吸收比较成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2016-2020年,学院编写出版了一批既能反映当前农业行业技术先进水平,又符合学院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精品教材。其中本科教材2部,高职教材53部,培训及校本教材11 部,总计完成教材编写67 部,有4 部教材列入“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3部列入“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见表1)。

(三) 推动教材工作理念、方式、方法改革创新,打造精品教材

教材是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与基础,人才培养工作需要有好的教材作支撑[2],教材作为教师教学活动的基本工具, 为教师进行教学结构、方法的设计与有效实施提供了便利的教学框架[3]。学院精品教材的编写,是以实际工作任务为主体,融入企业生产典型案例,注重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应用,较好地填补了学科专业空白,实现教材内容、技能竞赛项目和企业生产岗位三者无缝对接,有效提升了学生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2016-2020年学生参加教育部、自治区教育厅、人力资源保障厅等技能比赛中,获奖442项,其中国家级奖项27项,自治区级奖项302项,地厅级奖项23项,进一步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四) 加强选用管理,严格教材选用程序

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教学媒介之一[4],严格教材选用程序,杜絕教材选用中的随意性和主观臆断的现象,对于未能体现立德树人或者违背立德树人方向的教材,采取“一票否决”制度,将诸如此类教材坚决挡在门外,禁止进入课堂,确保教材的政治性、先进性和适用性[5]。首先提高了教学质量完成的高度,加强了教材精品意识,为所开设的课程选用质量高、易理解、可实践的符合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教材,并很好地处理了选用国家推荐教材与学校自编教材的关系。2020-2021学年上学期,学院教材平均优选率达到82%。其中,最高的为动物科学技术系,达到了96%,最低的为园林与建筑工程系,达到70%。

(五) 建立教材质量信息反馈制度,促进教材质量评估评优工作

建立教材质量信息反馈制度,加强教材质量跟踪,及时进行信息反馈收集,对选用教材进行质量跟踪调查,积极与出版社沟通,建立样书库,开辟样书架,可有效避免教材选用的盲目性,使选用教材具有前瞻性[6],为教师和学生推荐高质量教材,保证教学质量。下一步学院将开展进入课堂的教材质量评估、评优和推荐工作,尤其对社科人文类意识形态方面排查,确保教材选用得当。同时,加强对优秀教材的宣传和推广,对立项编写的教材加强中期检查,以保证编写教材任务落到实处。同时,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精品教材的编写人员置于绩效考评体系的重要位置,以及专业技术职称晋升的首要考评指标,使积极践行立德树人的教材编写人员及时获得专业成长的荣誉感和成就感。

结语

高职院校的教材,切实需要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实训教材,以“1+X” 制度试点工作为抓手,以校企合作、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训工作相结合为切入点,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构建基于“课证融通”的课程和教材体系,不断推进“教材改革”,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实现学生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需要。

猜你喜欢

建设与管理高职院校教材
教材精读
发展群众文化满足群众需求
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民族类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探索
对黄河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