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蚕的一生》教学案例分析

2021-05-27张萍李红军

科教导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养蚕生命周期

张萍 李红军

摘  要 《蚕的一生》一课属于生命科学领域的内容,引导学生从蚕的“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对蚕进行细致观察和研究,是一个长周期的科学实践活动。本课是在学习了养蚕的方法和亲历了养蚕的过程后,对养蚕活动进行的一个回顾、梳理和反思,以认识蚕一生的生长变化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对动物的生命周期形成一个较为系统、完整的认识。本课注重引导学生将课内学习与课外探究相结合,引导他们课后继续对动物开展相关研究,进行互动学习和交流,不断发现新问题,勇于探索新问题。本课让学生学习像科学家一样分析和研究事物,不断拓展思维过程和方式,促进他们的深度学习,让养蚕活动变得更有意义。

关键词 《蚕的一生》 养蚕 生命周期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21.02.008

An Analysis of the Teaching Cases of “Silkworm's Life”

ZHANG Ping[1], LI Hongjun[2]

([1]Zhongnan Campus of Wujiagang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Yichang, Hubei  443003;

[2]YiduYangshoujing Primary School, Yidu , Hubei 443300)

Abstract: The lesson "silkworm's life"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life science. It is a long period of scientific practice to guide students to observe and study silkworm from the four stages of "egg larva pupa adult". This course is a review, carding and Reflection on sericulture activities after learning the methods of sericulture and experiencing the process of sericulture. It starts from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growth and changes of silkworm life, and guides students to form a more systematic and complete understanding of the life cycle of animals. This course focuses on guiding students to combine in class learning with extracurricular exploration, guiding them to continue to carry out related research on animals after class, carry out interactive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constantly find new problems and have the courage to explore new problems. This course enables students to analyze and study things like scientists, constantly expand their thinking process and ways, promote their deep learning, and make sericulture activities more meaningful.

Keywords:"silkworm's life"; sericulture; life cycle

《蠶的一生》一课是人教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养蚕”的最后一课。本单元属于生命科学领域的内容,共有4个课时,引导学生从蚕的“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对蚕进行细致观察和研究,是一个长周期的科学实践活动。本课是在学习了养蚕的方法和亲历了养蚕的过程后,对养蚕活动进行的一个回顾、梳理和反思,以认识蚕一生的生长变化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对动物的生命周期形成一个较为系统、完整的认识。

本课在课程标准中对应的主要概念为:植物和动物都能繁殖后代,使它们得以世代相传。本课的学习内容对应的是:生物有生有死;从生到死的过程中,有不同的发展阶段。这个学习内容中年段对应的学习目标为:举例说出植物和动物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我们首先研究了课程标准对相关概念以及中年段学习目标的表述。课程标准表述中的“举例”,是一种常用的说明方法,是指列举有代表性的东西进行说明。在三年级下册教材中,以常见的植物凤仙花为例,学生认识了植物的生命周期,体会了植物从生到死的过程及其生命过程中的不同发展阶段;在四年级下册教材中,选择蚕这一既常见又有一定特殊性的动物,引导学生认识动物的生命周期,体会动物从生到死的过程及其生命过程中的不同发展阶段。通过举例来说明,好处就是可以把抽象的东西通过例子说得更具体、更通俗易懂。所以,学习生命科学领域的内容,要注意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

学习本課之前,我们对学生的相关认知和探究能力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在学习本单元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对多种多样的动物进行了初步的观察和研究,有了一定的经历和体验,了解了一些身边动物的生活习性,能初步依据一些证据进行分析和判断,但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思维方法还不够熟练,科学的观察方法和思维方法都还需要进一步训练和巩固。对于养蚕,虽然有的学生曾经养过或看到别人养过,有一些养蚕的经验,但缺乏在饲养过程中进行思考和整理的意识。基于以上分析,我们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在整理养蚕日记和记录的过程中学会总结反思,能够运用图表、文字等记录和表达观察结果,并进行交流。

2.能描述蚕从蚕卵孵化出幼虫,经历蛹、蛾的变化,最后到蚕蛾死亡的生命周期,能概括蚕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经历的主要阶段,了解变态发育现象。

3.通过分析比较和总结概括,认识动物都有生有死,从生到死的过程中有不同的发展阶段。

4.通过养蚕活动,体会到事物是不断变化的,自然事物以及各种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和影响的。

其中,目标2是教学重点,目标3是教学难点。

简要教学流程

《蚕的一生》一课是在学生对蚕的生长变化进行了持续观察和研究的基础上,对蚕的一生进行归纳、总结和梳理。春季,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了科学的养蚕活动,并坚持对蚕各个时期生长发育的特点、生活习性、生长过程等以《养蚕日记》的形式进行了记录,为本课学习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

1.课前活动

要想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蚕的生命周期,指导他们做好日常的养蚕日记并做好日记的整理工作是前提。教师课前让学生整理自己的《养蚕日记》,提炼有效信息,整理养蚕过程中拍的照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制作一份《养蚕小报》,直观、形象地呈现《养蚕日记》的整理结果,为本节课梳理蚕的一生做好准备。

2.梳理归纳

(1)交流养蚕过程

学生展示自己的《养蚕小报》并进行全班交流分享,说一说小报上记录了哪些内容、为什么这样记录。在此基础上,教师借助自己制作的微视频,总结学生记录的蚕的一生的变化过程。

(2)梳理蚕的生长发育阶段

教师出示六幅蚕的重要生长阶段的图片,打乱这些图片的顺序,让学生根据前期的观察和记录按生长顺序排序,再根据蚕的身体形态变化特征进行生长阶段的划分。

(3)认识蚕和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教师让学生说一说蚕一生经历了哪些变化,根据学生描述的生长变化进行小结:一条蚕的生命周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这样四个阶段。然后由一条蚕的生命周期引导学生认识蚕的生命周期是一个循环的过程,一个生命的结束又是一个新生命的开始,在此基础上,形成生命周期循环图。

认识动物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只举蚕这一例是不够的。这里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其他熟悉的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和生命周期,再与蚕的生命周期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认识动物有生有死,从生到死的过程中,有不同的发展阶段。关于变态发育,除了蚕以外,我们还呈现了蝴蝶、青蛙两种典型的动物,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使他们获得更加丰富的感性认识,对动物的变态发育有更深刻的了解。

3.总结延伸

课的最后,引导学生继续欣赏大家展示的《养蚕小报》,互动、交流、评价,继续观察自己养的蚕和其他动物,看看大家还会有哪些新发现。这样教学,能促使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开展拓展性探究活动,认识更多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和生命周期现象。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观察的乐趣、探究的乐趣和学科学的乐趣。

1.基于学情,以趣激趣

养蚕活动对四年级学生来说是一次非常有趣的体验。课前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部分学生曾经有过养蚕的经历,但很多学生缺乏系统的观察和思考,对于蚕的观察和了解非常有限。

基于这样的学情,我们在春季学期开始时,组织学生开展养蚕活动,并通过班级群的养蚕日记分享,让学生对蚕的生长变化的科学探究活动有了浓厚的兴趣,也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探究兴趣。

2.紧扣目标,层层递进

科学观察课除了需要引导学生对观察活动进行记录和描述外,还需要引导学生对观察记录进行提炼和总结,这是学生应该具备的科学分析能力。通过对蚕的一生的观察,能总结描述蚕的生命周期,在整理《养蚕日记》过程中学会总结反思,这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我们在课堂上注重引导学生对信息层层递进地归纳梳理,认识蚕的一生。

第一,学生根据观察日记制作小报。整理《养蚕日记》、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也是本节课的重要目标。经过近两个月的观察活动,学生积累了大量的观察信息,这些信息往往是零散的,缺乏系统性,制作小报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将零散的信息进行提炼的过程,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第二,划分蚕的生长发育阶段。学生根据已有的观察记录和经验,对蚕的生长发育阶段进行划分,这是在整理小报、提炼信息的基础上的再精练,对蚕的一生进行的“二次认识”。

第三,关于生命周期的认识。通过一次完整的养蚕活动,学生对一条蚕的生命过程有了深刻认识。但一个物种的繁衍是一个代代相传的过程,蚕最后虽然死亡了,但是它产的卵在适宜的条件下又会孵化出蚁蚕,开始新一轮的生命,这样不断往复,使得蚕世代相传。我们的教学,应当让学生体会到这样的生命循环使各种生物生生不息,进而认识生命周期的意义和价值。

3.关注学生,培养能力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上教师必须关注学生探究、思考的过程。课堂中设计了三个教学活动,给予学生充分的交流、思考时间,引导他们大胆地展现自我。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多种形式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乐于合作和分享的品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动手实践能力。比如,在进行生长发育阶段划分时,充分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在集体交流中达成共识,得出结论。

4.以學定教,方法多样

本节课是养蚕活动结束后的归纳和整理课,养蚕过程有两个多月,时间长,蚕的生长变化多。课堂中,教师借助蚕生长过程中的重要变化的图片、学生养蚕的微视频等方式帮助学生回忆养蚕的过程,加深他们对蚕的生长变化的认识。同时,设计了“说一说”“摆一摆”“画一画”等丰富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技术支持,生动有趣

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将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力求课堂高效。比如,借助相关工具将学生小报同屏展示,让其他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小报内容;在学生介绍他们所了解的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时,教师借助课件中的超链接,灵活地调出学生描述的动物的生命周期,让课堂更加生动。

教学评析

这节课围绕“认识蚕的一生”科学实践活动展开探究,凸显了人教鄂教版《科学》教材的特点,教学环节的设计紧扣教材的编写逻辑,教学过程的实施基于学情实际,教学目标的达成度高。

1.亲历养蚕过程,提升科学素养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生的认知需要、认知兴趣与多元发展是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课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习真正发生,让学习有意义地发生。学生亲历了近两个月实实在在的养蚕活动,科学实践活动不仅使他们获得了科学知识,提高了科学探究能力,而且培养了他们的爱心、耐心以及亲近自然、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的科学态度与责任感,也让他们感悟到生命的神奇,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2.自主建构概念,发展科学思维

注重训练科学思维是科学学科的重要特征。本课十分注重对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围绕教学目标和科学实践主题,设计了三个探究环节,且各有侧重。

第一个环节重在搜集信息。在课前,学生根据养蚕过程中观察到的蚕的变化,制作了形式多样的《养蚕小报》。课的引入环节安排的展示交流活动,既是一个搜集信息的过程,又是启动学生思维的过程,也为接下来梳理蚕在生长过程中出现的主要的、明显的变化奠定了基础。

第二个环节重在整理与建构。学生交流养蚕经历,汇集了全面的第一手材料,将这些材料由零散变得系统就是一个整理过程。在整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依据蚕的外形变化特征,进行主要阶段的划分,这个过程就是引导学生认识蚕的生长发育阶段,进而促进学生认识蚕的生命周期。

第三个环节重在比较与概括。认识了蚕的生命周期,自然会产生问题: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是怎样的?教师顺势引导学生将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和蚕进行比较,找到相同点和不同点,概括出它们的共性,帮助学生建构生命周期的概念,发展科学思维,让他们感受到生命的生生不息。

亲历了养蚕过程后,再经过这样三个环节的梳理,学生自主建构了相关概念,科学思维经历了一个从感性参与到理性提升的升华过程。

3.课后延伸拓展,促进深度学习

养蚕活动虽然结束了,但科学探究永无止境。本课注重引导学生将课内学习与课外探究相结合,引导他们课后继续欣赏《养蚕小报》,继续对动物开展相关研究,进行互动学习和交流,不断发现新问题,勇于探索新问题。本课让学生学习像科学家一样分析和研究事物,不断拓展思维过程和方式,促进他们的深度学习,让养蚕活动变得更有意义。

猜你喜欢

养蚕生命周期
基于云制造模式的产品碳足迹生命周期评价
养蚕不易
养蚕记
嫘祖养蚕的故事
探索ASP.NET的生命周期
认知的发展及衰退模式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财务战略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路径选择探析
税收筹划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养蚕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