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科建设 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2021-05-26张吉

课堂内外·好老师 2021年4期
关键词:课程目标研修中学数学

作者简介:

张吉,北京市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高级教师,北京市特级教师,在考试命题、教育教学、高三备考、教师培训等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

以学科研修文化建设引领学科总体建设;以课程建设带动教育教学资源建设,推动教师队伍建设;以教育科研为推手,促进课程建设,实现学科育人价值。这是中学数学研修室学科建设的基本思想。

文化建设是学科建设的灵魂  文化建设对整个学科建设起到统领作用,通过文化建设形成学科成员共同的价值认同,引领学科发展方向。中学数学研修文化的内容是“和谐、合作、高效、优质”,通过文化建设,凝聚团队力量,支撑整个学科发展。

课程建设是学科建设的核心  课程建设涉及多个要素,通过学科研修课程建设,满足学科教师发展的根本需求。研修课程建设遵循五大原则,即设计系统化、内容主题化、方式多样化、流程规范化、资源聚合化,突出学科建设这一核心。

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

中学数学研修室以单元教学为抓手,按照“三备三讲三反馈”实施策略,进一步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提升了中学数学教师课程理解力、研究力、设计力、实施力,评价力,提升了教研员、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课程领导力水平,发挥了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

提升课程理解力  引导中学数学教师对数学育人价值、课程目标、知识类型、教学方法等深度理解。通过狠抓课程理解力,提高课程理解力水平,提升课程理解能力。

提升课程研究力  引导中学数学教师对数学课程标准、现行教材、考试要求、考试试题等深入研究。通过狠抓课程研究力,提高课程研究水平,提升课程研究能力。

提升课程设计力  引导中学数学教师对数学教学对象精准分析,教学内容的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的有效监控,教学过程的适时评价。通过狠抓课程设计力,提高程设计水平,提升课程设计能力。

提升课程实施力  引导中学数学教师对数学学科课程组织力,资源开发力,课程执行力,课程反思力。通过狠抓课程实施力,提高课程实施水平,提升课程实施能力。

提升课程评价力  课程评价做到教学目标合理、环境和谐、内容适切、过程严实、方式多元、效益显著。

开发教师研修课程

中学数学研修课程采用基础课程+延伸课程+拓展课程的体系结构,为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提供相适应的课程。

教师研修课程理念

中学数学教师研修课程设计、实施过程中,贯彻以下教育理念:

树立正确的教师学习观  新时代赋予了学生、教师、教学、课程等教育元素新的内涵。教师需要重构学习观,始终把“学习”放在时代发展与未来需求的背景中来思考,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树立正确的数学学科观  设计系统化的研修课程,为中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共同基础和多样化选择,引领中学数学教师理解数学学科知识体系、内在逻辑和思想方法,提升学科育人的水平。

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  中学数学研修课程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本,引领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实现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

树立科学的研修评价观  建立目标多元、方式多样、重视过程的评价体系。开发合理的评价工具,提高教师研修兴趣,帮助教师认识自我,改进教学,提高质量。

教师研修课程目标

“教”的源頭是学生,是学生的学习,因此学生课程学习领域就是教师的研修领域,围绕学生的学习,教师每一个能力应该要达到的程度或标准,就是研修目标。

教师研修课程目标层级化  目标分为研修课程目标、学科课程目标、主题课程目标、单元课程目标四个层次。学科课程目标、主题课程目标、单元课程目标是针对具体的学科教师,并且下一层目标是对上一层目标的进一步“分解”。

教师研修课程目标层次化  由于教师不同的发展阶段,其关注的焦点不同,所面临的发展需求也不同。因此研修课程目标不同,体现出层次性。

教师研修课程内容

基础课程  为全员必修课程,主要针对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聚焦关键问题,通过课标理解、教材分析、课例研究、专家讲座、课件制作、技术应用等不同主题,提升教师将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能力。适用于所有教师,重点是新任教师。

延伸课程  为全员必修课程,聚焦理论理念的更新。通过教育、教学、学习、评价等相关主题,树立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理念协调统一的教育教学理念,扩大学科视野,变革教与学的方式。适用于所有教师,重点是中青教师。

拓展课程  为部分教师参与课程,是基础性课程和延伸性课程的拓展。通过课题研究、项目研究、命题研究、赛事研究等主题,提升教师研究水平,提高教师自我觉察水平。适用于骨干教师和卓越教师。

研修课程实施

中学数学教师研修课程实施重视整体推进,体现以下原则。

聚焦需求,研究和解决实施中的关键问题  针对中学数学教师研修中具有普遍性、全局性的关键问题,深入研究,及时解决,总结成果,推广经验。

整体设计,建立高效的中学数学研修体系  完善四级研修体系,以研促教,建立合理有效的数学研修体系,形成教研员、骨干教师组成的研修合作共同体。

示范引领,整体推进数学研修课程的实施  选择两个年级,建立数学研修课程实施的实验年级,总结经验,引领、推动区域中学数学教师研修课程的实施。

教师研修课程评价

评价目的  评价的目的是考查教师研修的成效,诊断教师研修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改进教师的学习和教学行为,确保研修目标的达成。

评价原则  坚持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本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重视教师的研修过程评价。关注教师在研修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引导教师感受到专业成长的快乐,激发了教师参与研修的积极性。

第二,关注教师的研修态度。重点关注主动学习、认真思考、善于交流、集中精力、坚毅执着、严谨求实等态度。

评价方式  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从不同角度获取教师发展过程中的信息,给出公正客观的评价,有效地指导教师进一步发展。

资源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关键

中学数学研修室6名教研员带领全区500多名中学数学教师,以中学数学课程建设为支撑,在开发、整理、细化的基础上,形成了区域优质数学教育教学资源、学生学习资源、教师研修资源,为全区师生提供多样化的资源供,促进师生全面发展。

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础

中学数学学研修室以推进落实《房山区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提升工程三年行动计划》《房山区中小学课堂教学改进指导意见》《房山区中学学科评价体系》实施为契机,推进中学数学学科教师队伍建设。共同为老师铺路子,搭台子,出点子,树样子,促进各类教师同步发展。

教育科研是学科建设的推手

以教育科研为抓手,以教育部基础教育优秀成果转化实验区和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示范区建设项目为契机,以基地校为基础,教师为主体,学科教研员为主导,以“整合、众筹、共研、共享”为原则,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引导中学数学教师进一步强化问题意识,注重研究过程,善于总结结果,突出实践应用,将区域中学数学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结合起来,践行教研转型,提升育人质量。

专家点评:学科研修是教师成长的重要方式。本文作者以此为基础,分享好老师的经验与做法,阐述了其重要性,并为教师自主研修指明了方法和路径。

猜你喜欢

课程目标研修中学数学
走向学科育人
《计算方法》课程的“面向产出”评价改革实践
一主六维:深度卷入的研修模式
一种将课程目标关联到毕业要求的评估方法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中学数学竞赛数列求和的探究
中学数学竞赛数列求和的探究
构造法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
“过程设计”提升校本研修品质
校本研修应避免“四重”“四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