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惠州地区猴头菇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2021-05-26张美霞曾宇杰丘志博周颖军叶镜岳杨自轩

园艺与种苗 2021年3期
关键词:玉米芯猴头菇培养料

张美霞,曾宇杰,丘志博,周颖军,叶镜岳,杨自轩

(惠州工程职业学院,广东惠州516023)

猴头菇(Hericium erinaceus)属猴头菇科猴头菇属食药兼用的珍贵食用菌,其外形美观,营养丰富,肉质细腻,风味鲜美,是我国著名的八大山珍之一[1]。据文献记载,猴头菇富含人体所必需的多糖和多肽类活性物质,对治疗胃溃疡、胃炎等胃病有显著疗效,对食道癌、胃癌等消化系统肿瘤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2]。为探索猴头菇高效栽培技术,惠州工程职业学院食用菌研究中心团队进行了猴头菇的栽培试验,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栽培季节的确定

根据猴头菇的生物特性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惠州市一般安排每年9—11月制袋,11月到次年3月份出菇为宜。若有调温调湿装置和通风换气设备,可进行周年生产[3]。

2 栽培场地的选择

简易房屋、温室、塑料大棚、瓦房、楼房、板房等场所均能栽培,要求能防雨、保温、保湿,通风换气,同时以猴头菇栽培场地300 m半径内都不能有污染水以及其他的污染源[4]。惠州工程职业学院院址毗邻惠州中海汤泉度假村,风景秀丽,山好水好,能达到猴头菇的生产场地要求。可在学校建成两面是镀锌铁板中间是泡沫的板,长18 m,宽4.5 m,高2.5 m,中间开4个窗。使用前要清冼消毒,1 m3用硫黄粉3 g燃烧熏蒸或1 m3用福尔马林5 mL熏蒸消毒24 h后待用,或洒一层0.1 cm厚生石灰消毒。

3 菌种的制作

通过多次选育试验,高温型猴头菇比较适合在惠州地区种植。菌种培养基以杂木屑主料,配方为杂木屑49%、新鲜甜玉米秆或芯50%、石膏1%,料含水量60%;栽培种培养基配方为杂木屑72%、麸皮25%、红糖2%、石膏1%,料含水量55%。原种采用750 mL蘑菇瓶,栽培种用750 mL的蘑菇瓶或用规格为17 cm×33 cm×0.05 cm的聚乙烯塑料袋。按上述配制好培养料后,装瓶或袋,装好后在127℃,1.5 MPa气压下灭菌1.5 h,放入接种房冷却无菌接种,菌种袋或菌种瓶应放在通风、干燥、清洁、闭光的培养室内。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0℃~32℃,空气湿度保持在65%左右。15 d左右应将上下层菌种调换一次。在培养料菌丝封面前,每隔3~4 d进行一次杂菌检查,菌丝长至半瓶(袋)和长满瓶(袋)时,再进行一次检查,发现杂菌应淘汰。种长满后要尽快使用,生长弱及老化菌种不能使用。

4 栽培料的配制

惠州市玉米芯资源十分丰富,项目主要开展了玉米芯料栽培试验,总结出玉米芯栽培猴头菇的最佳原料配方:玉米芯50%、木屑48%、石膏1%、磷酸二氢钾和硫酸镁各0.5%。选择新鲜、无霉变的玉米芯进行粉碎成1 cm大小,按比例称量好各原料,掌握培养料的含水量在60%左右为宜。

5 装袋灭菌

栽培料配制好后,要求在当天装完袋,并灭菌。装好的袋要轻拿轻放,装料松紧适宜。装袋时要求袋子完好,17 cm×33 cm袋每袋装湿料900 g(400 g干料)。装好后用绳子各打一活结,或套上颈圈,盖上无棉盖体。用高压灭菌。在压力1.5 MPa,温度127℃下灭菌1.5~2.0 h。

6 接种及发菌管理

栽培料灭菌完成后用干净容器及运载工具将菇包运到事先消毒好的接种室,然后再进行第2次消毒。消毒完等袋料温降到35℃以下时进行接种。选用活性好的适龄优质菌种,用流动的自来水清洗干净,用消毒过的接种刀片切除上部老化菌种,再用消毒后的镊子将菌种掰成玉米粒大小块接入,再用消毒好的颈圈套住,然后用消毒过的报纸封口,最后用干净橡皮筋扎住。或直接打开无棉盖体接入菌种,盖上无棉盖体。接种量以盖满袋口为宜,用种量一般为栽培料重量的2%。接种―定要无菌操作,接种速度要快以防污染。

接种后,及时将培养料袋运往已消毒好的培养室的培养架上,也可就地摆放。菌丝培养温度在25℃左右,湿度65%左右,没有直射光,适当通风。发菌培养气温不能高于35℃。每隔3~7 d检查一次,发现污染及时处理。一般培养20 d左右,菌丝长到培养袋一半时,就会在袋口形成白色菇蕾,可进行管理。

7 岀菇管理

菌袋经过20多天发菌培养,菌丝达到生理成熟,从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开始猴头菇的生长发育。出菇过程中,注意温度控制在13℃~23℃左右、湿度在80%~90%。猴头菇子实体虽然能在黑暗条件下生长,但易出现畸形菇,强光也不利于子实体的形成。因此,要使用散射光,一般以光照200~600 lx为宜[5]。猴头菇子实体的生长环境要求有新鲜的空气,通风效果良好,因此,要注意菇房的通风,可一天换气3~4次,每次30 min左右;在低温时,则在中午适当延长通风时间,经常保持菇房的空气新鲜(图1~2)。

8 采收

猴头菇从菌蕾出现到子实体成熟,在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一般需要15 d左右。猴头菇成熟标准是子实体大小基本长足,菇体白色、坚实,孢子还未散发,菌刺充分展伸至1.0~1.5 cm时,即可釆收[3]。釆收过早会影响产量,釆收过迟猴头菇会变老,颜色会发黄,菇体重量也会减轻,口感质量下降。采后停止喷水,养菌10 d左右,按照第一茬菇温度、湿度、通风、光照等方面的管理,可收获3~5茬菇,每包可收0.25~0.50 kg鲜菇。

图1 猴头菇出菇期管理状态

图2 猴头菇出菇状态及其子实体

猜你喜欢

玉米芯猴头菇培养料
培养料pH和含水量对海鲜菇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口干尿黄吃玉米芯
口干尿黄吃玉米芯
基于隧道式发酵金针菇菌渣的双孢蘑菇培养料制备分析*
玉米芯发酵巧作牛饲料
美味不过猴头菇
黄石市平菇培养料的经济实用配方与常用配制技术
长江流域蘑菇栽培系列之一
猴年吃点猴头菇
得闲爱搓玉米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