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培养幼儿创造力的路径

2021-05-26周艳丽刘静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13期
关键词:幼儿美术教育创造能力培养策略

周艳丽 刘静

【摘要】美术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艺术学科,对一个人的智力思维发展、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的形成、心理特征和个性的完善、审美情感的陶冶等方面都具有很深刻的影响。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是幼儿园艺术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自我表达的工具,也是幼儿表达对周围事物的感情和内心情感的主要途径之一。文章联系教学实际,重点就幼儿园美术教学中培养幼儿创造力的路径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美术教育;创造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幼儿从小就具备了喜爱画画的独特技能,在开始学会拿起笔的时候,幼儿就热衷于“涂鸦”创作了。这既是幼儿抒发内心情感的重要表达方式,也是幼儿探索世界的主要途径之一。幼儿时期是一个人智力和创新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进行美术教育,不仅会开发幼儿的智力和思维能力,更会使幼儿的自身修养和人格得到提升[1]。赫伯·里德曾经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启发培养人的个性,顺应幼儿自然本性的发展。”

一、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培养幼儿创造能力的重要性

科学家的科学研究主要来自创造创新能力,而幼儿教育时期正是幼儿创造创新能力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激发幼儿创造能力的关键教育时期。所以幼儿教育阶段,创造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幼儿阶段的创造力将会直接影响到幼儿未来的发展高度[2]。但是在幼儿教育中,复杂抽象的科学知识很难让幼儿全面掌握并有效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幼儿需要更加直观具体且具有趣味性的教学科目发展个人创造思维。而美术教育非常符合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应发挥美术教育能够为幼儿提供更加灵活、自由的自主创作空间,让幼儿勇于发现和创造,以此展现个人灵活的思想情感。这样拥有良好创作能力的幼儿思维将会更加敏锐,在未来的学习中学习效率也会变得更高,最终成长为一名对于社会和国家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应用型人才。

与之同时,幼儿的创造创新能力,也是加强美术教育的重要指标。美术教育是培养幼儿审美能力的关键学科之一。任何优秀的美术作品都包含着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创新思维,因此传统单纯地让幼儿展开美术作品模仿的幼儿美术教育形式,已不符合当代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教师必须要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挖掘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让幼儿结合个人思维以及实际生活进行艺术创作。这样幼儿的创作内容将会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具体,还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和创造性思维,保障幼儿完全融入美术教育活动中,在不断训练中提高个人美术鉴赏和综合创造能力。综上所述,以幼儿美术教育为基础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对于幼儿的发展以及我国社会科学的进步将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我国教育事业应当从幼儿教育出发,培养幼儿良好的创造力。

二、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合理安排教学目标

针对幼儿园培养目标狭隘的问题上,幼儿教师应该首先注重幼儿的发展阶段性,按照幼儿的年龄特点制定教学目标,从实际出发,充分了解幼儿的现状和身心发展特点。其次,教师应将教学目标处于最近发展区内,将幼儿现有的水平与可能的发展水平结合在一起。同时,幼儿美术教育的目标还应该把培养能力放在比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位置上。只有兼顾技能与培养,才能提出符合幼儿实际操作的教学目标[3]。

(二)构建以幼儿创新意识为核心的教育思维

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必须要以幼儿创造、创新意识为核心。例如,在幼儿美术知识相关讲解科普工作中,教师就可以穿插一些美术的创造性思维话题,让幼儿能够结合理解的相关美术知识展开创作。这些创作内容可以天马行空,可以不符合逻辑,让幼儿的创作过程越夸张越好,这符合幼儿的实际发展特征。同时幼儿教师需要关注幼儿的这些创作内容,让幼儿合理阐述自己的想法。这样教师就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以及思维内容,以此在幼儿未来的学习中加以完善和指导,让幼儿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中获得全面的发展。

例如,在“涂色”教学活动中,教师就可以为幼儿提供不同的绘本画作,让幼儿利用手边现有的颜料进行涂色。幼儿在涂色过程中很快就会发现自己的颜料色彩不足,随后就会利用所学的色彩技巧,将两种或三种颜色进行掺涂,以此生成新的色彩,增强幼儿美术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随后教师可以针对幼儿的填图作品加以教学研究,部分幼儿会将天空涂成五颜六色的。教师先不要急于纠正幼儿的思维,而是需要采用和蔼可亲的语气询问为什么要这样进行涂色。幼儿认为天空由白色、蓝色、红色、粉色、橙色等多种颜色构成,所以他们要创作出一片多彩的天空,让这个世界更加美丽。这样教师不仅能够训练幼儿的综合审美能力,还能够保护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使幼儿灵活运用想象力展开美术活动。

(三)连接幼儿生活,开展美术欣赏活动

美术欣赏活动不单是对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的欣赏,它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幼儿美术、自然景物和周围环境七种类型。只有当美术欣赏能和幼儿生活相联系、相融合,幼儿才能够用自己的视角理解作品內涵与深度,学会发现和欣赏生活中的美。比如在欣赏塞尚的作品《苹果》的过程中,我和幼儿一起观察水果店的苹果,辨别苹果的颜色、形状、品种等,品尝苹果的味道,从而引发幼儿对苹果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再来欣赏塞尚的《苹果》,幼儿能够感受到画面的层次感,也能大胆想象当时塞尚作画时的想法。

(四)在评价中注重提高幼儿的审美和创造力

教师要保护幼儿对美术活动良好的情感、态度和情绪体验,并对幼儿在创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勇气给予肯定,不要过分强调作品是否符合统一的审美标准。幼儿的审美情感有差异,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训练与培养,同时,学会赏识幼儿的美术作品,这样才能提高幼儿的审美,培养幼儿的探索与创造精神。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创新能力是重要的教育思维。教师必须要关注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利用幼儿美术教育优势,培养幼儿自主创作的积极性,重视幼儿在美术学习中的个性化表达,以此全面提高美术综合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王贤明.幼儿美术教育中幼儿创造力培育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24):65.

[2]鹿璐.3~4岁幼儿美术活动创造力的培养[J].儿童与健康,2020(08):26-27.

[3]惠平.幼儿美术教育应注重孩子创造力的发展[J].课程教育研究,2020(13):236-237.

猜你喜欢

幼儿美术教育创造能力培养策略
美术教育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生活化视角下的幼儿美术教育问题探讨
音乐教育对于幼儿创造能力的有效培养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席成金
数学建模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幼儿美术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