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卷首

2021-05-25

语文建设 2021年4期
关键词:国文时时次数

(一)教授成语问题

中国文學里常引用许多成语,就是日常谈话之间,也时时有人用到;所以教授国文的时候,对于此点,不能忽略。但是我国各种学校的国文教授,注意成语的很少;就是讲到,也不过附在文章里顺便讲讲。有些极通常极适用的,每每讲不到,而有些极高深极罕见的,或者倒讲得津津有味。这种教法,可算是偶然的而非科学的。科学的成语教授法的手续,也和选字的方法一样。先定下成语的标准,再由社会上通行的书报里分类记录,依发现次数的多寡,定先后的顺序,编成成语辞汇。由小学至中学,各年级国文的材料,即可依次将成语插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自无躐等或不适用的弊病。

(二)改正成语问题

因为教者忽视成语的教授,所以近今学生闹出笑话的很多。我常时看见中学生往来的书信上说:“尊信已付红桥”;又常时听人称赞平辈道:“后生可畏”;此外说人家有病,则日“河鱼之疾”;送朋友上火车,希望他“一帆风顺”。诸如此类,不胜枚举。我以为矫正这种误谬成语的运用,也应当用前面的方法,记其发现的次数,编为错误成语表。教授的时候,便将这些成语的正当用法特别讲授,令学生时时练习。这种错误成语表,并不与普通成语表冲突;错误最多的成语,并不见得是社会上最通用的成语,所以二者可以并用。

——邰爽秋《科学化的国文教授法》

(原载于1922年《教育杂志》第十四卷第八号,后收入顾黄初、李杏保《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

邰爽秋(1897—1976),江苏东台人,现代教育家、教育统计学专家。1927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博士学位,曾任南京中学校长、中央大学教育系教授、上海大夏大学教育学院院长等。著有《教育调查》《教育图示法》《教育公文大全》等。

特约主持:赵志伟

猜你喜欢

国文时时次数
转弯, 也是人生的一种前进方式
为什么伤口愈合时时会觉得痒?
“我时时被中国运动员激励着”
打麦
都市度假屋
最后才吃梨
俄罗斯是全球阅兵次数最多的国家吗?
要有礼貌
送你一朵北部湾浪花
大学英语教学中国文教育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