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学习的合理化运用

2021-05-24赵艳梅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1年12期
关键词:技术运用学生学习合理化

赵艳梅

摘要:现代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广泛运用于学校教育,通过学校在实际教学中对信息技术的运用,一方面促成教师教育观念以及教学方式的改变与进步,另一方面创设丰富的、活动化的学习情境,得以促进学生学习有了新的突破。在无限追求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完美融合的今天,如何保证技术促进学生的学习是一个非常需要引起重视和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技术运用;学生学习;合理化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1)12-0168-02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拥有庞大信息量、具备强大功能的互联网一跃进入人们的视野,尤其是在教育领域,越来越多的人推崇并尝试将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技术引进教育教学,力求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现出来的有如信息量有限、教学工具有限、学生的参与度低以及作业批改花费时间长等诸多问题。

基于信息技术的学校教学,拥有了趣味化、动态生成化的知识资源,教师的教学手段变得丰富,学生的学习途径得以拓展。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选择学习的内容、选择学习的方式可以立足于学生自身的现实需要。处于信息技术优化之下的学习环境,学生自主的学习以及个性化的学习能够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资源进行,不论是辅助课堂学习,还是提高学习效率,都是更加容易达成的。不过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关于技术的合理化运用以保证是否真正改进教学、促进学生学习,这是一个现实的难题。

1 案例重现

小沈是A区某校一名普通的学生,今天也是如往常一样正常放学回家,到家后,小沈拿过妈妈手里的手机,登录翼课完成英语老师布置的今日份作业。妈妈要求小沈先背背英语单词,抄抄语法,小沈没听,她觉得没有必要,英语老师又不会在课堂上听写,做好翼课就行了,该有的听写上面都有。

小沈所就读的学校英语科目采用了翼课辅助教学的模式,即教师课堂授课进行中、课堂授课结束后,除英语作文之外,其余诸如听写、默写、抄写等书面作业不再进行,课后家庭作业围绕翼课布置,随后教师只需通过翼课教师端查看同学作业完成与否即可,此类作业不做专门讲解。

一拿到手機,小沈便上楼回了自己的房间,并反锁上了房门。看着丰富斑斓的手机界面,小沈做作业之前,索性先玩了会儿手机。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三个小时,小沈迟迟没有将手机归还,她的妈妈上楼敲响了小沈的房门。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小沈还没有完成翼课的英语作业,其余科目的作业当然也还没有开始动笔。这一天的和平终结于妈妈勃然大怒后的一场责骂,小沈哭着完成了翼课,此时时间已近22:00,又过了一个小时左右,小沈还剩下历史与物理作业等待完成,可是她太困了,叮嘱妈妈明天早上5:30叫她起床后,便草草睡下。每逢英语作业,这样的场面从小沈升学起便一直在循环上演。新学期开学两个星期后的摸底考试,妈妈又一次接到了小沈班主任的电话,谈话内容与以往每次考试后的对话没什么不同:其余各科成绩还算不错,唯独英语拉分拉得厉害,班级、年级排名仍旧不理想。小沈的英语老师也说了她平日里的英语作业也都完成的不错,怎么临了考试,发挥得这么差。

再过不久,小沈即将面临她基础教育阶段的一次意义重大的考试,妈妈不再寄希望于学校的英语课能够把小沈的英语成绩提上去。她给小沈报了一个校外英语冲刺提分班,考试临近前将近两个月的时间里,星期二、四、五、六,小沈一放学便被妈妈马不停蹄地送去了辅导班里,小沈很累,可是她没有办法。可能对于现在的小沈来说,比较值得安慰的便是去辅导班的不是她孤孤单单的一个人,有她的几个同班同学,也还有她的几个同校同学。

2 问题分析

这一则案例是发生在笔者身边的真实事件。因小见大,从这一案例中所呈现出的存在于学生群体的典型性现象,暗示着基于新兴的信息技术的教学正在发生着的偏差。

翼课作为全面贯彻国家教育信息化战略的优良产物,以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运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自2014年5月推出以后,在全国3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数千所学校中得到深度的使用,主要运用于英语教学。与传统英语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作业布置与批改单一不相同,作为一个智能化同步教学平台,翼课的使用可以大幅度减轻教师负担,支持精准教学、分层教学,以及混合式教学的有效实现。翼课具备了数十亿优质教学内容资源,其中涵盖各种版本的同步教材、教材相匹配的各类同步作业(如读记单词、词汇练习等)、形式多样的拓展训练(智能备考、影视赏析等)。根据不同地区学校的需要,翼课网工作人员会及时更新平台上的内容,尽量做到实效性强。翼课网的使用较为灵活,可以在电脑、手机、平板上操作,可以下载教师、学生、家长三大客户端,便于家校沟通。

翼课,无疑是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在教育信息化研究与实践背景之下所应用最为广泛的计算机与网络为核心的教学信息技术手段。但是在上述案例中不难看出翼课运用于教学中所展露出来的三大问题。首当其冲的第一个问题所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普遍较差,学习上缺乏坚忍的意志。尤其是在课堂之外、学校之外,缺乏长期规律持久的自主学习。翼课的运用往往是借由家长手机安装的翼课家长端,教师在这一环节上已经从学生的学习环境中脱离了出来,因而在翼课作业完成的过程之中,学生上网时间无法得到有效的约束,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往往都会被其余的事物分散注意力,而这一环扣一环的“蝴蝶效应”,将会导致一个最坏的结果——敷衍了事。对于学生而言,翼课网的确被运用了起来,但是英语成绩得不到明显的改善,同时个体英语运用能力也并没有显而易见的提升。

第二个问题所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就应用翼课进行英语学科的学习这一个过程是断层的,翼课在学校常规的课堂教学之上被运用的概率很小。教师通过翼课教师端仅仅只需查看学生作业完成与否,不存在在课堂上针对翼课进行答疑,在利用翼课网进行课外学习时,而这一个过程,教师和学生已经不再处于同一个物理空间,比如说教室。有效的沟通在师生之间是缺乏的,造成的后果便是无法及时反馈学生的自主学习成果。

第三个问题所在:学校教育对翼课的运用过于粗糙。現下的教育教学中,对信息技术的运用颇为推崇,比如翼课,比如远程直播……但是在关于信息技术运用于学校教育的过程中,无可避免地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学校和教师也许乐于接受这样的技术教学理念和手段,但是另一方面,对于技术运用的理解是浅层次的,为了落实技术运用的名头而进行技术运用。正如翼课,其实并没有被真正引入教师的课堂教学,教师对于翼课的运用局限于课下作业布置的一个工具,翼课在教学中所能发挥的最大效力可能仅仅只是减轻教师负担,尚且做不到技术融入课堂教学,又何谈在技术之下促进学生学习的发生。

3 思考与展望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所能够发挥的作用越发受到重视。信息技术作为基础教育阶段教育教学改革的推动力,作为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工具,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领域中的作用一直存在争议,信息技术影响了教育的哪些方面,信息技术要如何运用于教育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效果才能真正得以提升,这一问题是发人深省的,也是需要不断进行深入研究的。要始终明确的一个关键点就是教育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的终极目的只有一个——促成学生学习的发生。换言之,类似于这样,就初中英语教学翼课的使用为例,教师如何合理运用翼课得以保证在翼课辅助之下促成学生高效英语学习的发生。

首先,依据翼课进行教学,完成学生学习指导,充分地在课堂上开发翼课所具备的资源和功能。关于翼课的运用仅仅存在于课外,也就是学生在家的自主时间里,翼课仅仅用于学生自行完成课后学习任务。教师应当避免翼课的使用出现断层的局面,除了教师和学生家长的手机端翼课之外,教室多媒体装备中可下载安装翼课并通过电子白板使用并呈现,基于教师通过翼课所获取的学生学习活动大数据,选择和设计教学活动,翼课所配置的诸多资源如阅读材料、音频、视频等教师均可以将其视为自己教学的资源,同时翼课学堂中独有的词汇语法闯关小游戏也可以引进课堂,在学生已有自主通过翼课学习的基础之上,在学校运用翼课创设相关联的教学和学习情境,易于与学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学习。

其次,依据翼课进行及时反馈。目前翼课主要被教师应用于英语学科的学生作业布置方面,那么,在课堂之上,教师应对学生的翼课网作业情况及时评价,并进行针对性地讲解,这一环节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信息交互的,教师反馈了学生学习成果,学生学习热情被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得以持续,翼课对于学生学习的作用得到了真正的发挥。

翼课网,作为一个拥有科学且精准的智慧化教学资源以及智能化技术手段的同步教学平台,关于翼课的合理运用,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单一浅层的作业布置工具,又或者说是减负工具。基于翼课,应当要做到的是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得以使学生学习环境得到一定程度的扩展以及充实,在这个学习环境中,教师和学生之间产生高质量的教与学的良性互动,能够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学校教育教学如何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是现在以及未来教育发展的大势所向,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不断摸索与磨合的,在这个过程中取得了不小的成效,但同时也有不少的疑难困惑亟待解决。

参考文献:

[1] 鲁子问.信息技术加持的英语精准教学可能形态——以翼课网为例[J].英语教师,2019,19(24):6-8.

[2] 赵慧琼,姜强,赵蔚.教育大数据深度学习的价值取向、挑战及展望——在技术促进学习的理解视域中[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8(1):17-25.

[3] 胡航,董玉琦.技术促进深度学习:“个性化-合作”学习的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7,35(3):48-61.

[4] 杨俊锋.技术促进学习的课堂环境评测与优化[J].电化教育研究,2016,37(12):99-105.

[5] 杨春燕.浅谈翼课网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英语教师,2016,16(12):85-87.

[6] 梁思华.教育信息化技术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以“翼课网”为例[J].英语教师,2016,16(19):71-74.

[7] 陈捷.中小学教育中技术促进学习的有效策略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8(1):2-8.

[8] 杜娟,李兆君,郭丽文.促进深度学习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策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3,34(10):14-20.

[9] 钟志贤,肖宁.用信息技术促进有意义的学习[J].开放教育研究,2009,15(2):44-49.

【通联编辑:唐一东】

猜你喜欢

技术运用学生学习合理化
蒙住眼,因为剁手难——为什么清代不能建立合理化的央地财政分权
机械制造工艺的合理化机械设计
基于认知合理化的会计舞弊治理:研究基础与框架策略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有效运用研究
谈微课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