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态及平衡功能的影响

2021-05-24高世来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醒脑步态功能障碍

高世来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急诊内科,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脑卒中具有起病突然、 致残致死率高等特点,若及时进行溶栓治疗,能尽量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但急性期过后仍会残留不同的后遗症, 如肢体功能障碍,表现为偏瘫、步行能力受损、平衡能力障碍等,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建议患者危险期过后积极接受康复训练,以减少肢体活动障碍、促进血液循环、避免肌肉萎缩等[1]。对大部分患者而言,常规康复训练的疗效有限,近年来中医治疗技术开始应用于脑卒中患者康复中, 其中醒脑开窍针刺法的应用率较高,但是其具体疗效有待分析[2]。 为此,该研究选取2019 年6 月—2020 年11 月该院收治的56 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康复训练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56 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7 例)和观察组(29 例)。观察组中,男 17 例, 女 12 例; 年龄 50~79 岁, 平均 (63.69±12.32)岁;病程 4~7 d,平均(5.51±1.45)d。 对照组中,男 15 例, 女 12 例; 年龄 51~79 岁, 平均 (64.52±13.47)岁;病程 4~7 d,平均(5.51±1.45)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首发的脑卒中患者;一侧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和家属均自愿入组接受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肢体疾病或手术史者;合并骨折、外伤等疾病者;下肢浅感觉功能障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肝肾功能异常者等。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脑卒中对症治疗:开放静脉通道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积极控制高血糖、低血糖及血压等指标;根据患者病情给予营养支持,必要时实施肠内营养等。

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实施康复训练:患者病情稳定48~72 h 后,开始训练。患者卧位,按摩患者患侧肢体后,牵拉其患侧关节,活动至可允许的活动极限,随后进行近端固定、远端牵拉,每个关节活动时间为 20~30 s,持续运动 5~10 次,持续活动 20~30 min;逐渐抬高患者床头,使患者适应坐位,开始坐位平衡训练,逐渐减少支撑面、升高重心高度过渡到站立位平衡训练,每次训练20~30 min;患者可站立后,利用平行杠进行步行训练,借助镜子,指导患者观察自己的步态,学会控制走姿,每次训练20~30 min。 持续康复训练4 周。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选穴主穴为水沟、双内关、双三阴交,辅穴为双风池、双翳风、双完骨;根据肢体偏瘫情况随证配穴,加极泉、委中、尺泽、合谷等。患者取仰卧或坐位,保持姿势稳定,使用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针。 选取华佗牌不锈钢针进行局部针刺治疗,针深1.5~2 寸,将针反复轻插重提,以针刺局部麻胀或肢体抽动为宜。 每日治疗1 次,每次 30 min,持续治疗 6 次后,休息 1 d,共治疗4 周。

1.4 观察指标

1.4.1 步态评估

采用Vicon 步态分析系统(Gait Analysis-Vicon,英国 VICON 公司制,V-612 型,国械注进20152210783)[3]评估患者步态情况。 指导患者站立,然后在步道上直线匀速行走,采集患者静止站立相和日常行走模式下走相数据,重复测试3 次,统计患者步态参数的数值。

1.4.2 平衡功能评估

采用 Berg 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 BBS)[4]和Tinetti 平衡与步态量表 (Tinetti Performance Oriented Mobility Assessment)[5]评估患者的平衡能力;BBS 评分范围为0~56 分, 分值越高表明患者平衡能力越好;Tinetti 评分范围为0~16 分, 分值越高表明患者平衡能力越好。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分析所有数据。 该研究 BBS 评分、Tinetti 评分等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 检验;以[n(%)]表示性别、年龄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步态评估结果比较

干预前, 两组Vicon 步态分析系统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步长、步速、步频、足廓清、足跟落地角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干预后支撑相百分比、摆动百分比和脚尖离地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2.2 两组平衡能力比较

干预前,两组BBS 和Tinetti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干预后 BBS 和 Tinetti 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 2。

表1 两组步态评估结果比较()

表1 两组步态评估结果比较()

间 观察组(n=29)对照组(n=27)t 值 P 值前后0.136 5.036 0.795 0.018前后0.183 6.314 0.815 0.017 P 值步频(步/min) 干预前干预后0.252 4.036 0.796 0.019 t 值P 值支撑相百分比(%)干预前干预后0.236 0.403 0.756 0.682 t 值P 值摆动百分比(%) 干预前干预后0.207 0.191 0.856 0.752 t 值P 值足廓清(cm) 干预前干预后0.216 4.233 0.842 0.021 t 值P 值足跟落地角度(°) 干预前干预后0.139 4.803 0.752 0.024 t 值P 值脚尖离地角度(°) 干预前干预后0.152 0.326 0.826 0.752 t 值P 值43.92±7.26 57.35±6.35 7.498 0.000 92.98±9.02 121.03±9.38 33.499 0.000 99.68±7.56 116.02±7.23 8.412 0.000 64.25±5.27 61.98±8.67 1.205 0.233 33.12±2.03 35.76±2.57 4.341 0.000 10.97±1.02 14.58±1.26 11.992 0.000 18.23±1.32 23.03±1.73 11.879 0.000﹣53.62±1.18﹣56.67±2.13 6.745 0.000 44.03±8.65 50.24±7.56 2.809 0.000 93.11±7.69 109.68±10.58 6.583 0.000 100.21±8.26 107.02±8.57 2.973 0.000 63.92±5.03 62.01±9.11 0.954 0.345 33.15±2.13 34.56±3.49 1.792 0.079 10.79±2.97 12.18±1.33 2.220 0.031 18.31±1.14 20.76±2.46 4.695 0.000﹣53.69±1.20﹣55.75±1.98 4.623 0.000

表 2 两组 BBS 和 Tinetti 评分比较[(),分]

表 2 两组 BBS 和 Tinetti 评分比较[(),分]

分组BBS 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Tinetti 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29)对照组(n=27)t 值P 值43.02±7.15 43.11±6.89 0.152 0.726 54.03±7.24 48.02±7.11 7.203 0.008 13.29±2.57 13.41±3.25 0.122 0.826 16.42±2.03 14.13±1.97 5.023 0.013

3 讨 论

脑卒中是临床高发的脑血管疾病,患者多残留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其中步行能力受损者可达80%。 患者偏瘫侧肢体肌肉痉挛、肌力下降,导致两侧肌张力不对等、重心失衡,进而引发步态及平衡功能障碍,致使患者无法独立行走,严重损害生活质量。 康复训练是改善脑卒中预后肢体功能障碍的可靠手段,对于下肢运动功能损害的改善效果较好,但患者步行功能和平衡能力的重建是脑卒中患者康复的首要目标[6-7]。

中医针刺疗法在脑卒中后步行功能损害方面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认为脑卒中属“中风”范畴,其病机为窍闭神匿、神不导气、元神无所依附、肢无所用, 患者在运动障碍的同时会伴有下肢感觉障碍、足部感觉障碍,对其步行能力产生很大影响。 常规康复训练可改变脑卒中患者的肌肉力量,进而影响其步态参数。 而醒脑开窍针刺法可调元神、通气血、健脑醒神、通阴维脉、疏通经络、滋养经脉,缓解肌肉痉挛,改善肌力及关节僵硬状态[7-8]。 醒脑开窍针刺法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能产生强大的肌肉效应,激活中枢神经,使患者逐渐改善缺失的平衡能力。

该研究结果表明, 观察组干预后BBS 和Tinett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该联合干预方案可有效改善患者平衡能力,与相关文献研究结果一致[9-10]。 此外,该次研究还发现,观察组干预后Vicon 步态分析系统步长、步速、步频等显著高于对照组,可知联合干预可更好地改善患者步态,有助于其步行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平衡功能障碍,纠正患者异常步态,有助于改善脑卒中患者预后活动能力,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醒脑步态功能障碍
基于步态参数分析的老年跌倒人群步态特征研究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漫谈令中老年女性难堪的“社交癌”——盆底功能障碍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特别策划《步态分析研究综述》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继发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脱背心动作能醒脑
苦瓜
步态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