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罗章龙与中共临城车站支部

2021-05-23李海流

文史春秋 2021年1期
关键词:山东车站

李海流

罗章龙,原名璈阶,字文虎,又名纵宇一郎,1896年11月30日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市沿溪镇榴花村。其父罗泰钧在上海高昌庙造船厂参加过工人运动,曾与董必武等共事。在父亲的影响下,罗章龙和弟妹们先后走上革命道路。2017年5月4日,我在北京采访罗章龙的儿子罗平海先生。他向我讲述了他父亲罗章龙早期的工运情况和指导创建中共临城车站支部的史实。

与毛泽东成为

“管鲍之交”

1915年春,罗章龙转入湖南长沙长郡联合中学。5月,长沙数所学校门前出现一则“征友启事”:“愿嘤鸣以求友,敢步将伯之呼。”征友人为“二十八画生”(“毛泽东”3个字的繁体笔画数为28画)。不久,毛泽东收到数封回信,其中一封署名“纵宇一郎”,文辞别有风度。毛泽东一见欣喜,立即复书相约,称“空谷足音,跫然色喜”。这位“纵宇一郎”就是罗章龙。

1915年5月23日,在湖南省立图书馆内,毛泽东和罗章龙比肩而坐,促膝相谈。一个来自湘潭,一个来自浏阳,曾经是共饮长江水的两位青年,第一次见面就相见恨晚地敞开心扉:忆屈原贾生,谈诗韵曲谱;穷究宇宙源起,探讨人世曲折,不知不觉3个小时过去,直到图书馆午休,两人才话别。临别时,毛泽东脱口而出“愿结管鲍之谊”,并嘱以后常见面,足见毛泽东对罗章龙的看重。此后,罗章龙与毛泽东交往甚密,两人积极参加爱国青年活动。1918年4月14日,他与毛泽东、蔡和森等在岳麓山周家台“沩痴寄庐”(故居名)发起成立新民学会。

1916年6月22日,蔡元培等人在法围巴黎成立华法教育会,组织中国学生开展赴法勤工俭学活动,杨开慧之父杨吕济及时把这个消息传回湖南。毛泽东等人刚从第一师范毕业,认为这正好是继续求学的理想途径,便积极发动刚成立不久的新民学会会员参加。此后,部分新民学会会员到北京参加赴法留学前的法文学习,毛泽东、罗章龙等人因故中途易辙。

1918年9月,罗章龙考入蔡元培任校长的北京大学学习,曾因事向北大教授陈独秀请教,得到陈的赞赏,二人往来渐密,后曾长期共事。通过陈独秀,罗又与蔡元培认识,蔡元培介绍罗章龙参加“北大哲学会”“道德学会”和“新闻学会”,对罗影响至深。其后,罗章龙在李大钊的直接影响下,在北京大学发起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参与组建北京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毛泽东在杨吕济的介绍下,到北大图书馆任助理员。期问,毛泽东参加北大哲学研究会和新闻学研究会,利用在北大旁听的机会学习。1919年2月,毛泽东思乡心切,辞职返回长沙,组织新民学会发起驱逐湘督张敬尧运动,后在湖南创办《湘江评论》,主持马克思研究会,创立湖南共产主义小组。1920年5月,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来北大,与李大钊、罗章龙、张困焘、高君守等座谈,会后以第三团际名义指定参加会议的人员为共产党员,罗章龙成为我国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

领导各地的

工人运动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宣告成立,确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罗章龙相继担任中共北京大学第一任支部书记、中共北京区委委员。8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上海成立,作为中共公开领导工人运动的机关,又在北京、武汉、长沙、广东、山东建立分部。9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后,罗章龙兼任北方分部主任。除学校工作,他频繁奔走于陇海与津浦铁路沿线,结识了大批路矿工人领袖,并介绍他们入党。11月,罗章龙前往洛阳,领导陇海铁路罢工,这是中共直接领导的第一次大规模工人运动。

1922年6月18日,罗章龙来到济南津浦铁路大槐树机厂俱乐部,与王尽美一起筹备成立大槐树机厂工会——山东省第一个产业工会。王尽美代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山东支部在《山东劳动周刊》创刊号上发表祝刊词。7月,津浦铁路同仁总工会成立,总部设在泰安,沿线的浦口、蚌埠、徐州、临城、兖州、泰安、济南、德州、沧州、天津等车站设立工人分会。

1923年2月4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拉开序幕,罗章龙作为领导人之一参加领导工作。2月7日,北洋政府直系军阀吴佩孚为镇压罢工,制造“二七”惨案。当时罗章龙在长辛店受伤被救,突围后,他一面以北京区委负责人的身份处理“二匕”善后事宜,一面编写《京汉工人流血记》一书。6月,罗章龙代表北方区委出席在广州举行的中共第_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人中央局,并兼任中共中央会计,与陈独秀、毛泽东等负责中共中央日常工作。中共三大決定进行国共合作,罗章龙与毛泽东作为中共代表草拟国共合作文献,参与主编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向导》周报。

指导建立中共

临城车站支部

临城(今薛城)火车站是苏北鲁南的水陆交通枢纽,津浦铁路与临枣铁路交会于此,中兴煤矿的煤炭发往南北的转运站。当时,车站包括其分段辖区,一共有员工380多人。这个站是连接津浦、陇海、山东、江苏不同辖区的衔接点,中共中央和全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对徐州、临城一带的工人运动十分重视。

1923年5月6日凌晨发生的“临城劫车案”,震惊海内外。事件持续一个多月,海内外的报刊纷纷在显著位置报道临城劫车案的进展,世界知道临城或许从此开始。临城劫车案发生后,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陈独秀、罗章龙、蔡和森、瞿秋白纷纷在党的刊物《向导》周报上发表文章,强烈抨击英美等帝国主义国家侵略中国的言行。

1923年8月,中共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副主任罗章龙到徐州、临城、滕县视察工作,并写出社会调查报告,发表在《向导》周报第四十期、第四十三期上,报告主要分析枣庄地区的社会状况,反映滕县等地的商贩和贫民如何反抗横征暴敛、拒绝交纳山果税等内容。罗章龙更关心的是铁路工人运动,在指导徐州陇海铁路工人开展斗争的同时,为了使津浦、陇海铁路的工人运动相互策应,他在工运基础较好的临城车站指导建立中共临城车站支部。该支部建立后,在津浦铁路总工会的指导下继续声援京汉铁路、陇海铁路的罢工斗争。1923年11月,中共召开三届一次中央执行委员会,会议分析“二七”罢工失败后全国工人运动的形势,为了迅速恢复发展工人运动,通过了《劳动运动进行方针议决案》。议案指出:首先要选择最重要的产业工人,如铁路、海员、矿工,集中力量,切实加强或整顿各个组织。“山东之坊子、淄川、博山、峄县等处的矿工运动,山东同志应把它和津浦、胶济铁路工人运动同时并重。”以后,中共中央又多次指示山东党组织注意开展枣庄中兴煤矿的工人运动。

中国共产党北方区委和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对徐州、临城一带陇海、津浦铁路的工人运动十分重视。罗章龙在《我对山东建党初期情况的回忆》中写道:“我对山东建党初期的情况,是比较了解的,因为那时我在中共北方区委负责工运工作,经常到山东、河北、河南、山西、江苏、东北等地巡视工作。山东除济南、青岛、淄博、枣庄、潍县等地方外,我还去过威海。”

1923年12月,新任兖州镇守使张培荣根据直系军阀首领吴佩孚和山东军事督理郑士琦的密电,在中兴公司设宴诱杀“山东建国自治军”首领、山东新编旅旅长孙美瑶,解散了新编旅,临城驻军中潜伏的革命党人去了上海。1924年初,张培荣又派兵进驻临城车站,清查革命党人,禁止工会活动。同时,陇海铁路的工人运动遭到严重破坏,中共临城车站支部和赤色工会的成员转入利国驿小站隐蔽活动。不久,中共临城车站支部停止活动。1928年12月,中共山东省委向中共中央报告组织工作情况时就曾指出:“临城有车站支部,过去有几个人,但末与党发生关系。”

离开党组织

从事文教事业

1930年,正当全国工人运动在白色恐怖下逐渐开展起来时,罗章龙深感党内“左”倾冒险主义的干扰和破坏严重,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期间,他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受到共产国际代表米夫及王明以“左倾机会主义”对立中央的罪名给予严厉处分,1931年1月27日被开除党籍。罗章龙离开中共党组织后,先后在东北开展抗日斗争,后因病回到上海,1933年4月在上海被捕。1934年,罗章龙经蔡元培出面保释出狱,改名罗仲言,被聘为河南大学教授兼经济系主任。期间,他编写《中国国民经济史》。1939年夏,罗章龙又应西北大学之聘,担任教授兼经济系主任,编写《经济史学原理》《欧美经济政策研究》等书及《全元经济论》等论著。

《西行漫记》中记载1936年毛泽东在陕北与斯诺的谈话:1915年,毛泽东在报纸上以“二十八画生”为名,登了一则广告寻友,得到回答的一共三个半人,其中一个即罗章龙。这年毛泽东22岁,罗章龙不满19岁。当谈及罗章龙的近况,毛泽东是这样说的——“后来他参加了共产党,接着转向了”。不知是毛泽东表述得巧妙,还是斯诺记述得巧妙,又或许是翻译得巧妙,总之,“转向”的言外之意耐人寻味。1947年冬,罗章龙应湖南大学之约回到长沙,先后担任该校经济系主任、校务委员会教授代表,积极参与湖南和平解放运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先是通过湖南省委负责人询问罗章龙的近况。1953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罗章龙任武汉中南财经学院教授。毛泽东几次经留武汉,都向当地负责人说起罗章龙,关心其晚年生活。罗平海在采访中说:“父亲是有心人。毛泽东担任国家主要领导人后,父亲曾给毛主席写过一封信,不愿以带‘罪之身,徒给‘太阳抹黑,所以他始终把这一段相知相交的‘管鲍之情深埋于心底,多年来守口如瓶,不与外人提起。他周围的许多教师、学生,都不知道他们的教授就是当年风云一时的罗章龙。”

1978年9月,罗章龙应李维汉之约,参加中央党史座谈会。理年6月,奉调进京,担任中国革命博物馆顾问,并相继担任全国政协第五、六、七、八届委员。在京10年,他先后著有《椿同载记》《椿同诗草》等书和译作《为人类而工作》,再版《康德生平》,还发表了一批回忆文章。罗章龙一生累计出版发表各类著述和文稿500多本(篇),1991年7月,國务院给他颁发政府特殊津贴汪书,表彰他为发展我国社会科学研究事业作出的突出贡献。1995年2月3日,罗章龙在北京去世,享年99岁。

采访快要结束时,罗平海说:“1990年,父亲对家人及朋友说,他是李大钊的学生,关系很好,感情很深,希望身后仍陪伴大钊先生。”罗章龙生前曾亲往香山脚下的万安公墓察看,但因为当时无钱买地,没有定下来。罗章龙逝世后,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亲友念及他一生的追随,在万安公墓李大钊烈士纪念园的东北侧买了一块墓地,作为他的衣冠冢,完成罗章龙陪伴革命先烈李大钊的遗愿。

猜你喜欢

山东车站
开放的山东,乘风前行
山东图片库
逆势上扬的山东,再出发
冬奥会背后的“山东力量”
车站一角
车站一角
山东的路幸福的路
在北京,一个车站的治理有多难
热闹的车站
热闹的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