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网络教育发展研究

2021-05-23孙宇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1年11期

孙宇

摘要:2015年,“互联网+”的计划被李克强首次提出,各种新的理念和事物应运而生,逐渐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人们生活、学习密不可分。其中,与传统教育行业的融合及应用诞生的网络教育,加入了互联网技术的知识、数据、计算等特征,为教育革新发展提供了挑战和机遇。该文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网络教育的概念,对其重要性和现状进行了阐述,探索了几方面的变革措施,以期为网络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网络教育;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1)11-0135-03

网络教育是指依托互联网技术实现的互联网与教育行业的联合,产生了网络教育平台、移动智能端学习等大量线上教育,为达成优化发展要素、更新教学体系、重构教学内容等目的提供有效助力。当前时期,发展网络教育已经成为国家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部分。

1 “互联网+”背景下网络教育概念

2015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同年7月,国务院出台《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为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与现教育行业的结合提供助力。随后,在不断地演变和发展中,“互联网+”的互联网思维不断延伸发展,与传统教育行业有了更加深入的联系,为教育行业带来生命力,为其进一步的改革、创新、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网络平台。但是,“互联网+”背景下的网络教育不是简单的互联网和传统教育的相加,不是对以往网络教育的否定,而是借助互联网平台、信息通信技术、新兴信息技术,包括云计算、大数据、虚拟AR等,结合平台思维、用户体验、迭代更新、数据驱动等互联网思维,让互联网与教育行业深度融合,从而创造新的网络教育发展态势。

2 “互联网+”背景下网络教育的优勢

目前,“互联网+”背景下的网络教育更加注重智慧教育的创建,随着5G、虚拟AR、智能终端等信息技术与最新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的发展进步,在原有网络教育的基础上,对网络教育进行更深一步地优化,突破了以往网络教育的瓶颈和束缚,在一定程度上优化和提升网络教育发展运营模式,实现了时代发展与网络教育的并驱发展。而且,“互联网+”与网络教育的发展,催生出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网络直播课堂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得各种先进教育理念得以落地实施。例如,借助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快速精准地明确学生学习需求,为制定学习计划提供真实全面的数据支持,真正实现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教学理念。或者可以借助众包思维,借助互联网实现博采众议、数据共享的设计思路,实现教学项目的迭代创新,逐渐构建多元统一的网络教育体系。

3 “互联网+”背景下网络教育现状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可知,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络教育用户已达4.23亿,占全国网民的46.8%。但是,网络教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第一,网络学习资源容易重复建设。“互联网+”对网络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同时网络教育与互联网的深入融合,催生了各种各样的教育平台,课程设置出现严重的交叉重复现象,学习资源良莠不齐,学生往往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辨别分析课程的优劣,而且部分教师难以长期坚持,存在上传一段时间就停更的现象,学生只能重新寻找资源,学习体验感差。例如,“英语口语教学”“C语言程序设计”这些热门课程,很多平台上都有教学资源,学生只能一个个进行观看寻找最适合自己的课程,造成时间和资源浪费。

第二,无法及时获得学生反馈。网络教育不同于以往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面对面交流交往模式,教师无法及时获取学生反馈,也无法据此调整授课进度和教学内容,学生有问题时也难以及时解答,打破了学生学习思维的连贯性,对学生的学习效果造成影响。而且,网络教育模式下教师无法就教学内容开展合作式、讨论式实践活动,学生之间缺乏良好交流讨论氛围,阻碍了学生同伴关系的建立,难以取得较高学习成效。

第三,部分地区网络教育难以落地实施。“互联网+”背景下,学生思维模式和认知观念发生变化,学习思维更加发散,富有创新性,也更加注重学习体验感。但是,一些先进教学模式却难以落实,如混合式教学、小班教学、翻转课堂等,追根溯源在于部分机构和相关人员没有突破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束缚,在长期的工作开展中,思维逐渐固化,对于新生事物难以接受,缺乏创新意识和改革思维,致使相关改革工作难以有效推进。

第四,不利于思想教育开展。“互联网+”背景下,网络教育更加便于学生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但却无法有效开展学生思想道德和个体人格培养,缺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网络教育削弱了人与人面对面交流时的情感因素以及表情、语言和肢体动作的作用,无法有效利用教师的个人魅力感染学生,对学生进行长时间的思想熏陶,发挥榜样引导作用,不利于德育教育的开展。

4 “互联网+”背景下网络教育的实施策略

4.1 构建新型网络教育思想和模式

“互联网+”背景下,教育管理者要不断转变教育思想,树立新时代互联网思维下的网络教育思想和模式,改革和创新教育管理模式。首先,当前时期,部分教育管理者仍然秉承着传统教育管理观念,没有认识到网络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价值和重要性,也没有认识到网络教育对学校管理的积极影响,以及其对教育改革的重要机遇,仍然将其就当转变教育模式的方式。面对这一情况,相关人员必须转变教育管理思想,形成互联网管理意识,增加对互联网时代发展方向、发展趋势、发展模式等方面的重视程度,分析研判“互联网+”背景下不同时期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并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学习,进行深入改革和创新。其次,学校需要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推动信息化教育模式的发展和应用,搭建不受时空限制的网络教育平台,实现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的信息化、数据化,为教师提供便捷学术交流和教学研究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全面、高质量的学习资源,促进学生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开展,使其能够随时开展自主学习和探究实践。然后,借助网络教育创建网络化和开放性课堂,增加教师、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渠道,便于教师及时根据学生反馈进行问题解答,为教育教学提供有力支撑。 最后,借助网络教育为教师提供网络平台和现代化工具,推动教师积极主动与时代接触,紧跟社会发展步伐,增强自身的知识储备,提高工作效率和科研水平,为更好地提供教学服务,开展教学活动提供服务。

4.2 完善数字化网络教育平台建设

当前时期,多数学校的网络教育平台创建都是以WEB技术为基础架构,在PC端运行,学习体验感和智能化程度不高,同时部分教师直接将课堂教学内容照搬进网络教育平台,没有根据学生学习需求和生长规律设计教学方案,使得网络教育流于形式。一方面,“互联网+”背景下,相关教育机构要结合传统课堂教学与互联网思维的融合,充分发挥网络教育平台和信息技术的优势,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建立数字化、智能化的网络教育平台,避免盲目开发和重复建设,增强用户体验感,实现资源共享。另一方面,改进网络教育资源展现方式,努力将各种学习资源转化成碎片化的微学习资源,将知识融入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层面,实现PC端与移动端之间的同步发展。此外,通过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再造,推动网络教育制度、管理创新,推动教育管理规范化、决策科学化和教学信息化,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例如,在课前预习时,教师现在平台中上传导学案和教学资源,设置预习目标和问题,学生根据自身时间通过手机、iPad等移动智能终端进行预习,回答问题提出疑问。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及时解答学生的重、难点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究能力。在课下复习中,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和教学内容,借助网络教学平台上传相应的拓展知识点,布置课堂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深入研究欲望。或者,可以借助微课、慕课等网络互动开放教育平台,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同时结合微信、QQ、学习平台等向学生发送课件资料或者视频资料,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4.3 建设数字化课程资源体系

“互联网+”背景下,网络教育要充分发挥自身丰富教育资源、强大分析计算能力、较高实践要求等特点,搜集、选取高质量、实效性强的课程资源,深入设计和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包括案例库、网络课程、电子书包等。例如,在设计课程时,可以参考慕课内相关课程资源,按照学校教学目标,参考借鉴国内外知名高校、优秀教师的教学视频,设计和录制适应新时代学生学习需求的网络课程资源。数字化资源体系是网络教育的核心,学校应该丰富课件资源形式,开发虚拟化、游戏化、场景化等各种各样网络教育学习课件,增加网络教育的针对性、趣味性和实效性。同时,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学生的自主性越发展现,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独享者,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途径也不仅仅是教师,甚至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更宽、更新的教学资源。因此,数字化专业资源体系的建设,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其中,集思广益、博采众长,从多种渠道开发更加优质的精品课程,同时开展常态化的资源评价活动,提高课程资源质量,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

4.4 创建新型网络教育评价机制

网络教育不仅提供丰富多樣的免费教学资源,还开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渠道,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的学习条件,但是网络教育的监督评价仍旧采用以往课程评价机制,主要考查学生出勤率、学习成绩、学分等,不能对学生开展有效评价,无法保证学习效果。一方面,通过网络信息技术中的大数据技术,能够建立学生注册、学生测试、学生管理等智能一体化的支撑体系,依据学生线上课程参与度、课堂互动性、学习资源利用率等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数据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建立学生数据库。长期下来,学生数据信息逐渐完善,形成了一定规模和范围的信息数据,另一方面,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学生开展全面立体分析,为学生发展和目标制定提供准确全面地诊断和决策支持,继而为网络教育提供更精准的数据化服务。同时,通过网络评价机制,学生可以对教师的课程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活动等是否合理进行评价,教师根据反馈调整教学内容,进而丰富教学资源;学校也可以对教师教学数据和课程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估,对评价高的教师进行奖励和表扬,对评价低的教师进行分析研判,推动其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成效;家长也可以通过数据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校的教育质量,通过家长、教师、学校的三方联动,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评价监督机制,确保网络教育的生命线,促使网络教学长远健康发展。

5 结束语

“互联网+”背景下的网络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网络教育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摸索、实践新的教育方式,重视新工具的创造和使用,努力打造符合新时代下学生学习新需求,勇敢直面科技进步、互联网技术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从而实现网络教育的虚拟化、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同时,重视先进思想理念和新技术在网络教育中的应用,动态调整网络教学资源和平台建设,利用大数据充分挖掘优质数据资源,提高数据资源的广度和深度,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也只有这样,才能在“互联网+”的时代发展洪流中实现网络教育的高价值延伸,不断引领网络教育,使其逐渐成为创新发展的新常态。

参考文献:

[1] 王丽莉,孙宝芝.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网络教育发展新趋势——“2015国际远程教育发展论坛”综述[J].中国远程教育,2015(12):12-17.

[2] 郭艳.“互联网+”背景下网络教育的利弊分析[J].考试周刊,2016(96):119.

[3] 陈明.浅谈“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远程教育的模式构建[J].继续教育,2016,30(8):44-46.

[4] 倪霓.“互联网+”背景下网络教育发展的特征与趋势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7(1):28-29.

[5] 高欣峰,陈丽,徐亚倩,等.基于互联网发展逻辑的网络教育演变[J].远程教育杂志,2018,36(6):84-91.

[6] 沈柏良,李晓钟.“互联网+”背景下我国高校网络教育质量提升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9(36):40-41.

[7] 朱德军,王永生,王剑钊.“互联网+”背景下网络教育研究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0(41):227-228.

【通联编辑:朱宝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