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龙港:打造审判能力现代化法院

2021-05-23余建华龚国新

浙江人大 2021年4期
关键词:审判庭龙港无纸化

余建华 龚国新

1月19日下午3点,一起商品房预售合同纠纷案在龙港市人民法院开庭。被告缺席庭审,法庭里只有独任审判的法官和原告两人,担任庭审记录的“书记员”已经被同步录音录像取代。没有书记员的庭审,乃至无纸化立案、庭审,已经成为龙港法院的常态。体现“无纸化智能审判改革”成效的3项关键指标,龙港法院在成立短短一年里,实现了全省第一。2020年该院共新收各类案件7758件,办结7778件(其中包括办结苍南法院分流的旧存案件761件),另有5项审判执行核心指标位列温州市法院首位,15项指标位于全省平均值之前。

对于成立刚满一周年的新法院来说,这些审判质效数据一目了然地诠释着她的高起点。而这背后,正是龙港法院自成立之初就已锚定的建设目标:创建审判能力现代化示范法院,以更低成本实现更高效的司法服务。

与生俱来的改革基因

龙港市是因改革而生、伴改革而长的新生城市,是全国首个镇改市。大部制、扁平化、低成本、高效率,这是龙港撤镇设市改革的主要特点和亮点。2020年1月21日,龙港法院正式揭牌。改革基因在龙港法院的建设中一脉相承。

“创建审判能力现代化示范法院,这是龙港法院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同频共振的需要,也是解决案多人少现实问题的必由之路。”龙港法院院长董忠波说,审判能力现代化的路徑当然离不开改革、创新。

为贯彻龙港市“大部制、扁平化、低成本、高效率”改革要求,与一般基层法院设有10多个内设部门不同,龙港法院只设置了6个内设部门,各部门职能分工乃至每个干警的职责分工都进行了重新洗牌定义。“这意味着每个部门,每个人都要承担更多的职责和工作。”政治部主任陈亦满说。

与此同时,为了“将有限的司法资源用在刀刃上”,龙港法院一改所有事务法院自身大包大揽的做法,积极引入社会服务辅助力量,将非核心业务社会化,比如将诉讼材料电子化工作、司法网拍辅助事务等非核心审执业务进行服务外包。这就是龙港法院在探索的“职能瘦身”。董忠波强调说:“改革和创新都要围绕促进审判能力强起来和群众司法获得感提升来推进。”

现代化的数字赋能路径

2020年实现网上立案99.66%,移动微法院引入率、运用率均达到100%的佳绩,三项指标均位列全省第一。这是较为亮眼的一组数据,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数字赋能”的成效。

龙港法院揭牌成立之时正值疫情期间,防控严密,线下立案窗口按要求暂时关闭,但龙港法院的立案和审判工作并未停止,移动微法院便民给力,视频庭审方兴未艾。

“以前立案都要去窗口排队,现在移动微法院上操作就好,全程无纸化,又方便又经济。”浙江瓯鼎律师事务所律师周志表边说边掏出手机,打开移动微法院,娴熟地演示起怎么上传材料、怎么查询案件进度、怎么联系法官……他告诉记者,去年一年中他估计有上百次的立案都是在网上完成的。

数字赋能让周志表这样经常与法院接触的人有明显的获得感。对于法官而言,数字赋能更是“无处不在”。多数简单案件已经实现“无书记员”庭审,庭审全程实现录音录像代替书记员记录。法官或当事人想回顾庭审,可以听庭审录音,也可以看录像,庭审记录“原汁原味”。还有电子卷宗同步生成、线上视频庭审、政法一体化平台等一系列审判辅助智能化设施和装备,正在重新定义审判。该院申报的“无纸化智能审判改革”入选了浙江高院、温州中院相关改革试点项目,截至2020年12月底,无纸化立案率等7项考核指标均达100%,位列全省第一。

“全科”法官大显身手

“这么少的人能不能办好这么多的案件?”董忠波说,这个问题是法院成立之初面临的最大挑战。除了“体系优能”“数字赋能”,另一个不可或缺的就是“人才强能”。

龙港法院在仅有的6个内设部门中,纯审判业务部门只有综合审判庭、刑庭。综合审判庭共10名员额法官,承担全院除刑事案件外的其他所有类别案件的审理。于是,“全科”法官应运而生。

黄通利,综合审判庭副庭长,有十多年办案经历的资深法官,调任龙港法院之前主要从事土地、建筑工程类案件的审理。而在龙港法院综合审判庭的一年里,他已经在婚姻家庭等传统民商事案件、行政案件、执行异议案件等多类别多领域的案件之间频繁切换。综合审判庭的其他法官也跟他一样,承担着通吃案件的“全科”审判任务。

“刚开始确实不习惯,压力也大,但现在慢慢适应了。”黄通利坦言。目前,在“全科”的基础上,综合审判庭也在考虑更好地发挥每个法官的专长。

据介绍,2020年,龙港法院综合审判庭共受理各类案件4172件,审结4262件(其中办结苍南法院分流的旧存民商事案件378件),占全院审判案件75%以上,结案率达102.15%。

多管齐下育人才

面对年轻法官居多,办案力量青黄不接的难题,龙港法院除了通过全科式的实践培养,完善“繁简分流”机制,全面落实“专业法官会议”制度,定期举行疑难复杂案件“专家会诊”之外,更是推出了一系列“人才强能”举措,助推年轻干警快速成长。

2020年12月30日,浙江省首家审判能力现代化实训基地在该院挂牌成立。该实训基地是温州全市法院培养人才的平台,将通过上挂下派、对口指导、师徒结对、项目孵化等方式,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温州法院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建设。

基地一成立,龙港法院便利用基地引进的2名专家型顾问,为多个年轻法官找到了结对的师傅。负责审判管理工作的年轻干警林庆锌就拜了师,师傅是中院在无纸化办案工作上有丰富经验的蔡寿和。林庆锌和蔡寿和早就认识,也偶有工作交流,师徒结对之后,林庆锌觉得再去请教“寿和哥”就更顺理成章,一些工作上的疑难问题经过师傅点拨,常常豁然开朗,事半功倍。

走进龙港法院的办公楼,迎面而来的多是年轻面孔,洋溢着青春和活力,他们的快速成长正如龙港法院向着创建现代化示范法院的目标努力奋进。

猜你喜欢

审判庭龙港无纸化
四季的眼睛
阳光
严阵以待
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