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学历案”提高小学生法治学习能力的探索

2021-05-23黄金奇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46期
关键词:学历义务公民

黄金奇

复学以来,有感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急需提高,于是查阅了很多关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成果。当看完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的研究文章《何为学历案》和他的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学历案与深度学习》和《教案的革命:基于课程标准的学历案》之后,我认定学历案是对传统教学设计思维进行深层次变革的一次探索。学历案的设计逻辑是为了实现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自主学历能力的提升,它突破了我们长期以来习惯从教的角度思考一节课的设计的思维方式,要求教师要从学生学的规律和角度思考课堂设计。

本学期我所任教的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是法律(宪法)专册,对学生而言有些生涩和枯燥。当看到市教研室道德与法治教研员冯继有老师在上完《公民的基本权利》公开课后发表了关于法治课教学“知信思行”(即法治认知、法治信仰、法治思维、法治行动)四维目标的观点后,很是认同,认为这四个目标不仅是老师教的目标,更应该是学生学的目标。这一目标如何实现呢?于是我尝试着在《公民的基本义务》这一节课采用学历案的方式来开展课堂教学设计和实践探索,希望能提升法治教学的效果,也能起到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下面我从四个方面来谈一谈这一课的教学反思。

一、学前准备突出学法先行

为了让学生学有目标,学有方法,在“公民的基本义务”这节课学历案设计过程中,我将这节课的课标要求、学习目标、评价任务、学习过程和学后反思的具体要求清晰告诉学生,让学生知道课程标准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要求,知道学习的方向、方法,清晰学习的过程和反思的重点。这样的设计,让整个学习过程变得很透明,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怎么学。

我将学生的学习目标确定为“了解基本义务的含义和内容、知道如何正确履行义务和明白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道理”三方面,这一内容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让学生清晰知道自己这节课要学习什么,做到学习过程有的放矢,不会只是盲目跟老师走,自己没有主见。

我将这节课的评价任务分为课前准备评价、课中学习评价和课后实践评价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将学习评价延伸至课前和课后,这既是让学生明白学习不仅仅是课堂是四十分钟的事情,学习是一个立体、延续的过程,课堂的主要作用是解决自己自主学习不明白的问题,课后要做的事情是对学习的主动认知、独立思考和积极实践。

“学法建议”部分是对学生如何开展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建议。学是为了自己学会主动、自觉地学,教是为了学生掌握学的方法。知识不是最终目的,学习方式、情感体验和思维方式的形成才是最终目的。

总之,在学习前,师生沟通学习这一课的意义和方法,对全新的学习方法有初步的了解和浓厚的兴趣。

二、学习过程强调学悟结合

学习过程我设计了课前准备、课中学习和课后拓展三个部分。

课前准备突出自学、自悟和质疑。第一个任务是完成“预习课本第35-38页,查阅《宪法》第33-56条,划出《宪法》中关于公民的基本义务的法律条文,尝试梳理出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对六年级学生而言,大部分学生能自主完成,这以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能自学完成的尽量自学完成,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的培养。第二个学习任务是“与家庭成员沟通,收集家庭老照片,了解家庭成员在生活中享受公民基本权利和履行基本义务的故事或事项”,这一学习任务是让学生尝试将自学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体验、感悟学习的乐趣。第三个学习任务是提出疑问,这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养成质疑的学习习惯。

课中学习以学生学的角度思考课堂教学流程安排,通过温故知新、以案说法、学会守法法和现身说四个主要环节和五个学习任务,按照懂法、守法、护法的逻辑层层递进,增强学生的宪法意识和权利义务观念。整节课实施“以案说法”的案例教学法,分别采用教材案例(课本上的“孙园一家在饭店就餐后索要发票”和“丁飞爸爸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热点案例(“范冰冰逃税案”、“2020年全国征兵宣传片”和“2019年拒服兵役被处罚的新闻”)和生活案例(“家里的法律故事”)相结合的方法,复学以来,有感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急需提高,于是查阅了很多关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成果。當看完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的研究文章《何为学历案》和他的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学历案与深度学习》和《教案的革命:基于课程标准的学历案》之后,我认定学历案是对传统教学设计思维进行深层次变革的一次探索。学历案的设计逻辑是为了实现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自主学历能力的提升,它突破了我们长期以来习惯从教的角度思考一节课的设计的思维方式,要求教师要从学生学的规律和角度思考课堂设计。

本学期我所任教的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是法律(宪法)专册,对学生而言有些生涩和枯燥。当看到市教研室道德与法治教研员冯继有老师在上完《公民的基本权利》公开课后发表了关于法治课教学“知信思行”(即法治认知、法治信仰、法治思维、法治行动)四维目标的观点后,很是认同,认为这四个目标不仅是老师教的目标,更应该是学生学的目标。这一目标如何实现呢?于是我尝试着在《公民的基本义务》这一节课采用学历案的方式来开展课堂教学设计和实践探索,希望能提升法治教学的效果,也能起到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下面我从四个方面来谈一谈这一课的教学反思。

一、学前准备突出学法先行

为了让学生学有目标,学有方法,在“公民的基本义务”这节课学历案设计过程中,我将这节课的课标要求、学习目标、评价任务、学习过程和学后反思的具体要求清晰告诉学生,让学生知道课程标准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要求,知道学习的方向、方法,清晰学习的过程和反思的重点。这样的设计,让整个学习过程变得很透明,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怎么学。

我将学生的学习目标确定为“了解基本义务的含义和内容、知道如何正确履行义务和明白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道理”三方面,这一内容的设计意图是为了让学生清晰知道自己这节课要学习什么,做到学习过程有的放矢,不会只是盲目跟老师走,自己没有主见。

猜你喜欢

学历义务公民
中国公民分批撤离乌克兰
跟踪导练(一)(4)
膨胀学历
“良知”的义务
知识无力感
公民并积极着
公民生来有权说话:言论自由海报
学历是工作的敲门砖
“学历塔”
Make Efforts,and You’ll Get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