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腿多发神经鞘膜瘤1例

2021-05-23王愉思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21年9期
关键词:右小腿鞘膜鞘瘤

王 海 ,盛 斌 *,王愉思

(1.湖南省人民医院1a:星沙院区骨科,1b:创伤骨病科,湖南长沙 410002;2.长沙县人民医院骨科,湖南长沙 410002)

神经鞘膜瘤系源于神经鞘的良性肿瘤,临床较为常见,但肢体局部组织严重多发者,则比较少见[1]。局部多发者往往引起严重的肢体感觉及活动功能障碍,一旦确诊,应尽快手术切除治疗[2,3]。本例患者小腿内肿瘤数量极多,特报道并就最大限度保存和恢复肢体感觉与活动功能展开讨论。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52岁,发现右小腿多发肿块1年。患者于1年前发现右小腿多发肿块,逐渐增大,并伴右小腿疼痛不适,伸屈踝关节活动受限。曾多次到本院就诊,行B超检查提示:多发神经鞘瘤,为求进一步治疗,于2020年01月02日本院就诊,门诊以“多发神经鞘瘤”收治入院。既往于2018年曾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查体:跛行,右小腿略大,皮肤粘膜无破损,右小腿可扪及多个大小不一肿块,最大者约7 cm×4 cm×3 cm,质韧,深度不一,压痛明显。右小腿皮温正常,无肌萎缩。右足背动脉正常,右足背、足底内侧及足趾感觉明显减退。右膝以下各肌群肌力III~IV级。Tinel征阳性。被动伸屈右踝关节活动因痛受限。X线片检查提示:右侧胫腓骨未见明显异常(图1a)。MRI检查提示:右下肢肌层内多发占位,考虑神经鞘瘤(图1b,1c)。

分别行小腿前外侧、后外侧及内侧切口,注意尽量保持切口间不太近,切口不要太长,取前外侧纵形切口,后内侧切口以及局部小切口,切口考虑皮瓣血供,尽量勿近,分别于前外侧胫腓骨筋膜区、小腿内侧区、后侧区等深筋膜下见多个大小不一肿块,呈串珠状,分别来源于胫神经、腓浅神经、腓深神经及腓肠神经鞘膜,极少数纤维与鞘膜界线不清,但包膜完整,大部呈黄色,伴行动静脉受压明显。皆予以直视下锐性切开神经纤维膜,小心分离神经干,切除肿瘤(图1d),如遇神经纤维受累者改为显微镜下显微分离,大部分肿瘤切除后神经连续性好,遇肿瘤侵占神经纤维严重者,显微分离后在显微镜下行鞘膜缝合。所取肿瘤数量极多,予以送病检(图1e)。

于14 d后术口折线,全部切口愈合良好。右足背及足底内侧感觉麻木症状明显改善,被动伸屈踝关节肢体无明显疼痛感,右足各足趾肌力部分由III级恢复至IV级,但伸趾肌力由IV级降至III级,经后期康复锻炼恢复至IV级。病理检查结果示:神经鞘膜瘤(图 1f,1g)。

图1 本例患者,女,52岁,右小腿多发神经鞘膜瘤 1a:术前右侧胫腓骨正位X线片未见明显异常 1b,1c:右小腿MRI平扫显示小腿多发肿物,T2像周缘呈高信号,包膜较完整,实质内呈中低信号 1e:大量切除的实物,多达30个 1f,1g:手术切除后送检,实物大体外观与尺寸,最大者达到7 cm×4 cm×3 cm;病理切片报告为神经鞘瘤,部分细胞增生活跃

2 讨 论

外周神经鞘膜瘤临床较常见,其起源于神经鞘细胞,神经纤维常穿入瘤,包膜亦可成为该段神经鞘膜的一部分,表现为包绕神经纤维生长,生长过快者或者恶变者,存在侵袭神经纤维,则界线不明显[4,5]。外周神经鞘膜瘤,常单发,多发少见,一般较少引起临床症状,因此尽早就诊诊断非常重要,诊断明确则应积极尽快手术切除。术中切忌损伤正常神经纤维,包膜界线较清楚者切除不难,但如遇不清者,则难以精准切除,常易致包含神经干一并被切除,此时需在显微镜下小心分离,精准分离鞘膜,尽能保护神经干,尽可能保存肢体感觉功能[3,5]。上述事项在非多发病例中实现不难。但对于侵袭压迫严重者、多发者,完整保存肢体感觉和功能较难实现,这就要求术中精准分离,较强的耐心,必要时需要在显微镜下进行操作,力保切除中不损伤神经干,切除彻底病灶。

本例患者单纯小腿节段,肿瘤数量多达数十个,生长时间已达1年,肿瘤生长迅速,局部压迫严重,部分神经、血管被推挤严重,引起了肢体肿胀和感觉活动功能受损。由于术中精准分离,保护神经干,保护神经、血管,患者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肢体感觉得到明显改善和恢复,肢体活动功能基本得到改善或保持,术后随访6~12个月无复发。

猜你喜欢

右小腿鞘膜鞘瘤
心脏恶性外周神经鞘瘤伴咯血1例
追风逐日
睾丸鞘膜结石一例病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鼻腔、鼻窦神经鞘瘤1例
患了睾丸鞘膜积液该如何治疗?
睾丸鞘膜孤立性纤维假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胃神经鞘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与临床治疗
外环口微小切口治疗小儿鞘膜积液68例
高频超声诊断软组织异物1例
三叉神经鞘瘤25例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