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四军江南对日首战

2021-05-23华晓琦

人民与权力 2021年4期
关键词:粟裕支队新四军

☉华晓琦

1937 年7 月7 日,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发生后,一场挽救全民族危亡的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共两党经多次谈判,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宣布国共合作抗日。

中共中央与国民党当局协商,蒋介石同意将留在南方八省坚持斗争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编入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序列,北伐名将叶挺担任军长。

1938 年4 月,在浙南打了三年游击战的粟裕奉命下山接受改编。他率领的“浙闽边抗日游击总队”被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第四团第三营,粟裕被任命为第二支队的副司令员,司令员是张鼎丞。

中共中央对刚组建的新四军发出指示,要求创建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指示新四军“主力开泾县、南陵一带,先派支队去溧水一带侦察”,并特别强调“须派电台及一有军事知识之人随去”。刚到皖南军部不久的粟裕领受了这个新任务——先遣江南,进行战略侦察。这是粟裕军旅生涯中第二次受命先遣。第一次是1934 年7 月,粟裕参加了从江西瑞金出发的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并担任参谋长。那是一段血雨腥风的历程,红军进行了历时6个月、跋涉2800公里的艰苦征战,最后因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和疯狂进攻,历史使命没能完成。但这段经历极大地磨练了粟裕的军事指挥才能,给粟裕的一生和成长以重大影响。

粟裕知道,再次受命,担当起先遣抗日的重任意味着什么。一支仅有数百人的游击队,深入到已经沦陷的江南,在日军眼皮底下活动,无异于“太岁头上动土”。困难、危险将接踵而至,稍有不慎,不但完成不了中央赋予的挺进苏南敌后战略侦察的任务,连生死也难预料。但七次负伤、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的粟裕,经历了红军时期的北上先遣,又有在浙南长期坚持游击战争的丰富经验,已从一个青涩的青年成长为沉稳干练的军事指挥员。

1938 年4 月28日,先遣支队从皖南出发,揭开了新四军东进抗日的序幕。春天的江南,碧波荡漾,草长莺飞,到处是一派生机盎然。但身处沦陷区没多久,支队的指战员们都感到江南的抗日情绪异常低落。南京失陷后,江南已没有一个地方政府。骄横的日军气焰嚣张得令人难以置信。他们三五成群,甚至赤手空拳也敢到远离据点10 里外的村庄横行。老百姓敢怒不敢言,一时无抵抗的能力。一些留在沦陷区的所谓“游击队”,充斥着地痞、流氓、土匪和吃了败仗的散兵游勇,他们不仅不抗日,还四处敲诈勒索,奸淫掳掠,群众恨之入骨。老百姓见不到一支正规的中国军队,迫切渴望有一支敢于和日军较量的军队。

先遣支队进入江南后,群众经过多次接触,觉得新四军好是好,可是队伍少、武器差,能打败鬼子吗?

先遣支队驻扎在江宁铜山镇叶家庄,一位士绅直言不讳地对粟裕说:“你们讲的抗日大道理非常正确,你们这支部队作为抗日宣传队是无可非议的。如果你们真要同日军交战,就不那么简单了。国军百万大军,还有飞机、大炮、坦克支援,在上海、南京都遭到惨败,何况你们……

老百姓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在交通发达、人口稠密、日军驻有重兵的江南丘陵、平原和水网地带,能不能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新四军打惯了山地游击战,能不能在日军占有极大优势条件下进行丘陵、平原和水网地区游击战,并且取得胜利,谁都心里没有底。从作战对象讲,新四军同国民党军长期较量,对他们摸得已经比较透了,但对付日军将是怎样呢?

粟裕认为,在无人敢向日军挑战的江南,只有尽快打一个漂亮的胜仗,才能完成新四军军事上的转变,才能激发百姓的抗日热情。他常站在地图前凝思暇想,新四军深入江南敌后的第一仗,该选在哪呢?

正在这时,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部于6 月11日下达作战命令:“着该军派兵一部,挺进于南京、镇江间破坏铁路,以阻击京沪之敌,务于三日内完成任务,否则严厉处分……”新四军军部当即决定,由先遣支队完成破路任务。

任务来得突然、急迫。好在先遣支队在江南已侦察了一个月有余,对于地情已经有了大致了解。经过短促的动员和紧张的准备,当日下午,粟裕即率先向镇江、龙潭间的下蜀段铁路出发。

经过三个雨夜的急行军,部队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悄然到达下蜀,并趁着夜幕将一段40 米的铁道破坏殆尽。第二天,蒙在鼓里的一列日军火车刚开到下蜀段铁路就出了轨。日军气急败坏,却找不到中国士兵,叫着冲进附近的村舍,想找百姓撒气,结果一个人也没找到,粟裕早已召集群众安然转移了。

破路任务顺利完成了。是撤回去,还是再打一仗?粟裕略一思忖,觉得自己心中反复酝酿的一个作战预案时机成熟了。

在赣船山一片翠绿的小竹林里,粟裕司令喊警卫员召集连以上干部开会,宣布了作战计划。他决定立即奔赴距下蜀不远的韦岗,与日军打一场伏击战!

韦岗位于镇江西南15 公里左右,相对于江南平原纵横、水网交错的地形来说,这一带皆为丘陵和小山地,是镇(江)句(容)公路必经之地。之所以选择在韦岗伏击日军,是这里独一无二的有利地形。早在一个月前,粟裕率领先遣支队侦察地形来到过韦岗。这里的赣船山与高骊山一东一西,不偏不倚地把镇句公路夹在两山脚下,蜿蜒的公路在韦岗顺地势形成了条弯道。依靠这条公路,日军的汽车南来北往,每天都有五六十辆之多。公路两侧高地上树木茂盛,便于隐蔽。战斗经验告诉粟裕,这是一个打伏击战的好地方。

回到驻地,粟裕久久地在地图上打量这个名叫“韦岗”的地方。他拿一根火柴棒,在地图上测量了韦岗到南京、镇江的距离,心算出了日军增援部队到达的最快时间。这一算,粟裕有把握了。

粟裕考虑到连续几晚的夜行军以及频繁的警戒、侦察任务已经使部队十分疲劳,如果全部参加行动,不仅会使行动有所迟缓,而且还可能影响战斗。他要求各连干部回去后各选2个班的战士,侦察连加选1个机枪班、1 个短枪班参加战斗行动。其余部队,伤员到附近村庄待命。

因为是与日军首次交手,又是打日军车队,战士的心里都没有底。很多战士都是老红军出身,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逼得他们天天在深山老林里转悠,从来未见过汽车,更没打过汽年,没有任何经验。于是纷纷请示:“打汽车究竟打哪儿?向鬼子喊话怎么个喊法,他们能听懂吗?”

为封锁消息,求得行动的秘密,粟裕决定采用夜间急行军的办法。午夜时分,部队从下蜀出发时,天空下起了飘泼大雨。脚下泥泞的山路,油滑难行,不时有人滑倒。拂晓时分,大雨慢慢变小,但空气中漂浮着一层迷雾,能见度很差。早上8 点左右,先遣支队逐渐接近了伏击地点。

根据掌握的情报,日军汽车路过韦岗通常在上午8时至9时和午后4时左右为最多。眼看时间差不多了,率先赶到的侦察兵快步埋伏在公路一侧,准备截击日军汽车。

就在这时,一辆由南向北开往镇江方向的汽车驶来了,车头插着的一面日军太阳旗格外刺眼。待汽车一进入山间公路,粟裕大喝一声:“打!”先遣支队的机枪班迎头痛击,一举将敌车的汽缸击穿。汽车依惯性向前猛冲了几米,挣扎着停了下来。车上日军慌忙弃车逃命。

(陈毅关于韦岗战斗的题诗)

真是老天爷帮忙,雨雾蒙蔽了日军的眼睛和耳朵,加上又是公路弯道,没过几分钟,毫不知情的第二辆日军汽车又开进了伏击区。

早已准备好的机枪、手榴弹立刻在敌车上面开了花。一阵猛击过后,敌车摇晃着翻入公路边的水沟里,坐在车上的驾驶员和少佐土井刚想爬出来逃命即被击毙。混乱中,另一名狡猾的日军藏身车底,等先遣队员上前搜査时,突然冲出,用刺刀刺伤了一名新四军战士。大家立刻群起向这个日军射击,将其击毙,后査明此人系敌上尉梅泽武四郎。

不到5分钟,日军第三、第四、第五辆汽车又接踵而至。粟裕命令战士们沉着应对,车子不进入射程内,绝不开枪浪费一粒子弹。200米、150米、50米、20米……敌车进入伏击圈了。侦察连的机枪手率先一个点射,放倒了第三辆汽车的驾驶员。很快三辆车都趴了窝,横七竖八地停在路中央。车上的30余名日军纷纷从车上跳下来,迅速组织起了反抗。

日军的确训练有素,他们有的潜伏在公路两侧,以密集的火力抵抗,有的挥舞着军刀疯狂地冲向新四军战士。粟裕指挥战士们把日军分割成几段,几个甚至十几个战士围住一二个日本兵。有的战士抓起烂泥巴猛地一丢,把日兵眼睛糊住了,然后趁机一步冲上去,把枪缴了。一阵激战过后,残余的日军狼狈地跳入公路边的水沟中泅水逃走,留下了几车满载的军用物资。

韦岗伏击战历时半小时,创造了击毙日军十余名,伤数十名,毁汽车四辆,缴获长短枪十余支的战绩。客观地说,韦岗战斗的规模不算大,战绩并不特别耀眼夺目,但在国民党几十万军队连吃败仗,苏州、镇江、南京等大中城市相继被日军侵占的严重形势下,新四军刚一成军,即首战告捷、旗开得胜,一扫江南敌后抗日的低迷。

战斗胜利后,新四军从上到下一片欢腾。新四军军部特意发出贺电,盛赞:“先遣队的确起了先锋作用,奠定了我们在江南发展和胜利基础”,并“在全军表扬,号召全军学习”。

第一支队司令陈毅闻报新四军深入苏南首战告捷,大喜过望,当即口占七绝一首抒发心中的欣喜之情:“故国旌旗到江南,终夜惊呼敌胆寒,镇江城下初遭遇,脱手斩得小楼兰。”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也向新四军军部发来嘉奖电:“叶军长:所属粟部,袭击韦岗,斩获颇多,殊堪嘉尚。”

在一片胜利的喜悦和赞扬声中,粟裕保持着他惯有的冷静和谦虚。战斗结束当天,他立即提笔给新四军军部写了一份报告,报告长达五六千字,题目就叫《卫(韦)岗处女战》。在报告中,粟裕详细分析了敌我双方的优缺点,并单辟一节,论述今后伏击敌汽车应注意的事项。从打汽车如何选择地形、到火力配备、截获后的处置等等,每一个细节都详加阐述。

韦岗战斗是很有特殊作用和意义的,该战的特点是伏击日军车队。日军依仗其机械化的优势,在交通发达的江南平原来往驰骋,作战的机动性很强。因此伏击敌车将是新四军在江南作战的一种重要形式。粟裕正是要用韦岗这个极有说服力的战斗范例为新四军总结江南敌后的战略战术,提供克敌制胜的新招数。

韦岗战斗的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提高了新四军的政治影响,奠定了新四军进入江南战区的基础,开辟了胜利的先声。随着岁月的流逝,韦岗战斗的硝烟早已慢慢飘逝,但是新四军铸造的信念坚定、敢于斗争、百折不挠的精神仍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猜你喜欢

粟裕支队新四军
袁国平:以为民情怀打造“铁的新四军”
第一次开飞机
新四军华中抗战
新四军统战纪念馆隆重开馆
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
黑龙江举行“蓝焰突击-2021”跨区域抗震救灾实战演练
支队指挥中心一体可视化指挥平台运用
粟裕:“图痴”与“枪迷”
粟裕: 『图痴』与『枪迷』
浅析强化和改进交通执法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