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大代表票决制交出民生实事项目“硬核答卷”

2021-05-23唐茜李玉强

人民与权力 2021年4期
关键词:姑苏实事人大常委会

☉唐茜 李玉强

“2020年,完成了锦帆、桐星2家中医馆建设,实现全区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全覆盖;共开展中医健康教育讲座126 场,完成辖区50 周岁以上老人中医体质辨识151846人次,0—6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31048 人次。”“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二期”区政府实事项目成效显著,赢得了居民们的广泛赞誉。在苏州市姑苏区二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代表们以高票票决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三期”为2021年区政府民生实事项目。

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在姑苏区已经实施了四年,实事项目逐渐成为群众点赞的民心工程。2017 年,姑苏区人大常委会在全市率先开展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推动实现了实事项目的产生由“部门提”转变为“大家提”、由政府“自己定、自己干”到“人民定、政府办”的重心转变。

关注民生“关键小事”

在政府实事项目中体现科学决策与民情民意的统一,民意征集反馈机制是关键。区人大常委会通过在项目征集环节中充分征求和听取人民群众和人大代表的意见建议,最大程度实现民生实事项目决策与群众需求的精准对接。利用“线上线下”载体平台,充分发挥全区“1+8+N”代表阵地系统、“民意直通车”、微信履职平台、人大代表“周周行”活动等沟通互联作用,不断拓宽民意收集渠道。

“我在参加人大代表社区‘周周行’活动时候,与辖区的居民群众沟通时,他们都表达了能在家门口就看好病的愿望。因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升作为民生实事项目实施后,很好地契合了老百姓的需求,得到了广泛的好评。”姑苏区人大代表、娄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朱侃介绍。

2020 年,区人大常委会还首次开展街道议政代表票决制工作,调动代表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在项目征集阶段,人大街道工委组织议政代表对各街道征集上报的项目进行投票表决,为街道民生实事项目的精准有效实施,不断凝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

“作为来自社区的人大代表,我比较关注的是教育、养老、医疗等民生重点领域。例如儿童口腔健康幸福工程、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工程、母婴阳光工程等实事项目,因为非常贴合群众需求,每年在项目征集阶段,群众的呼声就很高。票决出这样的项目,就是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市、区人大代表、沧浪街道潼泾一社区党委书记罗瑾华表示。

区人大常委会票决的民生实事项目,关注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关键小事”。四年来,人大代表共票决产生社会民生关爱类项目21项,社区服务提升类项目24 项,人居环境改善类项目16 项,教育资源优化类项目17项,这些“民心工程”充分回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要。

打造履职“闭环回路”

民生实事项目确定后,能否办好办实,监督才是关键。

区人大常委会聚焦落实民生实事项目跟踪监督机制,2018年出台《组织人大代表开展实事项目监督工作的意见》,实行“全体代表广泛监督+专业代表分类监督+满意度测评”模式,确保人大监督的质量和效果。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是姑苏区的特色项目,建设以来深受居民群众欢迎。建议民卫局能进一步普及中医基本理论知识及养生保健技术,增强居民的健康意识及养生保健能力,提升群众对基层中医药服务的获得感和体验感。”苏州市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姑苏区人大代表倪川明,是健康类实事项目的专家,在实事项目专业小组监督会议上对区民卫局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建议。

对代表、专家在监督中提出的问题和意见建议,常委会督促区政府相关部门加大整改力度,并及时将整改落实情况反馈区人大,形成工作闭环。实施四年来,人大代表共计开展监督240次,提出监督意见建议400余条,各责任单位均按期整改落实到位。

实事项目实施成效这张“民生考卷”,政府部门答得怎么样,满意度测评结果就是“成绩单”。

在2021 年的人代会期间,区人大常委会首次组织全体代表以无记名投票形式对2020年票决出的全部实事项目进行满意度测评,并在大会上公布测评结果。在本次测评中,满意率排名第一的是预防接种安全提档工程,满意率为96.65%。

聚力创新“监督方式”

“在探索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制的道路上,我们力争每年都有创新和突破。”区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负责人介绍道。

如何管好用好已建成的项目,提高投资效益,充分彰显实事项目价值?

为加强实事项目“回头看”监督,2019年,区人大常委会首次创造性地开展了绩效评价,引入第三方专业力量进行监督。项目实施单位对照评价报告,及时提交整改落实情况。同时评价结果和报告也在中国姑苏门户网站和全省预决算公开统一平台同步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通过对评估结果运用,将绩效理念融入实事项目的立项、执行、监督全过程,力求项目实效。

“经评估,区人社局2019 年‘就业惠民、创业富民’实事项目评价等级为良好。我们局针对绩效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积极组织了整改和落实,同时按照人大常委会及发改部门监督提出的建议,及时细化完善了项目管理办法,加强了项目的管理力度。”区人社局工作人员表示。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姑苏区票决制工作逐步趋于成熟,并初见成效。四年来,常委会围绕人居环境提升、教育资源优化、社会民生关爱等民生公共事业,共票决民生实事项目78 项,投入资金共计66122万元。

“实事项目票决制贯穿了党委决策、人大决定、政府执行、公众参与的权力运行设计理念,把人大决定权和监督权有机结合起来,使人大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更加具体化,赋予了人大监督更加丰富的法治内涵、实践价值和社会效应。”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郦小萍表示,将不断创新监督方式,持续推动票决制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猜你喜欢

姑苏实事人大常委会
悠悠姑苏情,酥脆“蟹壳黄”
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
交通运输部:公布2021年交通运输更贴近民生实事
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姑苏小巷
姑苏繁华地 吴中第一镇
人大常委会审议“港区国安法”草案
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的思考
实事围绕民生干 代表票决说了算
材料不能“美颜”——应当着笔干实事
姑苏城外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