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因材施教、尊重个体:数学分层设计刍论

2021-05-21陈秀梅

成才之路 2021年13期
关键词:分层设计因材施教数学教学

陈秀梅

摘 要:分层教学在教学中的应用是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式。文章从课前预习、课中教学、课后作业三方面阐述数学分层设计的教学方式。教师从课前预习开始就要实施分层设计,导学时要做好问题引导,课中教学要注重重难点的分析,课后布置作业要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分层设计。教师还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个体的辅导。

关键词:数学教学;分层设计;因材施教;尊重个体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13-0126-02

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并分别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教师的分层设计必须要尊重学生个人发展的意愿,从学科流程入手,从课前导学、课中教学和课后作业等多方面合理进行分层设计,提升学生综合学习能力。

一、课前预习实施分层设计

教师在课前预习阶段应做好分层设计,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在预习指导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前将微视频内容提供给学生,鼓励学生在课前进行自主学习,同时附一份预习作业,学生在预习后完成作业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预习的情况进行作业学习,不强制要求学生全部写完,而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学习,通过这种方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

以“平行四边形”为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究和推导是主要知识点,在课堂教学中一般需要耗费大量的课时进行公式推导。因此教师可以提前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制作成微视频提供给学生,鼓励学生在课前对微视频内容进行预习,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然后完成预习作业。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加强对课程内容的理解,降低基础知识学习效果的差异性,为教师课堂教学的分层提供合理的依据,这对学生能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二、导学分层注重问题设置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导学阶段一般都是以固定的生活化情景或视频资料进行,而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很难对这一类的导学内容产生足够的兴趣,导学形同虚设。因此在导学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特点和学习情况,做好问题引导,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实践,给处于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表现的机会,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层次化的角度出发,注重问题的设置。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展示常见的长方体(如铅笔盒),再让学生分析如何测量它的表面积,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部分学生基于已有的预习经验自然会套用所学公式内容,而有的学生则提出测量每一个面的面积来验证,无论哪种方式都由小组成员自由讨论,教师只要根据学生学习小组的反馈给出具体意见即可。教师将教学内容通过提问的方式提供给学生让其自由发挥,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自由讨论必然会发挥头脑风暴的作用,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组内讨论会对学生的发展具有极高的价值,也有利于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

三、课中分层注重重难点分析

对于重难点内容,教师在教学指导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情况,做好学生分层教学和评价。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应坚持高要求,让学生在掌握重难点的同时学会合理应用;对于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应坚持以掌握重难点和学会解决常见题型为主。总之,学生学习情况不同,教师在课中分层时要进行充分的考量,切实做好教学目标的合理设计和区分,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的重难点内容。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为例,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探究过程是教学的重难点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做好教学内容的涉猎,帮助学生加强对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探究过程的理解和认识。在体积公式推导过程教学中,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应侧重于公式及其推导过程的理解,要求学生熟练地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从公式推导过程中学会分析如何变式,如何寻找未知、已知条件用于解决问题;对于一般层次的学生只需要掌握公式的应用即可,学会用公式去解决具体的应用题,对于推导过程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鼓励学生学习但不做强制要求。这种层次化的教学模式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总之,在数学重难点的讲解过程中,教师的评价目标和教学策略要根据学生学习特点而调整,不能采用一刀切的策略,要在尊重学生学习差异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指导,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课后作业分层考虑学生特点

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也要考虑学生的差异性,按照基础题型+提高题型的方式进行布置,基础题型主要是以知识巩固为主,而提高题型则鼓励有能力的学生完成,满足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的拓展需要,其他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尝试做一些,通过这种方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需求,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以“轴对称”为例,这一章节内容相对比较简单,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布置的轴对称题以简单内容为主,只要学生找到对称轴即可,其目的是通过基础题型帮助学生快速巩固知识点,提升学生对轴对称的理解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布置作业时,要布置一些轴对称的提高题,将轴对称图形与其他知识点内容、公式计算面积等内容融合在一起,适当布置一些奥数题等内容,满足有能力的学生的需要,同时鼓励其他学生尝试做这些题型,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实现层次化的作业布置。

五、学生个体辅导的分层设计

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在数学成绩、知识水平、自主学习能力等多方面具有差异性,因此在教学指导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分层辅导工作,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针对性指导,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融入到课堂当中,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做好针对性的指导工作。

层次性的辅导简单来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的学生学习能力强、成绩提升快、成绩好,教师针对第一层次的学生辅导基本以点拨为主,以不断提升学生的探索和求知欲望,通过预习指导等帮助学生快速完成后续的学习任务,不断提升个人的学习能力和水平。第二层次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弱,成绩一般,教师针对第二层次的学生应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提升。教师对这部分学生要积极做好针对性的指导工作,定期对学生进行学习监督和指导,同时做好家校共建工作,保证学生有较强的学习能力。第三层次的学生学习成绩较差,教师针对第三层次的学生要做好辅导工作,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比较弱,学习能力不足,成绩不理想,因此在辅导过程中以基础知识辅导为主,教师要基于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需求做好重点帮扶工作,可以鼓励学生在班级内组建帮扶小队,按照多对一的方式对学习能力弱的学生进行重点帮扶,确保学生都可以得到帮助,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結语

数学分层设计过程中,教师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问题,从课前预习、课后作业布置、导学分层和课中分层等多角度进行设计,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数学学习当中,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乔娜.关于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几点思考[J].天津教育,2020(21).

[2]秦李.数学课堂分层复式教学的应用——以成绩两极分化的班级为例[J].上海教育科研,2017(05).

[3]杨学欣,诸葛海荣.分层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内蒙古教育,2016(05).

[4]黄娟.如何提高潜能生自主学习能力——小学数学复习课的分层教学实践探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17).

[5]刘沈荣.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条件及其分析[J].教学与管理,2011(18).

Teaching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ir Aptitude and Respecting the Individual: Discuss on the

Hierarchical Design of Mathematics

Chen Xiumei

(Renmin Road Primary School, Tianshui City, Gansu Province, Tianshui 741000, China)

Abstract: The application of hierarchical teaching in teaching is to meet the learning needs of students at different levels, and i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lassroom teaching.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teaching method of mathematics hierarchical design from preview before class, teaching in class and homework after class. Teachers should implement hierarchical design from the beginning of pre class preview, and guide students with questions when they are learning; pay attention to the analysis of the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s in class teaching, design homework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Teachers should also provide individual guidance for students at different levels.

Key words: mathematics teaching; layered design; teach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ir aptitude; respect for the individual

猜你喜欢

分层设计因材施教数学教学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初中英语作业分层设计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与评价的探索
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在于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