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院校班风建设探赜

2021-05-21贾琬朝

成才之路 2021年13期
关键词:班风建设师德师风立德树人

贾琬朝

摘 要:班风建设在个人层面有助于个人行为习惯的规范,在集体层面有助于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学校层面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要具体落实班风建设,就需要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有效利用第二课堂优势,利用新型学分机制督促实行,同时还要构建全方位立德树人教学体系,优化德育内容,促进文化认同。

关键词:立德树人;班风建设;师德师风;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13-0006-0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由此可见,“立德树人”已经成为高校开展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班级作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组织单位,是推进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基础。如何推进班级建设,营造良好班风,培养优秀人才,已经成为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以下基于立德树人的要求,简述高职院校开展班风建设的重要性,并探讨高职院校开展班风建设的具体路径。

一、多维度理解“立德树人”

所谓“立德树人”强调一种德行教育,即“德育”。中华优秀文化的博大精深给予了它教育底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又给予它新的发展方向,它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传承和文明,更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人才教育价值追求。从纵向来追溯“立德树人”的渊源,会发现这是一个教育文明的延续,更是一个教育目标的传承。立德树人并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也不是一个未经检验的新概念,而是一个以历史底蕴做支撑,延续至今的价值观念。从横向来说,立德树人是当代人才培养的目标。“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这里所提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可以将其归纳为当今“立德树人”的时代要求,它的内涵更具有广泛性和发展性,是针对新时代复合型人才标准所提出的新目标,也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重点。

二、高职院校开展班风建设的重要性

1.个人层面——有助于个人行为习惯的规范

班级作为高校学生的基础学习单位,与学生个体有着密切且直接的联系,营造优良的班风能够在根本上促进学生个人发展。学生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会以同龄人差距的角度来审视自己,寻找目标对象,进行潜移默化的自我调整。而良好的班风会促进学生向更加优秀的人学习,根据优秀同学的表现来反观自己的学习能力、个性爱好、价值观念等,从而实现集体进步。因此,高校应该重视班风建设,使得学生在积极向上的环境中快乐学习,利用环境的影响来实现个人行为习惯的规范。

2.集体层面——有助于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班风是指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内在与外在的共同表现,它是经过长期、细致的教育和严格的训练,在全班逐步形成的一种行为风气。良好的班风将为班级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有效的动力,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不可或缺的优良环境。高职院校的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需要有一个稳定坚实的环境基础来帮助他们定型,来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而优良的班风可以发挥这样的引导作用,它不仅体现在学习功课上,更作用于人生方向上。

3.学校层面——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

高职院校是由不同专业院系共同组成的,每个专业下面又细分为不同班级。班级作为高職院校的基层组织,是推进学校工作深入开展的基础。注重班风建设,规范整体学风,形成良好校风,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策略。面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高职院校需要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其核心是引导学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应该从班风建设着手,培养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认同,让学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规范自己。

三、高职院校开展班风建设的具体路径

1.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由此可见,想要推进立德树人,必先以德立师,加强师德建设。高职院校要重视教师的培训,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树立优秀师德模范,形成榜样效应,让“师德”一词不再空泛,使得“师范”出身的教师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同时,鼓励教师进行教育创新,促使教学理念不再局限于“智育”,而更加注重“德育”,从而用优良的师风引导优良班风建设。

2.有效利用第二课堂优势

班风建设的基本载体是课堂,就现代化的教育而言,课堂可具体分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第一课堂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专业理论课教学和实践技能教学,第二课堂就是除了专业学习之外的教学活动,其种类丰富,包括主题班会、大型团课、各种公益性质的志愿者活动,以及学校为丰富学生课余生活而举办的各种艺术活动。鉴于高职院校的特殊性质,第一课堂是高职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技能学习的主要场所,思政教育和班风建设的空间较小,因此班风建设应该主要置于第二课堂,用丰富的形式来深化学生对“德”的理解,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增强班级归属感和班级凝聚力,从而形成优良的班风。

3.利用新型学分机制督促实行

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倾向性不同,高职院校的教学导向是以就业为主,专业教学侧重于第一课堂,但班风建设主要在第二课堂进行,这就涉及一个学生参与积极性的问题。学生是班风建设的重要个体,高职院校只有走群众路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顺利开展班风建设。因此,可以建立新型的学分机制,从制度上来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和活跃度,让学生从单一的学分制中跳出来,在丰富学习生活之余,从接触活动到真正内化,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进而促进优良班风的建设。

4.构建全方位立德树人教学体系

想要真正实现“立德树人”,并不是单一依托学校就可以实现的,还需要多方面协力合作。學校是立德树人的主战场,还需要家庭和社会以及个人共同出力,构建全方位立德树人教学体系,弥补学校的教学空缺。因此,学校需要建立家校动态沟通机制,保证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及时的沟通,还需要与社会相关部门保持紧密的联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的环境。同时学校要与学生进行积极沟通,培养学生自律意识,实现自我管理和学校管理相融合。

5.优化德育内容促进文化认同

德育是开展班风建设的重要基础,决定着立德树人的根本效果。如何用优质的内容来实现德育内容最大程度的内化吸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高职院校应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德育资源,进行正面教育,并在传统内容的基础上实现创新,让学生从根源上来理解“德”,理解“树人”,再通过相关课程的协同效应,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强化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四、结语

“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立身之本,是顺应时代人才培养目标所作出的调整。高职院校在立德树人视域下开展班风建设是正确的选择,它需要综合多方面来进行推进,并非一蹴而就的,需各主体积极配合,任重而道远。要具体落实班风建设,就需要注重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有效利用第二课堂优势,利用新型学分机制督促实行,同时还要构建全方位立德树人教学体系,优化德育内容,促进文化认同。这样才能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更好地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亚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开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J].中国高教研究,2019(01).

[2]方年根,戴黎桐.立德树人与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7(03).

Explor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lass Atmospher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 Virtue

Jia Wanzhao

(Shaan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Xi'an 710300, China)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class atmosphere helps to standardize individual behavior habits at the individual level, create a good learning environment at the collective level,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at the school level. In order to implement the construction of class spirit, we need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ethic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make effective use of the advantages of the second classroom, and use the new credit mechanism to urge the implementation. At the same time, we need to build an all-round moral education system, optimize the content of moral education, and promote cultural identity.

Key words: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 virtue; class atmosphere construction; teachers' morality and styl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alent cultivate

猜你喜欢

班风建设师德师风立德树人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中职班主任班风建设的大掌控和微管理
加强卫生高职院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思考
民办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研究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二级工会在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