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康复呼吸操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21-05-21罗艳慧唐映莲张小文关小娟陶剑锋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年8期
关键词:吸气呼气血气

罗艳慧 唐映莲 张小文 关小娟 陶剑锋

1连州市人民医院ICU,广东 513400;2连州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广东 513400

ICU 为目前我国大中型医疗卫生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收治的患者普遍病情危重,需要更为精细的护理才能够使患者转危为安[1]。肺功能对维持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而ICU 患者肺功能普遍较差,脱机后尚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够彻底恢复,无形中延长了住ICU 时间并加大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故肺功能康复成为护理工作面临的棘手问题之一[2]。肺康复呼吸操是目前国内外医学界广受欢迎并得到一致认可的非药物治疗措施,对改善患者健康状态、促进肺功能恢复、提高运动耐力水平起到了重要的帮助作用[3]。ICU 患者能否从肺康复呼吸操中获益最大化尚未有研究证实,故本研究对此展开随机对照试验,以明确患者获益情况并为其推广使用积累临床经验,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1 月至2020 年10 月本院ICU 收入的8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 例。其中男54 例,女26 例;年龄范围为20~76 岁,年龄(61.64±2.38)岁;病症类型:呼吸衰竭28 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1 例、重症哮喘16 例、急性肺水肿15 例;合并症:糖尿病9 例、高血压6 例、高脂血症5 例、冠心病3 例;吸烟史:有吸烟58 例、无吸烟22 例;饮酒史:有饮酒49 例、无饮酒31 例;气促指数(美国胸科协会气促指数评级标准):3 分 57 例、4 分 23 例。观察组男 28 例,女 12 例;年龄(61.59±2.41)岁;病症类型:呼吸衰竭15 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1 例、重症哮喘7 例、急性肺水肿7 例;合并症:糖尿病 5 例、高血压 3 例、高脂血症 2 例、冠心病 2 例;吸烟史:有吸烟28 例、无吸烟12 例;饮酒史:有饮酒24 例、无饮酒16 例;气促指数:3 分 27 例、4 分 13 例。对照组男 26 例,女14 例;年龄(62.02±2.33)岁;病症类型:呼吸衰竭13 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0 例、重症哮喘9 例、急性肺水肿8 例;合并症:糖尿病 4 例、高血压 3 例、高脂血症 3 例、冠心病 1 例;吸烟史:有吸烟30 例、无吸烟10 例;饮酒史:有饮酒25 例、无饮酒15例;气促指数:3分30例、4分10例。(1)纳入标准:均为ICU 收入患者且成功脱机、病情稳定、具备离床活动能力;认知功能良好,能够配合临床护理;患者和(或)家属如实知晓本研究方案内容并自愿参与。(2)排除标准:需要长期卧床;已经发生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压力性损伤;存在意识障碍或者是运动障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ICU 护理,包括营造舒适的病房环境、密切的生命体征监测、酌情吸氧、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以及按照无菌操作规范执行护理操作、妥善固定各种管路、给予患者基础护理以及个人卫生清洁、提供心理疏导以及健康宣教等。常规肺功能康复训练方案包括缩唇呼吸法、腹式呼吸法、三球呼吸训练。缩唇呼吸时叮嘱患者经由鼻腔深深吸气,以胸腹部充分隆起为宜,随后嘴唇做吹口哨状让体内空气由双唇缓慢呼出,吸气与呼气时间比控制在1∶2,3~5 次/d,10~15 min/次。腹式呼吸时髋关节以及膝关节轻度屈曲,一只手置于腹部,另一只手置于胸部,结合缩唇呼吸,3~5 次/d,10~15 min/次。三球呼吸训练时患者取放松舒适体位,将三球呼吸训练器含在嘴中,最大程度上吸气或屏气5 s 后缓慢呼出,3 次/d,15 min/次。观察组在常规ICU 护理基础上加用肺康复呼吸操,由呼吸锻炼操、呼吸健肺操、中医呼吸操3 部分构成。(1)呼吸锻炼操。①患者端坐在椅子上,上半身前倾,双手均匀支撑在双膝之上,眼睛看向脚尖,双肩、上胸部充分放松并平静呼吸。②坐直身体,一只手搁置在胸前,另一只手放在剑突下感受呼吸时胸廓和腹部的起伏。③吸气时上肢上举,呼气时上肢放下。④蝶式呼吸,呼吸时挺腰,双手向外打开,呼气时弯腰,双手向内收拢。(2)呼吸健肺操。①在ICU 内取站立位,双臂自然下垂后双脚分开并与肩部同宽,深深吸气之后双手由体侧向上方伸展以扩展胸廓,抬头挺胸,呼吸时还原为站立位。②吸气时上半身缓慢转向右后方,右臂平举并向右后方伸展,左手平放于左侧胸前,向右侧推动胸部并缓慢呼气;向左侧转动时动作相同、方向相反。③双手交叉抱于胸前,站立位下双脚自然平踏地面,深深吸气之后双臂交叉环抱于胸前,上半身稍稍前倾,呼气时还原为正常站立位。④双手挤压胸部,双手置于胸部左右两侧,深深吸气之后缓慢呼出,在此过程中双手适度用力挤压自己的胸部,呼气时上半身前倾,吸气时还原。⑤抱单膝挤压胸,深深吸气后抬起一侧肢体,双手环抱于小腿部并尽力向胸部挤压,呼气时还原,两侧肢体交替进行。⑥抱双膝压胸。取直立位,双脚并拢后深深吸气,屈膝下蹲,双手环抱双膝,大腿最大程度上挤压胸部和胸廓,缓慢呼气后还原为直立位。(3)中医呼吸操。中医呼吸操由静息操(长吁短叹法)以及动态操(捶胸顿足法)2部分构成。做静息操时取平卧位,一手置于胸部、一手置于腹部,深深吸气后(5 s 左右)促使腹部隆起,在7~15 s 时间内缓慢呼出,腹部随之凹下。在呼气时缩唇呈鱼嘴状,于患者面前30 cm 处搁置1 根点燃的蜡烛,呼气时蜡烛火苗倾斜但不灭为宜,如此往复,15 min/次,3~5 次/d。做动态操时患者取自然站位,双手自然下垂并微握呈空拳状,左手适度用力击打自己的右胸部,同时右手击打自身的左后背部。右手击打左胸部时左手击打右后背部。如此往复并穿插下蹲动作数次。每次动态操持续时间10~15 min,3~5次/d。

1.3 评价方法 (1)血气指标评定方法:利用德国拜耳公司生产的Health Care 全自动血气分析仪测定[4]。(2)肺功能指标评定方法:利用德国耶格医疗生产的MasterScreen PFT System 肺功能仪测定[5]。(3)生存质量评分评定方法:利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6]测定,包括生理(28 分)、心理(24 分)、社会关系(12 分)、环境(32 分)4 个维度,分值越高生存质量越高。(4)护理满意率评定方法:利用自制百分制调查问卷评定,85 分以上为满意、60~85 分为一般、60 分以下为不满意。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生存质量评分分别于护理前、护理后(患者转出ICU 时)评定。护理满意率于护理后(患者转出ICU时)评定统计。

1.4 观察指标 (1)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动脉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2)肺功能指标: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残气量。(3)生存质量评分: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4)并发症发生率:(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压力性损伤)/总例数×100%,于护理后(患者转出ICU时)统计。(5)护理满意率:满意、一般、不满意。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以独立t检验,组内比较以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比较以χ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ICU 患者护理前后血气指标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血气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均较本组护理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各指标数值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ICU患者护理前后血气指标比较()

表1 两组ICU患者护理前后血气指标比较()

注:对照组采取常规ICU 护理,观察组在常规ICU 护理基础上加用肺康复呼吸操;ICU 为重症加强护理病房;与同组护理前比较,aP<0.05;1 mmHg=0.133 kPa

血氧饱和度(%)73.24±1.26 73.20±1.29 0.164 4.654 84.31±1.19a 79.87±1.33a 0.832<0.001时间护理前n 40 40护理后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40 40动脉血氧分压(mmHg)52.44±1.06 52.47±1.13 0.159 0.847 78.24±1.12a 72.34±1.08a 5.987<0.001动脉二氧化碳分压(mmHg)65.34±1.06 65.31±1.09 0.159 0.847 47.47±1.23a 51.28±1.32a 3.882<0.001

2.2 两组ICU 患者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均较本组护理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各指标数值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ICU患者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L,)

表2 两组ICU患者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L,)

注:对照组采取常规ICU护理,观察组在常规ICU护理基础上加用肺康复呼吸操;ICU为重症加强护理病房;与同组护理前比较,aP<0.05

时间护理前40 40护理后残气量2.88±0.12 2.91±0.14 0.177 0.832 1.37±0.10a 1.79±0.21a 3.441<0.001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n 40 40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1.35±0.12 1.37±0.10 0.143 0.888 2.67±0.14a 2.33±0.12a 3.231<0.001用力肺活量2.14±0.14 2.11±0.17 0.159 0.847 3.91±0.27a 3.59±0.25a 3.324<0.001

2.3 两组ICU患者护理前后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均较本组护理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各指标数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ICU患者护理前后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ICU患者护理前后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分,)

注:对照组采取常规ICU护理,观察组在常规ICU护理基础上加用肺康复呼吸操;ICU为重症加强护理病房;与同组护理前比较,aP<0.05

时间护理前n 40 40护理后环境18.97±1.23 18.95±1.17 0.198 0.921 27.74±1.16a 24.61±1.09a 3.332<0.001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40 40生理18.85±1.05 18.79±1.12 0.324 0.659 27.59±1.11a 24.34±1.06a 4.159<0.001心理12.32±1.08 12.35±1.05 0.259 0.787 20.15±1.12a 17.89±1.01a 3.532<0.001社会关系5.21±0.35 5.25±0.40 0.287 0.742 10.87±1.03a 8.64±1.01a 3.333<0.001

2.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2/40),低于对照组12.50%(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25,P=0.031),见表4。

表4 两组ICU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5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85.00%(3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0,P=0.034),见表5。

表5 两组ICU患者护理满意率比较[n(%)]

3 讨 论

ICU 患者普遍病情危重,需要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以维持机体血氧供给,促使其转危为安[7]。然而,机械通气容易诱发容积伤、气压伤,给肺部带来较大损伤,患者脱机后仍需较长时间才能够促使肺功能恢复正常或者是接近正常水平,延长其住院时间、增加不必要的成本支出[8]。在肺功能康复过程中患者普遍因耐力不足而不愿意离床活动,加大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9]。故予以良好的康复护理尤为重要。以往ICU 护理中采用的缩唇呼吸法、腹式呼吸法、三球呼吸训练等肺部康复训练注重于肺部康复却忽视了全身肌群的锻炼,抗缺氧能力较低,肺功能改善效果并非十分理想。

肺康复呼吸操是一种旨在维持患者肺功能以及运动耐力水平开展的肺康复方案,以往多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康复护理中并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果[10-11]。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肺康复呼吸操包括外周肌肉锻炼、呼吸肌锻炼和全身锻炼,不仅仅适用于慢阻肺的治疗,凡是存在呼吸困难、运动耐力水平下降均可适用[12]。ICU 患者普遍存在以上症状表现,所以同样属于肺康复呼吸操的适应症范围,但目前很少有涉及此方面内容的临床研究,ICU 患者获益如何尚不得而知。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生存质量评分均较护理前得到显著改善,但组间对比结果提示,观察组取得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提示其所使用的肺康复呼吸操更有利于促进ICU 患者肺功能及血气指标的恢复、提升其生存质量。护理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商于对照组,表明肺康复呼吸操的应用有效的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缓和了当前紧张的护患对立形势。总结原因如下,本研究使用的肺康复呼吸操由呼吸锻炼操、呼吸健肺操、中医呼吸操所组成,通过先简易难的呼吸锻炼能循序渐进的提升患者肺功能。中医呼吸操则是根据混元气理论衍生出来的一种全身参与的呼吸锻炼方法,在调节阴阳平衡的同时亦强化了脏腑气机运转,充分遵循了“升、降、开、合、聚、散、化”的生命运动规律[13]。患者在做肺康复呼吸操时可以调动全身肌肉组织,短时间内即可以发挥出改善以及强化脏腑微循环系统的目的,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免疫系统均被充分调动,为患者肺功能以及全身器官功能的恢复奠定了坚实基础[14]。此外,本研究使用的肺康复呼吸操步骤简单易学、不受器械及场地限制,无需体力支配,患者可单独或者是与其他患者共同完成,有效的拉近了患者与ICU 护士之间的距离、增进了护患信任感,故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综上所述,在ICU 护理中肺康复呼吸操的应用能够进一步提高患者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改善效果,提升其生存质量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缓和紧张的护患关系,值得推广。

利益冲突:作者已申明文章无相关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吸气呼气血气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智能口罩可直接检测呼气中的病毒
如何掌握歌唱训练中吸气与呼气之技巧
肺癌患者康复 做做呼吸操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衰血气分析与预后探讨
没事多练壮腰功
徒手和心肺复苏机用于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对比研究
13碳-呼气试验质控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呼气末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
两种不同方式供氧对新入高原某部官兵血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