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遗忘曲线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1-05-21林建萍曹丽君王敏涵李琦

当代医学 2021年14期
关键词:遗忘曲线延续性能力

林建萍,曹丽君,王敏涵,李琦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00医院神经外科,福建 福州 350025)

介入治疗术为当前临床对精细器官实施救治的有效手段,具有微创、快捷、安全性高等优势,应用于颅内动脉瘤治疗,可快速达到改善脑出血的目的[1]。其效果除合理治疗与精心护理外,与患者出院回家后长期的家庭治疗及自我管理能力提升也密切相关。延续性护理是将有效的护理措施,即院内向院外、患者家庭等主要照护场所转移的一种护理模式,旨在维持护理措施的连续性。但在实施中发现,对于延续护理中的相关的健康指导与宣教内容,患者易遗忘,进而导致护理效果降低[2-3]。该情况复合人类记忆遗忘速度存在由快渐慢的特点,即对于新知识最初的遗忘速度最快,而后渐缓。因此,需不断反复强化大脑记忆,以增强记忆效果,提升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及自我管理能力[4]。本研究以本院在2018 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颅内动脉瘤介入术后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常规延续性护理与基于遗忘曲线理论的延续性护理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本院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10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4)与观察组(n=54)。对照组男28 例,女26例;年龄39~76岁,平均(56.42±6.89)岁;住院时间7~14 d,平均(9.95±2.21)d;学历:初中及以下15例,高中19例,大专12例,本科及以上8例;病灶部位:前循环37例,后循环9例,多发部位8例。观察组男29例,女25例;年龄38~76岁,平均(56.38±7.12)岁;住院时间7~15 d,平均(9.95±2.21)d;学历:初中及以下14 例,高中19 例,大专14 例,本科及以上7例;病灶部位:前循环35例,后循环11例,多发部位8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头颅CT确诊;②均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术;③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存在其他恶性肿瘤;②合并肝肾功能障碍、严重传染性疾病等;③意识不清,无法沟通。

1.3 方法 对照组开展常规延续护理,措施包括:出院当天对患者生活、饮食、用药、运动以及疾病复发自检与康复等宣教,医嘱定期复查,并确保每周1次的电话随访和每月1次的入户随访。持续6个月。

观察组开展基于遗忘曲线理论的延续性护理。

(1)组建延续性护理小组。以科室护士长(1名)为负责人,与专科主任医师(2名)基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理论,并查阅、参考文献数据库后,共同构建该次研究护理方案,前者负责随访质量监管,后者则同时予以患者门诊康复指导与知识宣教;神经外科责任护士(5名)负责延续护理工作的切实贯彻与落实以及随访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2)延续性护理内容。①生活指导,医嘱患者保持良好作息与稳定情绪,避免屏气、用力咳嗽及便秘时腹部用力,可预防性应用开塞露,同时,注意防寒保暖;②饮食指导,禁烟酒、辛辣,保持规律、均衡饮食,低盐低糖低脂、清淡饮食;③用药指导,告知患者所需服用药物名称、剂量、服用方法、时间、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等,接受抗凝药物治疗者定期复查凝血功能,并医嘱日常关注皮肤及黏膜出血倾向,可做到正确识别;高血压患者严格监测血压并规律服药,以控制血压水平;④运动指导,系统告知适宜运动方式、禁忌、强度、时间等,规避高危工作与剧烈运动;⑤疾病复发自检,医嘱患者注意自身是否有头痛、头晕、活动异常或肢体麻木等症状,需及时就诊。

(3)随访频率。出院前、出院后1 周、2 周、1 个月、2 个月、4个月、6个月对上述延续护理内容重复1次,以电话、微信等为媒介,以文字、图片、视频及在线或入户答疑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完成患者随访,并在每次随访后记录反馈结果与遗忘知识点,行再次记忆强化,持续6个月。

1.4 观察指标 ①自我管理能力:结合文献编订调查表[5-6],完成颅内动脉瘤介入术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测评,表内包括症状、情绪、社会、信息、日常生活管理等5个维度,共28条目,均予以1~5分评级法,最终所获分值越高表示自我管理能力表现越佳。量表效信度:Cronbach's a=0.815~0.924。②以6个月为随访期,统计术后不良事件,包括动脉瘤再破裂、穿刺部位血肿、脑血管痉挛等。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自我管理能力比较 干预前,两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6 个月后,两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s,分)

指标症状管理t值0.071 4.263 P值0.944 0.000日常生活管理0.064 4.111 0.949 0.000情绪管理0.440 4.337 0.661 0.000社会管理0.485 6.113 0.629 0.000信息管理时间干预前干预后t值P值干预前干预后t值P值干预前干预后t值P值干预前干预后t值P值干预前干预后t值P值观察组(n=54)13.27±2.18 17.33±2.53 8.933 0.000 35.13±4.54 42.86±5.36 8.087 0.000 30.27±4.28 37.12±3.53 9.073 0.000 9.09±1.23 13.64±2.34 12.648 0.000 5.39±0.88 7.17±1.23 8.649 0.000对照组(n=54)13.24±2.24 15.25±2.54 4.361 0.000 35.19±5.12 38.56±5.51 3.222 0.002 30.64±4.46 33.76±4.08 3.793 0.000 9.22±1.54 11.09±1.98 5.478 0.000 5.34±0.79 6.07±1.03 4.132 0.000 0.311 5.038 0.757 0.000

2.2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70%,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颅内动脉瘤是神经外科领域常见脑血管畸形病变,与患者骤然剧烈的情绪波动、蛛网膜下脑出血、高血压病史等有关。一旦发生瘤体破裂出血,可继发血管痉挛,甚至发生大面积栓塞与脑梗死,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7]。介入治疗为首选治疗方案,优势明显。有研究表明,对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术患者,延续性护理可改善患者近远期预后[8]。

基于遗忘曲线理论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提出的,其认为在学习后即刻遗忘即已开始,且遗忘进程并非均速,而为由快渐慢,为群体性的共性规律呈现[9]。将其融于延续性护理中,则可使患者对延续性护理的相关操作与健康教育内容保持更长久和稳定的记忆,进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本研究结果表明,干预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相较于传统的延续性护理,基于遗忘曲线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分析原因为护理计划的制定是基于日常生活与用药指导,在每个随访时间点,整体内容侧重点存在差异,根据遗忘规律,患者反馈对有遗忘与遗漏之处予以反复的复习与巩固,使患者从意识层面对疾病知识、饮食、运动、日常生活等各内容有充分认知及积极参与度,间接强化了其自控能力,提升了自我管理能力。

此外,患者的行为由其意识控制,而意识受心态影响。经由基于遗忘曲线理论的延续性护理措施实施,患者对医护人员给予自己的关爱与照护体会更深刻,经先密后疏随访频次安排,更符合患者的记忆规律,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更全面、印象更深,从而可良好规划自我日常行为,以更健康的方式度过介入术后康复关键期,并能持续保持,进一步有效降低动脉瘤再次破裂、穿刺部分血肿等不良事件,获得良好预后。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7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7%(P<0.05)。表明,基于遗忘曲线理论延续性护理可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具有积极推广意义。

综上所述,将基于遗忘曲线理论的延续性护理积极应用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术患者,可促进其自我管理管理提升,进而易于控制不良事件,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猜你喜欢

遗忘曲线延续性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延续性护理管理在回访中心的应用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英语词汇学习浅析
中学课堂启发式教学之思考
艾宾浩斯记忆模型在电力运维自学习系统中的应用与研究
遗忘曲线在高职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非延续性动词与延续性动词之间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