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输液器连接吸痰管在造瘘口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

2021-05-21刘志红

当代医学 2021年14期
关键词:输液器肛管肠梗阻

刘志红

(江西省新余人民医院,江西 新余 338000)

灌肠是我国临床护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1]。传统肛管灌肠易对患者肠管造成损伤,进而引起肠道不适。因此,选择有效的灌肠方式,对于降低患者的痛苦程度,提升灌肠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2]。有研究表明,将输液器连接吸痰管灌肠方式应用于造瘘口肠梗阻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可获得较好的灌肠效果,有利于减少药物外溢,延长灌肠液保留时间,增加患者的舒适度,缩短患者治愈时间[3],但缺乏相关临床依据。本研究探究输液器连接吸痰管在造瘘口肠梗阻患者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7 年2 月至2019 年10 月收治的造瘘口肠梗阻患者50 例,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研究组女9例,男16例;年龄32~76岁,平均(54.52±5.59)岁。对照组女8 例,男17 例;年龄33~78岁,平均(54.76±5.37)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肠梗阻的诊断标准;18岁≤年龄<80岁;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绞窄性肠梗阻者;精神异常者;哺乳期或妊娠期妇女;伴有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及功能衰竭者;拒绝参与研究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单纯输液器灌肠方式,将灌肠液倒入输液瓶后套上瓶套挂于输液架上,液面距离造瘘口30~60 cm,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将臀部抬高10 cm左右,选取一次性输液器,剪掉过滤器部分代替肛管进行灌肠,插入深度为20 cm左右,同时,堵塞造瘘口,灌入速度调节为约每分钟120滴。在灌肠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询问患者的感受,灌肠全程以无冰凉感、无便意为宜,灌肠时间约20 min。研究组采用输液器连接吸痰管灌肠方式,将灌肠液倒入输液瓶后套于瓶套挂在输液架上,液面距离造瘘口30~60 cm,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将臀部抬高10 cm左右,插入一次性皮条后关闭调节器,在过滤器根部沿40°角将其剪断,用同样的方式剪短吸痰管,将两个斜面对合后使用胶布固定。插入深度为20 cm 左右,将灌肠液缓慢灌入,同时,堵塞住造瘘口。在灌肠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询问患者的感受,灌肠全程以无冰凉感、无便意为宜,灌肠时间20 min 左右。灌肠结束后,用纱布堵塞造瘘口5 min左右,协助取舒适体位,将便器置于造瘘口处,排便后,仔细清洁患者造瘘口周围,必要时重复灌肠。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包括插管疼痛发生、灌肠液外溢等。比较两组灌肠效果,包括肠液保留时间和好转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n(%)]

2.2 两组患者灌肠液保留时间和好转时间比较 研究组灌肠液保留时间长于对照组,好转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灌肠液保留时间和好转时间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灌肠液保留时间和好转时间比较(±s)

组别研究组对照组t值P值好转时间(d)4.45±1.28 7.72±1.49 8.324 0.001例数25 25灌肠液保留时间(min)47.53±4.49 30.68±3.42 14.927 0.947

3 讨论

肠梗阻主要指因多种因素造成患者肠内容物无法正常运行和顺利经过肠道,属于一种临床较常见的急腹症[4-5]。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包括腹胀、腹痛、呕吐和肛门停止排便排气等[6]。患者在发病时,梗阻肠段先出现功能性改变,后出现电解质与体液丢失情况,严重情况甚至造成患者休克与死亡等。患者在造瘘术后需进行灌肠,由于造瘘口属开放性孔道,无括约肌,灌肠液多难以保留[7]。在对患者行常规肛管灌肠时,肛管较硬、粗,易对患者肠管造成损伤,进而引起肠道不适。因此,如何改进灌肠方式,降低患者的痛苦程度,提升灌肠效果成为我国临床护理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8-9]。

单纯输液器灌肠方式通过剪掉过滤器部分代替肛管进行灌肠,虽然可取得一定效果,但输液器灌肠在插管时易盘曲,插入端不圆滑,且插入深度难以控制,对患者造瘘口刺激较大,易出现堵管、患者插管疼痛等不良情况[10]。难以获得满意的灌肠效果。临床可结合患者的情况选择输液器连接吸痰管灌肠方式。输液器连接吸痰管灌肠主要通过插入一次性皮条后关闭调节器,将过滤器根部剪断后用同样的方式剪短吸痰管,将两个斜面对合后使用胶布固定代替肛管进行灌肠。吸痰管插入端较圆滑,插入造瘘口时刺激较小,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疼痛情况。同时,吸痰管约30 cm,插管时易掌握插入深度。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造灌肠液保留时间长于对照组,好转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提示,输液器连接吸痰管灌肠方式的灌肠效果更佳,有利于减少药物外溢的情况,延长灌肠液保留时间,增加患者的舒适度,缩短患者治愈时间,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11-13]。

综上所述,输液器连接吸痰管灌肠较单纯输液器灌肠方式效果更佳,对于改善患者的插管疼痛状况,增加药物保留时间等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为临床灌肠工作提供重要的指导作用,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猜你喜欢

输液器肛管肠梗阻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输液器的秘密
胎儿正常肛门、肛管和畸形改变的超声图像分析
PIVS 挤压式智能输液器
直肠癌直肠肛管经腹会阴联合手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一次性输液器的改进
一次性输液器插头帽的巧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36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肠梗阻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