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术前血压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患者预后的影响

2021-05-21常立东梁冬冬

当代医学 2021年14期
关键词:心肌梗死支架血压

常立东,梁冬冬

(1.王连文中医医院,辽宁 大连 116200;2.大连市普兰店区中心医院,辽宁 大连 116200)

急性心肌梗死是因为冠状动脉血供急剧降低或直接中断,心肌细胞持久性供血不足,继而导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1]。临床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多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及术后康复快等优势,并于紧急状况下能快速重建血管。但仍有部分患者PCI 术后出现支架内再狭窄,血流灌注差,并发不良心脑血管疾病等,预后效果不佳[1]。林锐波等[2]研究指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 术前通过监测血压能有效预测PCI 术后心功能情况,但目前关于术前血压评估PCI 术后患者预后的研究较少。基于此,本研究分析术前血压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预后中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本院实施PCI治疗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进行6个月的随访,根据不同预后分为两组,75例预后良好患者纳入A组,15例预后不良患者纳入B组。A组男45例,女30例;年龄30~78岁,平均(59.71±2.12)岁;心率98~115次/min,平均(105.13±2.60)次/min;植入支架数1~4个,平均(2.01±0.34)个;支架直径2~5 mm,平均(2.65±0.49)mm;支架长度15~35 mm,平均(25.42±5.49)mm。B组男9例,女6例;年龄31~79岁,平均(60.16±2.19)岁;心率99~116次/min,平均(105.25±3.00)次/min;植入支架数1~3个,平均(2.03±0.32)个;支架直径2~4 mm,平均(2.68±0.48)mm;支架长度17~36 mm,平均(25.40±5.45)mm。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3]相关诊断标准;术前均经冠状动脉造影术明确≥1支或多支冠状动脉狭窄>75%,符合PCI指征,且为首次手术;病历资料完整。排除标准:PCI 术后残余狭窄率≥20%者;随访期间死亡者;精神疾病者;冠状动脉分叉、严重钙化者;麻醉药物、造影剂过敏者;手术耐受力差者;凝血功能异常者;患恶性肿瘤者;合并其他心脏功能障碍者。

1.3 方法

1.3.1 血压测定 分别于PCI术前采用电子血压计对两组收缩压(SBP)以及舒张压(DBP)进行测量。

1.3.2 PCI 手术及随访 术前服用抗心肌梗塞药物、抗血小板抑制剂,口服替格瑞洛(扬子江药业集团广州海瑞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70615,规格:90 mg),每天180 mg。术前应备皮、行碘过敏试验,当日清晨进食,患者进入导管室前可酌情注射镇静剂。选取JUAkins型引导导管、西罗莫司洗脱支架、直径2~5 mm的球囊导管,均由同一手术团队严格按照PCI手术操作实施手术。PCI术后造影结果呈现残余狭窄<20%,为手术成功。术后口服氯吡格雷(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93160,规格:75 mg),每天75 mg,治疗6个月,终身口服阿司匹林(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013,规格:100 mg),每天100 mg,术后其他用药均符合常规临床用药方案。并统计随访6 个月内患者预后情况,并将术后发生心源性死亡、严重心力衰竭、再次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等归为预后不良。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单因素分析 B 组SBP≥150 mmHg 及DBP≤60 mmHg 占比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影响急性脑梗死PCI术患者预后的单因素分析[n(%)]

2.2 Logistic 多因素分析 以初步单因素检测可能为影响因素的分类变量:以SBP、DBP水平为自变量并赋值,以PCI术预后情况为因变量,预后不良赋值1,预后良好赋值0,经Logistic 多因素分析显示,SBP≥150 mmHg 及DBP≤60 mmHg 是影响急性心肌梗死PCI术患者预后情况的危险因素(OR>1,P<0.05),见表2。

表2 影响PCI预后的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作为发病迅速、病情进展快的危急重症,早发现、早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重点为复苏严重缺血、即将死亡的心肌组织,缩小梗死面积,维持心脏的正常生理功能,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降低患者病死率[4-5]。PCI 是当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较为常用且高效的手术治疗方案,该手术具有微创、精准、安全、有效的特点[6-7]。

为提升PCI 治疗的有效率,更好地改善患者预后,对影响预后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B组中SBP≥150 mmHg及DBP≤60 mmHg占比均明显高于A组(P<0.05),且经Logistic 多因素分析显示,SBP≥150 mmHg及DBP≤60 mmHg是影响急性心肌梗死PCI术患者预后情况的危险因素。分析原因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由于冠状动脉病变,造成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减少。在PCI 成功重建血运后,即便不存在明显的残余冠状动脉狭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脏仍可能会因为其他原因引发冠状动脉再缺血。DBP 能有效反映小动脉阻力的指标,DBP也是影响冠状动脉血流的主要因素,若血压DBP过低,会损害冠状动脉的灌注能力,增加冠状动脉再缺血风险,导致心肌缺血症状无法得到有效改善,不利于改善患者预后[8-9]。而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会引起神经及体液的异常病理应激反应,患者的交感神经处于异常兴奋的激活状态,会增加释放儿茶酚胺释放,刺激机体升高血压以代偿急性心肌梗死后引发的心输出量降低的问题。SBP 可反映患者的心功能维持状态,但是SBP 长期处于高位状态下,患者的交感神经因为被过度激活,机体耗氧会明显增加,室壁张力随之升高,对患者的心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加大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不利于患者预后的改善[10]。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前SBP≥150 mmHg及DBP≤60 mmHg会对预后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术前需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患者血压水平。

猜你喜欢

心肌梗死支架血压
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
给支架念个悬浮咒
稳住血压过好冬
前门外拉手支架注射模设计与制造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三种血压测量法诊断标准各不同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