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吡氯铵含片治疗慢性龈炎的疗效观察

2021-05-21李哲

当代医学 2021年14期
关键词:液组含片牙龈炎

李哲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口腔科,山东 泰安 271000)

牙龈炎是常见的牙周组织慢性感染性疾病,而慢性龈炎是牙龈炎中普通的牙龈疾病,患病率可达60%~90%。菌斑是慢性龈炎的始动因子。刷牙或咬硬物时牙龈出血是慢性龈炎患者就诊的常见主诉,严重者可导致自发出血。龈上洁治术作为预防、治疗慢性龈炎的常规手段,能去除菌斑、牙结石。在龈上洁治术后,控制菌斑是治疗牙龈炎的关键。近年来,西吡氯铵含漱剂在治疗牙龈炎上得到广泛应用,相关文献[1-3]表明西吡氯铵能阻止致病菌在牙面粘附,抑制菌斑形成,减少牙龈出血。但含漱药物在口腔内作用时间短暂,抗菌作用有限。目前,关于西吡氯铵含漱剂和西吡氯铵含片临床疗效比较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探究西吡氯铵含片作为牙龈炎龈上洁治术辅助疗法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在本院口腔科就诊的120例慢性龈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洁治组(SRP 组)、西吡氯铵含漱液组和西吡氯铵含片组,各40例。SRP 组男21 例,女19 例;平均年龄(28.45±5.64)岁。含漱液组男18 例,女22 例;平均年龄(29.25±5.68)岁。含片组男19 例,女21 例;平均年龄(28.25±5.71)岁。3 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4]:年龄20~40岁;口腔内至少存留20 颗健康牙齿,包括16、11、26、36、31、46;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慢性龈炎的诊断标准;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1;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1。排除标准[5]:开放性龋;不良修复体;由系统因素、药物性因素或营养不良因素引起的牙龈炎;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伴有附着丧失的牙周炎;治疗观察期间使用牙周药物,如漱口水、含片等。

1.3 方法

1.3.1 SBI检查方法和PLI检查方法[6-7]检查时牙周探针置于牙龈边缘龈沟开口处,沿龈缘轻轻滑动,轻触龈组织,每例患者均检查6 颗指定牙,即16、11、26、36、31、46,SBI 取平均值。对龈上菌斑染色并根据标准记分,该检查在SBI指数检查后进行。检查时使用菌斑染色片作菌斑染色,每例患者咀嚼2片染色片,左右各1片,咀嚼后用舌头舔各牙面,然后漱口,检查16、26、11的颊面,31、36、46的舌面,6个牙面记分的平均值记为PLI[4]。

1.3.2 治疗方法 3组均应用超声波洁牙机进行龈上洁治术,洁治完成后,由牙周科医生指导患者掌握巴斯刷牙法,早晚刷牙各1次,保持口腔卫生。SRP组单纯采用龈上洁治术治疗。含漱液组采用西吡氯铵含漱液(南京恒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365),患者每天清晨、晚上入睡前以及3餐后均使用该药物进行漱口,口含1 min后吐出,漱口后60 min内禁止进食任何食物。含片组采用西吡氯铵含片(黄氏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C20150051),患者将含片含于口中使其溶化,每次1片,每天4次。3组均持续治疗7 d。

1.4 观察指标 比较3组治疗前后龈沟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和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疗效评价标准[8-9]:治愈,SBI=0,牙龈探诊无出血,患者牙龈恢复正常;显效:SBI下降至<1且>0,患者牙龈明显改善;有效:SBI下降至<3,患者牙龈无明显水肿,无自发出血;无效:患者症状、体征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 组治疗前后SBI 指数比较 治疗后,3 组SBI 指数均低于治疗前,且含片组明显低于含漱液组和SRP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含漱液组SBI 指数低于SRP 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3组治疗前后的SBI指数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SBI index of among three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表1 3组治疗前后的SBI指数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SBI index of among three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治疗后SRP 组比较,bP<0.05;与治疗后含漱液组比较,cP<0.05

治疗后1.05±0.51a 0.93±0.49a 0.54±0.27abc组别SRP组(n=40)含漱液组(n=40)含片组(n=40)治疗前2.63±0.76 2.52±0.67 2.63±0.70

2.2 3 组治疗前后PLI 指数比较 治疗后,3 组PLI 指数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含片组低于含漱液组和SRP组(P<0.05),含漱液组低于SRP组(P<0.05),见表2。

表2 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LI指数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PLI index among three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表2 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LI指数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PLI index among three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治疗后1.28±0.29a 0.96±0.28ab 0.63±0.21abc组别SRP组(n=40)含漱液组(n=40)含片组(n=40)治疗前3.06±0.95 2.90±0.66 3.05±0.48

2.3 3 组临床疗效比较 3 组均无无效患者,3 组治疗总有效率均为10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3组临床疗效比较[n(%)]Table 3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among three groups[n(%)]

2.4 3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3 组治疗中均未发生不良反应。

3 讨论

牙龈炎症临床最初表现为龈沟液量增多和龈沟探诊出血。牙龈探诊出血可发生在牙龈颜色改变前,是牙龈炎症的早期改变。牙龈状况检查存在牙龈指数、出血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等。由于GI 不能区分出血程度,同时,SBI 将牙龈探诊出血与牙龈颜色改变、牙龈水肿结合,因此,SBI更能客观反映牙龈炎症程度[6]。菌斑是牙龈炎的始动因子,在牙龈炎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菌斑指数能反映菌斑量的变化[6],是观察牙龈炎及口腔卫生状况的重要指标。SBI和PLI作为检测不同治疗方法疗效的指标。

西吡氯铵属于一价季铵盐类的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其主要成分为氯化十六烷基吡啶,对菌斑形成有一定抑制作用。作为表面活性剂,可破坏外微生物细胞膜通透性,致代谢物和辅酶从细胞内漏出,最终使细胞内的平衡被破坏,杀灭细菌[10-11]。西吡氯铵能抑制菌斑形成,减轻牙龈出血,改善牙龈炎症。Sreenivasan 等[12]研究证实西吡氯铵含漱液能杀灭伴放线放线杆菌、直肠弯曲菌、侵蚀艾肯菌、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氏菌。赵楠等[11]研究证实西吡氯铵含片能降低白色念珠菌对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的粘附,抑制对细胞的溶血性,并杀灭白色念珠菌。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3组患者SBI 指数均低于治疗前,且含片组明显低于含漱液组和SRP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含漱液组SBI 指数低于SRP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组患者PLI指数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含片组低于含漱液组和SRP 组(P<0.05),含漱液组低于SRP 组(P<0.05)。表明,西吡氯铵含片的临床疗效优于西吡氯铵含漱液。3组均无无效患者,3组治疗总有效率均为10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 组治疗中均未发生不良反应。治疗后,3 组患者牙龈颜色均恢复正常,牙龈水肿消失,龈沟出血量及出血位点减少,但大部分患者一些牙龈位点仍有点状出血,仍存在轻微炎症。说明3 种治疗方法均有抗菌作用,均能缓解牙龈炎症,但要完全解决龈沟探诊出血问题,治愈牙龈炎症,必须长期严格保持口腔卫生,去除牙周软垢,牙石及食物嵌塞等局部促进因素。牙周基础治疗能去除菌斑和牙石,但在牙周维护治疗阶段,控制菌斑具有重要意义,而任何药物均不能替代刷牙等口腔卫生措施控制菌斑的作用。

综上所述,西吡氯铵含片能抑制菌斑形成,减少牙龈出血,缓解牙龈炎症,同时,不会造成牙齿着色等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液组含片牙龈炎
大学生牙龈炎龈上菌斑的微生物群落
轻比重液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单侧股骨头置换术中的应用及睡眠质量比较
康复新液治疗口腔正畸慢性牙龈炎的临床疗效
探讨康复新液治疗口腔正畸患儿慢性牙龈炎的临床效果
服用含片这几点不可不知
康复新液治疗口腔正畸患儿慢性牙龈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清喉口含片抗炎作用实验研究
两种不同超滤置换液在患儿大容量零平衡超滤中的比较
不同含漱液控制菌斑和消除牙龈炎症效果的比较
三种肝保存液低温保存生物人工肝用C3A细胞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