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培酮和氯氮平联合碳酸锂治疗躁狂症的临床研究

2021-05-21阮江红杨玲

当代医学 2021年14期
关键词:躁狂症氯氮碳酸锂

阮江红,杨玲

(恩施州优抚医院精神科,湖北 恩施 445000)

精神病性症状躁狂症属于一类心境障碍,肢体活动较正常情况明显增多,睡眠需求也显著下降,不知疲倦,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攻击行为。已有研究证实,单一用药临床效果不佳[1-2],药物联用是治疗精神病性症状躁狂症的常用方案[3]。本研究探究利培酮、氯氮平、碳酸锂联合用药治疗精神病性症状躁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诊的精神病性躁狂症患者104 例,随机分为对比组和联合组,每组52例。对比组男28例,女24例;年龄18~57岁,平均年龄(36.78±2.37)岁;病程1~12 年,平均病程(7.92±1.15)年。联合组男27 例,女25 例;年龄19~59 岁,平均年龄(37.65±2.90)岁;病程1~13 年,平均病程(8.19±1.58)年。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精神分类症防治指南》精神分裂症标准[4];②躁狂量表(BRMS)评估分数均≥16分;③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正常及体格检查结果未见阳性体征。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躯体疾病或严重肝肾功能异常者;②对本研究所涉及药物过敏者;③入组前1 个月内有长效精神病药物服用史者。

1.2 方法 对比组予以利培酮(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160)联合氯氮平(上海新黄河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152)治疗,利培酮初始剂量每天2次,每次1 mg,随后酌情上调并维持在每天6 mg。氯氮平初始剂量每次25 mg,每天2次,2周内加至每次50 mg,每天3次。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碳酸锂(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00013)治疗,初始剂量为每次0.4 g,每天3次,随后酌情下调并将给药剂量维持在每次0.3 g,每天2次。两组均治疗2个月。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躁狂量表(BRMS)评分、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评分以及生活质量量表评分。BRMS评分满分为55分,分数越高表示症状越明显;PANSS评分分数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SF-36评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满意。比较两组不良反情况,包括失眠、口干、体位性低血压、便秘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BRMS 评分、PANSS 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BRMS 评分、PANSS 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联合组BRMS 评分、PANSS 评分低于对比组(P<0.05);联合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BRMS评分、PANSS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BRMS score,PANSS score and quality of life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s,scores)

表1 两组BRMS评分、PANSS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BRMS score,PANSS score and quality of life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s,scores)

组别对比组(n=52)联合组(n=52)t值P值BRMS评分治疗前19.28±4.03 20.71±3.89 0.51>0.05 PANSS评分治疗前102.47±10.39 103.26±11.25 0.33>0.05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前42.84±4.57 41.90±5.12 0.77>0.05治疗后53.76±5.09 67.08±5.19 10.28<0.05治疗后11.47±2.46 5.38±1.61 7.02<0.05治疗后49.62±10.27 36.75±9.10 8.56<0.05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比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3 讨论

目前,躁狂症的发病病因尚未明确,且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躁狂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5-6],临床症状主要为情绪变化异常,部分患者表现为活动明显增加,睡眠需求减少,严重者甚至有睡眠障碍,不知疲倦,对自我进行否定,表现为行为攻击性或暴力倾向。且病情易反复发作,不仅给患者及家庭造成极大困扰,也给社会增加负担。良好的治疗效果能控制症状,减少疾病的反复发作。

氯氮平是临床上最早用于抗精神病治疗的药物,能直接抑制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阻滞脑内5-羟色胺(5-HT2A)受体和多巴胺(DA1、DA4)受体,同时,具有抗胆碱(M1)、抗组胺(H1)及抗α-肾上腺素受体的药理作用,从而发挥镇静催眠作用,改善躁动、兴奋症状[7-8];利培酮为苯并异恶唑衍生物,其活性成分利培酮是一种选择性单胺能拮抗剂,其与5-羟色胺能的5-HT2 受体和多巴胺的D2受体有较高的亲和力;同时,能与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并以较低的亲和力与H1组胺能受体和α2-肾上腺素受体结合[9-10]。从而减少椎体外系反应,减轻躁狂症的阳性症状。药理分析表明,氯氮平能阻滞5-羟色胺(5-HT2A)受体和多巴胺(DA1)受体与5-羟色胺和多巴胺结合,减少5-羟色胺和多巴胺的释放。兼有抗胆碱、组胺及α-肾上腺素受体的活性,以抑制与乙酰胆碱、组胺及肾上腺素的结合,减少其释放。利培酮能选择性的与5-羟色胺受体、多巴胺的D2受体及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降低其受体活性,减少5-羟色胺、多巴胺及肾上腺素释放[11]。两者药理作用具有协同作用,但氯氮平口服后有肝脏首过效应,生物利用度较低,平均50%~60%。而利培酮半衰期较短,两药联用,尚难达到最佳治疗效果[12]。碳酸锂以锂离子形式发挥作用,其抗躁狂发作的机制为抑制神经末梢Ca2+依赖性的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释放,促进神经细胞对突触间隙中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增加其转化和灭活,从而降低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减轻躁狂症症状[13],口服吸收快而完全,生物利用度为100%,半衰期长达12~24 h,且在体内不降解,疗效稳定持久[14-15]。本研究结果表明,联合组躁狂评分(BRMS)、阳性和阴性综合征(PANSS)评分低于对比组,且联合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比组(P<0.05);三药均有口干、便秘、体位性低血压及胃肠道反应,增加碳酸锂合用后增加了1例胃肠道反应及1例口干不良反应,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三者联合用药,可更好地发挥药物疗效,改善精神状态、确保情绪稳定,降低病情发作频率,且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利培酮、氯氮平联合碳酸锂治疗精神病性症状躁狂症,可显著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且不加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猜你喜欢

躁狂症氯氮碳酸锂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磷酸铁锂电池回收碳酸锂的提纯装置
7月我国碳酸锂进口量同比涨108%,均价同比大涨878%
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氯氮平和氯丙嗪维持治疗的效果分析
碳酸锂联合卡马西平治疗躁狂症与碳酸锂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躁狂症的疗效
躁狂症独立诊断的研究进展
躁狂症病人护理工作是怎样的
整天太兴奋或患躁狂症
Albemarle锂业拟大幅提升产能
博思清与氯氮平治疗单纯型精神分裂症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无抽搐电休克联合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