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9年兰州市螺类水产品中致病性弧菌 污染状况调查

2021-05-20申艳琴李欣颖刘小菊

现代食品 2021年5期
关键词:溶藻霍乱弧菌溶血性

◎ 申艳琴,兰 光,张 阳,张 璟,李欣颖,闫 静,刘小菊

(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 兰州 730000)

弧菌是一类菌体短小,杆状或弯曲成弧状的革兰氏阴性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一般出现于水生动物和盐浓度范围较宽的水域中[1]。弧菌多数为非致病菌,只有12种弧菌对人类有致病性,致病性弧菌与人类肠内、肠外感染有关,最常见的是副溶血性弧菌、霍乱弧菌、创伤弧菌、溶藻弧菌和拟态弧菌[2]。致病性弧菌易引起人类急性胃肠炎、伤口、耳、眼感染和败血症等疾病,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3]。其中副溶血性弧菌是我国沿海地区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近几年,内陆城市中由副溶血弧菌引发的食物中毒事件也逐年增多,已经成为我国食源性疾病的主要病原微生物[4]。根据近年的调查发现淡水产品及环境中致病性弧菌种类不断增多,引起的食物中毒时有发生。兰州市虽地处内陆,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水产品的数量及种类逐年增加,不断有副溶血性弧菌引发食物中毒事件发生。螺肉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高钙质的天然动物性保健食品。螺类水产品成为各大饭店必不可少的食材。为了进一步了解兰州市螺类水产品中重要致病性弧菌污染状况,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危害性,对螺类水产品中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创伤弧菌、溶藻弧菌这4种致病性弧菌的污染状况进行调查,并对其毒力基因进行检测分析,为兰州市螺类水产品中致病性弧菌的食品风险评估及卫生监督部门的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样品来源

2019年随机抽样采集兰州市城关区、七里河区、西固区的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零售店的螺类水产品,共计175份,每份500 g。

1.1.2 仪器与试剂

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BD Phonex50,荧光PCR仪BIOERReal-Time PCR Detection Systim;碱性蛋白胨水,北京陆桥公司;科玛嘉显色培养基,郑州博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副溶血性弧菌耐热溶血素基因tdh、耐热溶血素相关基因trh、不耐热溶血素基因tlh荧光检测试剂盒,均购自北京卓诚惠生科技有限公司;霍乱弧菌血清:日本生研。所有试剂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1.2 方法

1.2.1 弧菌的分离与生化鉴定

参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副溶血性弧菌检验》(GB 4789.7—2013)、国家食品安全评估中心发布的《年国家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手册》,对样品进行副溶血性弧菌、创伤弧菌、溶藻弧菌和霍乱弧菌检测。

1.2.2 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检测

应用实时荧光PCR仪对副溶血性弧菌进行毒力基因检测,在一个PCR反应体系中同时检测副溶血性弧菌(tlh)和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tdh、trh)。鉴于同一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多样性,需要从每份样品中取3~5个不同的副溶血性弧菌纯菌落分别进行检测。

1.2.3 霍乱弧菌血清学鉴定

自营养琼脂斜面上挑取纯培养物与O1群及O139群霍乱弧菌诊断血清做玻片凝集试验。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检出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与分析

2.1 螺类水产品中4种致病性弧菌的检出情况

在采集的175份螺类水产品中,共检出致病性弧菌90株,检出率为51.42%。其中溶藻弧菌检出53株,检出率为30.29%;副溶血性弧菌检出22株,检出率为12.57%;霍乱弧菌检出9株,检出率为5.14%;创伤弧菌检出6株,检出率为3.43%。具体检测结果见表1。

表1 螺类水产品中4种致病性弧菌的检出率表

2.2 不同季节螺类水产品中致病性弧菌的检出情况

2019年4 个季度螺类水产品中的致病性弧菌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秋季阳性率最高,为72.5%;夏季、冬季次之,阳性率分别为62.22%、46.67%;春季阳性率最低,为26.67%;具体检测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季节螺类水产品中致病性弧菌的检出率表

2.3 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检测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22株副溶血性弧菌检测副溶血性弧菌(tlh)和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tdh、trh)。结果显示所有分离株不耐热溶血素基因tlh均为阳性,而耐热溶血素tdh、耐热溶血素相关基因trh均为阴性,说明这些副溶血性弧菌分离株均不携带tdh、trh致病性相关基因。

2.4 霍乱弧菌血清学鉴定

霍乱弧菌是一种烈性肠道传染病,该菌通过摄入受污染的水和食物经口传播。尤其是感染O1血清群或O139血清群后,易引起烈性肠道传染病。近年来我国霍乱疫情以食源性暴发为主,特别是进食海(水)产品等[5]。因此,本文对此次检出的9株霍乱弧菌进行了血清学分型。经鉴定,9株霍乱弧菌均为非O1群和非O139群。

3 讨论

本次调查研究兰州市螺类水产品中共检出4种常见致病性弧菌,且检出程度略有差异,总检出率为51.42%。其中溶藻弧菌检出最多,检出率为33.13%;溶藻弧菌(V.alginolyticus)与副溶血弧菌一样,是沿海地区腹泻病和食物中毒的常见致病菌,该菌可引起肠道炎、伤口、耳和眼的感染[6-7],甚至败血症等肠外感染,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频繁报道[8-10],通过此次调查发现溶藻弧菌是兰州市食源性疾病发生又一危险因素,应引起关注。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13.75%,虽然未检出tdh和trh基因,但根据相关文献报道,仍有少量分离株表现出KP+现象,揭示了tdh-菌株仍具有一定的致病风险。霍乱弧菌检出率较低,9株霍乱弧菌均为非O1/O139群,以往研究认为其不致病或仅引起散在轻度腹泻,近年来有报道发现有些非O1/O139 群霍乱弧菌也可产生霍乱弧菌肠毒素,引起腹泻、发热等食物中毒。我国关于非O1/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屡见不鲜[11],因此对水产品中霍乱弧菌监测应列入监管范围。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兰州市螺类水产品致病性弧菌污染状况比沿海城市略低,与近年来甘肃省各地区致病性弧菌检出率略高[12-13],这与水产品在内陆城市的销售大幅上涨相关,因此对兰州市螺类水产品致病性弧菌污染状况进行调查非常必要。螺类水产品大多是滤食性的摄食方式,通过水的吸入和吐出而滤取小型浮游生物,能将水环境中的致病性弧菌富集于体内,要加强对螺类水产品中致病性弧菌的监测。

季节性分布显示,一年中的5月~8月致病性弧菌总阳性率较高,可见兰州市螺类水产品中致病性弧菌主要在夏秋季流行。嗜盐性弧菌在不同季节检出情况与文献报道相似[3]。从对不同采样地点类型监测结果来看,零售店、网店检出率显著高于超市,分析原因可能是超市管理制度完善,各类食品分区域销售,污染几率降低。因此,卫生监督部门要加大对流通环节的卫生监督力度,加强从业人员卫生知识的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卫生素质,才能减少食物中毒发生。

综上所述,兰州市螺类水产品中4种致病性弧菌污染比较普遍,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部门应加大监测监控力度,与市场监管部门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加强监测信息沟通,加强对螺类水产品销售、餐饮环节的监管力度,减少此类食品所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在此,也要提醒消费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个人卫生,不生吃或半生吃、不吃未熟透的水产品等,以防止病从口入。

猜你喜欢

溶藻霍乱弧菌溶血性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霍乱弧菌检测方法的研究
小麦内生溶藻细菌ZB1的分离鉴定及其溶藻特性
溶藻细菌及其溶藻活性物研究进展*
溶藻细菌FS1的溶藻效果与机制初探
利巴韦林片致溶血性贫血伴急性肾衰竭1例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储血袋两种放置方式的溶血性分析
血清凝集、基因测序联合检测群霍乱弧菌的应用
侧孢短芽孢杆菌溶藻活性代谢产物部分特性的研究
非O1群、非O139群霍乱弧菌致败血症1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