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丑日教牛

2021-05-19谢飞鹏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21年4期
关键词:耕田叔父鞭子

谢飞鹏

天刚蒙蒙亮,便被不断传来的“呵喝”声吵醒。细听一下,原来是叔父和村里方龙伯在门前田里教牛。

那条小牛是家里的老母牛生的,快三岁了。俗话说:“一岁笼头,两岁圈,三岁拖犁,四岁骟。”牛犊到了一岁,就要给它安上笼头,免得到处乱跑。到了两岁,就可以穿圈了。“圈”在这里读“juàn”,就是牛的鼻环。一头牛安上笼头穿了鼻圈,就会被绳子牵着系着,再也没有自由了。小牛到了三岁,力气足了,可以拖犁拖耙耕田。如果是卵牯(即公牛),到了四岁,多会被骟掉,那样可以保持充足精力,耕田更厉害。

没有哪头牛天生会耕田,要先调教一番,我们把这叫作教牛。教牛很有讲究,首先要挑选日子。村里流传:“辰日穿圈,丑日教牛。”中国古代历法以天干地支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辰、丑是十二地支中的两个,辰日、丑日即地支中分别为辰、丑的日子。给牛穿圈时,要用烧红的烙铁横着穿透牛鼻孔,那是很痛的。我们乡下,“辰”与“驯”谐音,据说辰日这天,牛比平时要驯服,所以辰日穿圈比较合适。丑日属牛,这天教牛效果比较好。当然,也可以选择社日,社日是祭祀土地神的,牛一辈子都在和土地打交道,这天教牛当然可以。这都是乡下人流传下来的老规矩,至于有没有科学依据,谁也不知道。不过,这却反映了农村人对生活的敬畏与热爱。

今天就是丑日,天气又非常好,正适合教牛。我还是在很小的时候看过教牛,这次回家遇上了,当然不能错过,于是连忙爬起来到田头去看看。

我知道,教牛除了要选择日子,还有其他讲究。例如,要赶在大清早,道路不能有人走过,否则教牛效果不好。如果你从边上路过,你走你的路,他教他的牛,就像没看见一样,千万不能多嘴,否则会影响教牛的。并且,如果一次调教不好,这牛就变得顽头,以后就很难教了。

因为知道这些规矩,来到田边后,我没有作声,只是朝方龙伯和叔父笑了笑。他们两人只顾忙着,好像没有看见我一样。方龙伯在后面扶着耙,不停地发出指令。短促有力“喝”的一声,是叫牛走快点儿;悠长轻语“呵”的一声,是叫牛走慢些;牛绳一抖,是教牛往那个方向去;到了田角,便慢条斯理地叫道“转——角——”叔父在前面牵着小牛,教它按方龙伯的指令走。

开始小牛觉得比较新鲜,还算配合。但没走两圈儿,便感到有些不对头了。特别是套在脖子上的牛轭,要拖动耙,非常吃力,让它很不好受。它低头晃脑,总想把牛轭弄下来。但叔父哪会让它得逞,紧紧攥着牛绳,拧着它往前走。颈脖上的轭弄不下来,小牛便耍性子,趴在田里不愿走。这个时候,叔父只有用鞭子招呼了。一下不行,便两下、三下,打得它听话为止。还一边不停叱呵:“畜生,你还敢不听话?看我不打死你。”而方龙伯则在后面这样劝它:“呵呵,快起来哟,听话啦,就不打你了。”他们两个,一个唱红脸,一个唱黑脸,真是挺有意思的。

小牛在田里不停挣扎,田边竹林的竹鸡却在悠闲地叫着:“水打歪——水打歪——”教牛的叱呵声,丝毫没有影响它的歌兴。这时,家里的鸡鸭鹅也出囚了。鸭子在大白鹅带领下,“嘎嘎”几声,跳进水田欢快地觅食。那些鸡呢,也踱着方步来到田边,看翻起的泥块里有没有虫子,还一边侧头盯着不停挣扎的小牛,好像是在调侃它。家里的小狗也来凑热闹,一边看小牛挣扎,一边对我不停地摇着尾巴。

方龙伯突然一声吆喝,把它吓一跳,走了几步后,很快又回来了。它们似乎并不知道,此刻对小牛来说意味着什么?

这个时候,老母牛还在栏里,隔田不远,它应该知道自己的孩子在经受着什么。听到小牛不断地挨鞭子,它对着田里不停“哞哞”地直叫,应该是心疼吧。小牛也“哞哞”地回应,似乎在向母亲哭诉,但这一切都无济于事。

看到小牛不断地挨鞭子,我也有点儿心疼。但我知道,这是无法避免的。一头耕牛,生下时就已注定,它这一辈子是要负重而行的,没有其他选择。今天仅仅只是开始,这是它必须要过的一关。

小牛还真的有点儿倔强,叔父好不容易牵起它,没走几步,它又趴在田里不走了。牛绳很短,叔父猝不及防,跟着倒在田里,弄得全身都是泥巴浊水。看到叔父这个狼狈相,方龙伯忍不住“嘻嘻”地笑起来了。当然,等着小牛的是一顿更厉害的鞭子。

如此几番折腾,每一次换来的只是更厉害的鞭子。小牛似乎也知道,这样倔强下去是徒劳的。加之方龙伯在后面不停地说:“畜生呀!你听话啦,就不会挨打了。”小牛慢慢学乖了,叔父在前面牵着,它渐渐跟上了节奏。该快的地方快,该慢的地方慢。到了田角,方龙伯一声“转角”,它会自觉地转过来。如果牛绳踩在脚下,方龙伯只要用手一抖,它便乖乖地把腿拾起来。

人们都说,牛是通人性的,很聪明,确实不假。这样看来,棍棒底下不但可以出人才,还可以出牛才呢!看到小牛慢慢学会了耕田,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但我知道,等待它的将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循环耕作,直到用尽最后一点儿力气。

几圈儿下来,小牛学得差不多了,教牛结束了,太阳才刚刚出山。把牛轭从它脖子上放下后,小牛便扬蹄跑向老母牛,一边“哞哞”直叫,好像在说:“我终于学会了。”母牛也在对小牛“哞哞”直叫,好像是在鼓励它。

小牛走到母牛面前后,赶紧往母亲身上蹭。母牛也不停地嗅着小牛,特别是它的屁股,挨了很多鞭子,不停地舔著那里,似乎在为它减轻痛楚。对一个做牛的母亲而言,这是它唯一能做的了。

猜你喜欢

耕田叔父鞭子
鞭子
鞭子
鞭子
谁认识的人多
退休咏怀
由新见阳小叔父鼎看叔姬鼎等铜器及相关问题
征友启事
血浓于水的亲情(中篇小说连载十)
云泥之外冷清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