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狗之城

2021-05-19冯瑶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21年4期
关键词:天后宫雷州小白

冯瑶

到达雷州的第一站,是雷城夏江天后宫,即妈祖庙。妈祖庙是中国当下每一个沿海城市普遍存在的文化符号,有海的地方就有妈祖信仰。在我的印象中,中國绝大多数的天后宫门前屹立的是两尊威严的石狮子,但雷城夏江这座天后宫,屹立门前的,却是两尊憨态可掬的石狗!

随后,我们参观雷州博物馆,果然在博物馆内的石狗奇观展厅看到上千尊石狗,最大的石狗连座高约130 厘米,最小的仅高10 厘米左右,一般的石狗跟真狗大小差不多,大大小小的石狗摆放在一起,奇趣盎然。它们造型多样,有原始类、抽象类、具象类、人格化类、文相武相类,等等,这些不同时代的石狗,各具特色。展厅里,在狗形狗态区域,展出的是形态各异的各个时代的一群石狗;狗兄狗弟区,展出狗的不同种类,如土狗、野狗、猎狗、沙皮狗、卷毛狗、哈巴狗等;狗神狗职区域的每个石狗造型,代表一种内涵和寓意,它们分文相和武相,文相石狗有仰脸向天的“风雨之神”,有迎面平视的“财神”“福神”,它们一般为坐式,面目较和善,神态安详,有石鼓、铜钱、龟、小狗等附加雕刻,象征生育之神的石狗又有阳具勃起型、抱子型,寓意“生育”“送子”,主司繁衍生育!武相石狗一般为蹲式,雄壮威武,有的面目狰狞呈怒鬃、伺机扑杀的状貌,有八卦、乌蛇、帅印等附加雕刻,属“守护神”类,它们所司职能分别为:镇邪护法、司风雨雷电、主正义等。

馆中一石狗,单看身高与体重,在石狗群中只算中等,但却享有“王”的待遇:展台基座明显高于其他石狗,脖子上还系着红绸花,宝座后面写着“石狗王”三个大字。何以成为“石狗王”?解说人告诉我们,此石狗与其他石狗相比,有硕大的生殖器显于胸前,狗头人身的模样,突出的是生殖崇拜!古雷州是一块荒蛮之地,瘴气浓重,人气不旺,而狗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在当地又有“报喜得贵子”的传说,最受雷州古民的崇拜,于是他们便雕刻高大威猛、带有硕大生殖器的石狗尊为石狗之王,进行祭拜祈祷,以求赐他们多子多福……大家正在对石狗王品头论足时,当地一文友插入一个小故事:博物馆工作人员在乡下发现这尊“王”时,它还“落难”在乡下某一角落,八个小伙子都搬不动它,有人过去拍拍它的“头”说:“跟我们去市里吧,那儿的花花世界里有好多女伴的。”说完,四个小伙子便轻而易举地把它搬上了车。这个故事虽不足为信,但却以当下的审美情趣,从一个侧面解读了这尊“石狗王”雕塑艺术的主题。

浏览着博物馆中千奇百态的石狗,但觉它们质朴可爱,趣稚感人。我的心一下子变得柔软,眼前的石狗,唤起了我内心深处一抹温暖的记忆。

小时候家在农村,村里每家每户都养狗,那时,我家里养的是一只本土狗“姑娘”,它有一身顺滑的乳白色毛发,还有一双悲天悯人的黑眼睛,我们都管它叫小白。小白行动敏捷、善解人意、聪明乖巧,获得了全家人的怜爱。而小白最喜欢跟我,是我忠实的伙伴。70 年代中末期,夏季在农村小孩儿中流行疮疾,我也不幸中招儿,膝盖处生了一个疮,那个年代的乡村,少医缺药的,这个疮疾拖延了半年不得痊愈,让我很痛苦。小白对我抱以同情之心,总是悲悯地凝望我。后来,小白做了狗妈妈,一年生两窝狗崽,它生的狗崽品相超群,是邻里抢着定购的狗娃娃。但好景不长,有一年流行狂犬病,家犬被大量屠杀,那段时间,整个村子都飘着狗肉味,可我们却无法对小白下手,而村干部则三番五次来我家催促,并警告,再不处理,他们将自行将小白乱棍打死了事。看着他们手持打狗棒的绝情样子,我好害怕好心疼,我多想保护好我的小白啊。

可是最终,小白还是失踪了。我后来才知道,我家与邻村一户人家易狗而烹。

那次小白被烹,对我和家人的精神打击很大,“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从此,我家没有再养狗。

在雷州行走,看到石狗的频率相当高。在夏江埠头,有大石狗;镇守在渡口码头的,有石狗;民间香火供奉的,也有石狗!此外,庙宇门前、村庄里、荒野地、河边,还有庄稼地,都有石狗!据说,雷州境内现存有1.5 万至2.5 万尊古石狗,被称为散布民间的“雷州兵马俑”。

雷州先民对石狗的崇拜,还有一个强化的过程:在生产力和认知能力低下的古代,雷州先民对当地频发的雷电等自然天象产生恐惧,继而崇拜。雷州是世界上第三大雷电频发区,当地有着这样的古老传说:雷神爱惜万物,怕太阳把万物晒枯,常遣天狗去食太阳,有“日食”现象就说是“天狗食日”。雷州先民因对雷神强烈崇拜,进而对狗也强烈崇拜。

猜你喜欢

天后宫雷州小白
小白写作文
小白写作文
清代雷州半岛糖贸易及其规范化——以新发现的雷州花桥碑刻为例
可爱的小白
龙岩市社前村天后宫山门舞楼及舞台题记考述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社前村天后宫山门舞楼
想念我的小白
天津天后宫的保护和发展
天后宫
雷州书画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