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生态制剂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变化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2021-05-18卢丹熊兴波

临床医药实践 2021年5期
关键词:溃疡性双歧结肠炎

卢丹,熊兴波

(1.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附属杏坛医院,广东 佛山 528325;2.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广东 佛山 528325)

溃疡性结肠炎属于结肠和直肠炎症性疾病,病程漫长,易反复发作。溃疡性结肠炎病因尚未明确,治疗难度大,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临床常采用氨基水杨酸类、激素类药物治疗,但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仍不理想,且伴有不良反应[1]。相关研究显示[2],菌群失调、氧自由基损伤在溃疡性结肠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微生态学的发展,人们发现微生态制剂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失衡、抑制毒素产生的作用,能够改善肠道功能,维持肠道微生物环境稳定[3]。本研究观察微生态制剂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4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 例。对照组男24 例,女18 例,年龄(38.64±7.33) 岁;根据改良Truelove和Witts疾病严重程度分级:轻度27 例,中度15 例;病程(3.68±0.63) 年。观察组男23 例,女19 例,年龄(39.10±7.58) 岁;轻度26 例,中度16 例;病程(3.76±0.85) 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炎症性肠病的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4]中溃疡性结肠炎相关诊断;均为首次发病;病程3个月及以上;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重度溃疡性结肠炎;合并其他肠道疾病;妊娠、哺乳期妇女;合并严重心肝肾脏器损伤;易过敏体质或对研究药物过敏者。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Ferring GmbH,注册证号H20181183,规格为每片0.25 g)治疗,每次1.0 g,饭前温水口服,每日3 次;观察组采用美沙拉嗪+微生态制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上海上药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0970105,规格为每包1 g)治疗,美沙拉嗪给药方法同对照组,微生物制剂用温水(水温≤40 ℃)冲服,每次2 g,每日3 次。两组均持续用药8周。

1.4 疗效评价

治愈:腹痛、腹泻、便血等症状完全消失,内镜检查无颗粒感,血管分布正常,黏膜无损害;有效:腹痛、腹泻、便血等症状基本缓解,内镜检查显示黏膜溃疡、出血等好转,有轻度炎症;无效:症状体征未见改善。有效率(%)=(治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6 周后肠道菌群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肠道菌群指标:采集患者新鲜粪便0.5 g,稀释后接种于培养基上,计算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菌落总数(CFU)的对数值(LgCFU/g)。炎症因子水平:抽取空腹静脉血5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免疫比浊法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不良反应:统计两组治疗期间发生腹泻、恶心、头痛等情况。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肠道菌群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含量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IL-8,TNF-α,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8,TNF-α,hs-CRP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例(%)

表2 两组肠道菌群指标比较

表3 两组炎症因子水平对比

2.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期间,对照组出现2 例恶心、1 例轻度头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3/42);观察组出现1 例腹泻、2 例恶心、1 例轻度头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2%(4/4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693)。

3 讨 论

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认为其发病与遗传、免疫、肠道微生态及饮食、生活环境等多种因素相关,一般为终身复发性疾病[5]。临床主要通过药物治疗抑制炎症反应。美沙拉嗪作为5-氨基水杨酸类制剂,治疗效果较传统柳氮磺胺吡啶片更好,可抑制白三烯、过氧化物酶等炎性介质的产生,缓解消化道黏膜水肿。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含量高于对照组,IL-8,TNF-α,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无明显不良反应,说明微生态制剂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疗效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肠道菌群环境,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且具有一定安全性。魏来和黄永坤[6]研究显示,微生物制剂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能够有效改善肠道菌群和血清指标,提高临床疗效,与本研究结果一致。肠道内菌群失调会对肠道黏膜造成损伤,引起免疫反应,而免疫功能紊乱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极易引起疾病或加重病情[7]。因此,改善肠道内菌群及内环境,对病情恢复有利。微生物制剂又称为微生态调节剂,可调节肠内环境平衡,改善肠内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指标。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是常见的微生态制剂,含有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和粪肠球菌,能直接补充肠内生正常细菌,调节肠道菌群,抑制肠道内毒素和病原菌的产生。该药口服后在人体内合成多种维生素,可提高矿物质、蛋白质等吸收利用水平,并抑制有害菌的产生与生长,诱导T细胞凋亡,进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8]。与美沙拉嗪联合使用,产生协同作用,有效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减轻黏膜水肿,从而缓解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猜你喜欢

溃疡性双歧结肠炎
3种食品中双歧杆菌鉴定方法的比较分析
“结肠炎”背后的亲子关系问题
岭南山竹子醇提物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作用
蒙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双歧杆菌及其产品缓解肠炎症状的研究进展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蒙脱石散联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分析
空腹生吃鱼腥草治结肠炎
母乳婴儿源产细菌素双歧杆菌的分离鉴定
蒙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6例临床观察
肠疡宁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5例结肠镜象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