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使用个人手机,有时并非个体私权

2021-05-17熊丙奇

廉政瞭望·下半月 2021年2期
关键词:电子产品个体智能手机

熊丙奇

2月1日,教育部官网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就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作出规定。《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须经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其实,早在2018年8月,教育部、國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8部门联合印发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就明确提出:“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要进行统一保管。”

有人质疑这是因噎废食,毕竟智能手机现在已经成为很多学生的“标配”,随身携带智能手机,不但便于联系,交流,也可以拓宽学生学习的渠道。

但在笔者看来,禁止把个人手机带入教室,是有现实必要性的,这有利于让课堂回归课堂。该规定主要考虑课堂的“教学属性”,学生把手机带入课堂,会影响课堂学习效率,老师在讲台上讲课,有的学生可能偷偷打游戏、追剧,或者和同学聊天;另外,学生过多使用电子产品,也会影响视力发育,比如去年上半年,为防控疫情,全国各地都组织学生进行在线学科知识教学,连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学生也是如此。结果是,根据教育部对9省的调研显示,与2019年年底的普测相比,中小学生半年近视率增加了11.7%,其中,小学生增加最多。

值得注意的是,要实现禁止将个人手机带进课堂的目标,还需要扭转学校课堂教学、布置作业过度依赖电子产品的倾向。近年来,不少中小学把利用电子产品教学,布置电子作业,视为教育创新和教育现代化,一边禁止学生带手机进课堂,一边又给学生布置必须利用手机才能完成的电子作业,这让禁止学生带手机进课堂的规定成为形式主义。

禁止中小学生带个人手机进课堂,并非教育领域的首创。早在我国教育部门发布有关禁令之前,2018年的两会,就第一次禁止携带手机进入人民大会堂开会。每次开会前,会务组都会发通知:“所有与会人员严禁携带手机等具有摄影摄像功能的电子设备,不要携带与会议无关的物品进入会场。”这得到舆论的一致点赞,认为这是让代表、委员能全身心投入参政议政的举措。以前把手机携带进会场后,有的代表委员忙于用手机拍照留影,还有的则在开会时刷朋友圈。借鉴这一做法,地方的两会以及一些部门的重要会议也出台类似规定。

还有一些特殊场所,也禁止携带手机。2006年由司法部出台的《关于加强监狱安全稳定工作的若干规定》第四条规定,禁止将移动电话带入罪犯生活、学习、劳动现场。违反规定带入、未造成后果的,给予行政纪律处分;将移动电话提供给罪犯使用的,对警察一律辞退,取消警衔;对工人一律辞退,解除劳动关系。

毫无疑问,智能手机给沟通、交流以及学习、工作都带来了某种程度的便利,这也是智能手机能得以快速普及的原因。但智能手机也是“双刃剑”,对青少年来说,过度使用智能手机,不但会影响视力发育,而且可能会沉迷手机游戏,因此,必须对智能手机的使用进行一定限制。我国职场人士也有成为“拇指一族”“低头族”的趋势,即便没有禁令约束使用智能手机,也需要自我调控。

说到底,智能手机的使用,并非完全属于个体的私权,即是否使用手机就是个体的权利。在家庭里以及私人场合,怎么使用个人手机,这属于个体的权利,而在公共场合以及带有特殊性质的场所,使用个人手机,则是属于公共决策范畴的问题。这就要权衡利弊,如果是弊远远大于利,而且弊无法通过个体自律解决,就需要有明确的禁令。

猜你喜欢

电子产品个体智能手机
自我宽恕的心理学研究
小眼镜找朋友
关于电子产品结构设计的相关问题探讨
襄阳市区3~6岁幼儿电子产品使用情况调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An Evaluation of Chinese to English Translation in Light of Skopos Theory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连续四个季度下滑缓
智能手机今年拼什么?
How Cats See the World
如何在智能手机中安装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