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川东县级博物馆室内空间整合的典型性案例分析

2021-05-17马健张婷婷

美与时代·上 2021年2期
关键词:室内空间整合

马健 张婷婷

摘  要:川东县级博物馆室内空间设计需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本文通过对川东地区县级博物馆室内空间实地调研,着重从功能分区、动线、展柜与室内装饰等方面进行分析。根据两个典型的县级博物馆案例,分析博物馆内的空间整合,对比分析两个博物馆存在的问题,对县级博物馆的空间整合有所帮助。

关键词:川东;县级博物馆;室内空间;整合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形式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取得重大的进步,随之而来的是文化、教育向更高水平的发展,这就推动了“博物馆热”。

在全国博物馆大发展的背景之下,许多大型博物馆各方面都非常完善,而对发展相对较慢的县级城市来说,博物馆空间设计的各个方面都差强人意。县级的博物馆应该追求的是小而精。“精”主要体现在功能分区、动线、展柜与室内装饰等方面的全面升级。

一、川东县级博物馆室内空间整合现状

川东地区有15个县级地区,有8个县级博物馆。博物馆的类型比较多,有历史文化类、地方综合类、纪念类、民俗类、自然类等。县级博物馆大多都是由地方的名人住宅、庙宇、民俗馆和文化馆等改造而成。比如渠县历史博物馆就是由渠縣文庙剥离的一部分场地。武胜县宝箴塞民俗文化博物馆是段氏家族为避战乱而修建的集军事防御、生活起居于一体的全封闭式川东民居建筑群,现改为地方博物馆。

通过博物馆的类型可以看出,川东地区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非常丰富,但从室内空间整合的角度来看,川东地区的县级博物馆存在很多的空间问题。比如以前用于居住的空间,现在用于展览,从房屋的面积和结构来看,面积过于狭小,受面积的影响,功能也过于单一,并不能满足人们在参观博物馆时的现实需求。本文结合县级博物馆和观众对博物馆的现实需求,将存在的问题归纳为功能分区、动线、展柜、室内装饰等四个方面,具体的问题通过以下两个案例进行阐述。

二、邻水博物馆室内空间整合分析

(一)邻水博物馆室内空间整合的现状

1.功能分区

邻水博物馆中的党史馆在展出内容的功能分区中,依照党史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从入口的左侧开始直到入口的右侧结束,分版块进行展览,版块依据“主题-细节内容-实物”的形式展览,区与区之间通过突出的主题进行区分。

2.动线

(1)内部动线

邻水博物馆的内部动线是依照展出内容以及分隔墙的引导,观众从左侧开始到右侧结束(如图1)。

(2)外部动线

邻水博物馆的外部动线通过大厅的引导,进入庭院和中庭。路线分别从庭院的两边和中间开始,呈上升的趋势。沿着楼梯往上走,中间的路又分为两条路线,连接着展厅。庭院空间会将人们从室内吸引过来,同时还会透过虚的界面将景观引到室内,成为空间联系与渗透的载体(如图2)。人们在连续观展的过程中偶然经过景观庭院,会被自然吸引停留,从而产生更多的活动。空间在此已不再局限于交通功能,而更多地成为公共交流的活动场所。

3.展柜

邻水博物馆的展柜是将单独的展柜和墙上的展板相结合、实物与内容相结合,用以展示墙面英雄人物浮雕画。展柜高约1.2m,长约1.5m,宽约0.55m,展板的大小不等,排列具有几何美感(如图3)。

4.室内装饰

邻水博物馆室内的装饰以红色的基调为主。吊顶装饰有红色的五角星,墙面的背景是暗红色的人物装饰背景墙,地面以灰色的铺装为主,灯光以白色的灯带加上暖黄色的射灯,整体凸显红色基因的氛围(如图4)。

(二)邻水博物馆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问题一:功能分区布局较为单一

邻水博物馆在功能布局上更多地考虑到观众参观内容和展示形式,忽视了观众对参观环境的需求。比如休闲空间与展览空间的融合、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联系等。

问题二:室内装饰融合不够

邻水博物馆在室内装饰中注重展示区域的设计,忽略了吊顶和地面铺装与整个环境的融合性。另外在一些装饰小品和装饰图案上的设计不够丰富,细节上的设计需要进一步加强。

思考:邻水博物馆在功能分区上应该考虑陈列功能展示空间与休闲空间的复合化,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紧密联系[1]。以苏州博物馆的设计为例。其一,休闲空间有一些景观、小品、休息座椅等有助于提升陈列空间单一展览功能的功能设施,丰富陈列室的空间感受,使得观众在欣赏展品的同时对展品及其周围的环境有交流互动(如图5)[2]。博物馆不能只把注意力放在营造一个纯粹的陈列空间上,而应注重陈列空间内公共空间的营造。其二:可以通过借景的方式引入整个空间环境,通过横向或者纵向的方式进行借景[3]。比如通过巧妙的手法,把外面的景观透进室内,观众可以一边欣赏展品,一边欣赏美景,这样也能增加空间的层次性(如图6、图7)。

三、渠县历史博物馆室内空间整合分析

(一)渠县博物馆室内空间整合的现状

1.功能分区

渠县历史博物馆的展品分区按照文物出土的时间先后进行展览,从战国到近代,入口的右侧展出文物,左侧展出渠县历史博物馆内的建筑纹样拓印图。渠县历史博物馆的展出空间主要是文物陈列馆的1、2、3展厅,分为上下两层,以及作为临时展出的东西庑,结合已有的空间和现在的实际需求来进行展区的划分。

2.动线

(1)内部动线

文物陈列厅的动线是从入口开始,从右边顺着文物的展出引导观众进行观看,到二楼,然后原路返回,再从入口的左侧出来(如图8)。

(2)外部动线

从门口的宫墙万仞的右侧进入,以少见的中曲轴线对称布局手法,用阶梯一步一步往上引导,在观赏馆内的景点的途中来观赏文物展览以及临时展画厅(如图9)。

3.展柜

展柜既有独立的展柜也有整面墙壁的展柜。文物陈列厅1、2的展柜设计形状不一,独立展柜的大小也不一致,具体按照展区内的实际情况而定。文物陈列厅3的展柜大小一致,通过墙与墙之间的间隔来区分,独立展柜高约0.8-0.9m,长约1.5-2m,宽约0.64-0.67m(如图10)。

4.室内装饰

文物陈列厅的入口有一个宕渠时代的泥塑人物作为装饰,入口就能看见红棕色的装饰墙,还有简单的情景再现以及壁画。室内的踢脚线到展柜之间的位置有一些装饰图案,整体的氛围简单,朴素又充满韵味(如图11、图12)。

(二)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问题一:功能分区不够严谨

渠县历史博物馆的展品摆放较为随意,没有进行严格的分区,工作人员的办公区与展览空间的联系不太合理。从参观环境来看,陈列功能缺乏多样性,而且受到空间狭小的局限,展品并没有全部展出。

问题二:展柜尺度不合理

渠县历史博物馆的独立展柜的尺度不太合理,观众的视线范围在0.9-2.4m之间,而展柜的高度在0.8-0.9m之间,但实际展品的高度却在0.5m左右,观众得弯腰进行观看。

问题三:动线单一

渠县历史博物馆的动线并没有通过设计进行引导,容易让观众在参观时产生混乱。

问题四:室内装饰设计没有明确的主题

在室内装饰的部分,博物馆内虽然有简单的壁画、雕塑、花纹以及装饰墙,但整体来看这些装饰并不能凸显一个明确的装饰主题,而且并没有充分利用当地丰厚的文化底蕴为载体来凸显地方的文化特色。

思考:在渠县历史博物馆的设计中,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展品分区,每一种类的展品应该通过文字或者符号来进行区分,比如馆内的文物应该放在一楼,拓印画和石化像等放在二楼,通过文字或者符号来提醒观众展品的内容。馆内的展品的方式也要多样化,应该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多方面的感受进行设计。馆内不仅要有实物、展板说明,也要用多媒体来进行播报讲解,或者播放音乐,这可以将观众带入浓厚的文化氛围当中,还可以做一些展品的模型供观众近距离接触,感受古人创造的智慧。如室内的空间太过狭窄,可以通过墙面的隔断进行空间上的延伸。这不仅增加了展品的数量,也增加了观众参观路线的丰富性。展柜的尺度应该充分考虑观众的视线的范围,让观众的参观更加舒适。以图13四川大学博物馆为例,空间的隔断不仅使空间更加丰富,也使参观动线更加多样化。动线的处理应该配合展柜的设计来引导,让观众即便在狭小的空间内也能有多种的参观路线。在室内的装饰方面首先要确定一个明确的主题,在装饰上不仅颜色要与文物形成联系,更要凸显主题,天花板和地面铺装也要融入整个环境,在细节上可以通过装饰小品、馆内文物的花纹、装饰墙、壁画等方式来凸显文化氛围和地方特色。

四、川东县级博物馆典型案例室内空间整合的比较

以邻水博物馆和渠县历史博物馆为代表的川东县级博物馆室内空间整合典型案例,从功能分区、动线、展柜与室内装饰等方面分别分析了博物馆内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笔者的思考,现在将把两个博物馆进行综合比较,分析他们之间的优缺点(如表1所示)。

五、结语

本文通过对川东地区县级博物馆室内空间整合的实地调研,抽取其中最典型的两个博物馆进行分析,对比出两个博物馆的优缺点,从而总结出县级博物馆在室内空间整合中需要注意的四点,具体如下:

在功能分区上,展览空间功能已经渐渐走向复合化,不仅仅是简单的展品功能分区,还要尽可能将展览空间与休闲空间相结合,并且通过合理的空间分割、隔断、隐藏空间等方法缓解展示空间不足的问题。

在展览动线上,不仅要注意动线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还要注意内部动线与外部动线的紧密联系。这需要博物馆内设置明确清晰的动线导向标识,比如展品导向、地标导向、图画导向等。

在展柜的选择上,要注意空间尺寸的实际需求。以人的视线的合理浏览范围为依据,设计不同形状和尺寸的展柜,满足合理视线需求的同时,还要满足人们浏览时的视觉新鲜感。

在室内装饰上,要有一個明确的装饰主题和风格。可以将当地的文化特色和民风民俗融入到博物馆的室内设计上,通过整体氛围的渲染和细节的处理,创造一个有特色和浓厚文化氛围的展览环境。

参考文献:

[1]方涛.博物馆建筑空间整合设计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

[2]许俊杰,梅洪元.当代博物馆交通空间功能复合化研究[J].城市建筑,2014(31):113-115.

[3]罗梦怡.文化博物馆功能分区整合设计探析[J].四川建材,2019(10):44-46 .

作者简介:马健,重庆师范大学教授。

张婷婷,重庆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室内空间整合
《室内空间设计》
室内空间设计之住宅设计
浅谈室内空间设计的发展趋势
隔墙内外
住宅室内空间中陈设的应用与表达
家具在室内空间布局中的品质特征探讨
谈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浅析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