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宫肌瘤B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2021-05-17郭甜甜

健康之家 2021年24期
关键词:临床应用价值子宫肌瘤分析

郭甜甜

摘要:目的:分析子宫肌瘤B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接收诊治的疑似子宫肌瘤患者60例为研究样本,所有患者均接受B超,以病理活检为金标准,分析B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B超诊断时间明显短于病理活检(P<0.05);两组诊断检出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結论:B超诊断宫肌瘤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且诊断时间短,操作简单。

关键词:子宫肌瘤;B超诊断;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子宫肌瘤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其患者以年龄在35岁以上的女性为主,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腹部包块及白带增多等,同时该病还具有病程较长及发病隐匿的特点。除此之外,由于子宫肌瘤发病初期临床症状并不显著,加之患者健康体检意识较为薄弱,极易导致出现病情恶化的风险。该病的发病率目前仍呈逐年增长趋势,且患者逐渐趋于年轻化,严重影响着广大女性患者是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早发现、早治疗有利于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因此,选择一种科学有效的诊断方式则至关重要[1]。本研究旨在分析子宫肌瘤B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接收诊治的疑似子宫肌瘤患者60例为研究样本,所有患者均接受B超检查,患者年龄31~69岁,平均年龄(50.32±1.23)岁。

1.2 方法

病理学诊断:病理学诊断的设备主要包括直不锈钢导管、17 mm的活检口、Tru-cut型切割针,以及通过弹簧来触发的火箭枪等。手术实施之前要使用MRI的T2加权像来确认肌瘤位置,并指导患者以正确体位进行检查,患者的体位为膀胱截石位。在经腹超声的协助下,将导管由子宫颈处置入至肌瘤位置,并将活检针通过导管置入,扣动扳机后即可获取柱形组织作为待检样本,并将其放置在无菌片上,送至病理处进行诊断。

B超诊断:诊断开始前要患者讲解整个诊断流程,诊断所采用的方法为经腹体表探测法。诊断实施前,指导患者进行饮水,饮水量在500~700 ml之间,确保患者的膀胱处于适度充盈状态,防止肠道气体对诊断结果产生影响。针对病情较为危及与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则需要采用膀胱被动充盈法,尿管插管完成后,将生理盐水注入患者膀胱,适度充盈之后进行诊断。B超诊断的扫描方式如下,指导患者取平卧位进行扫描,并于患者下腹部进行斜、纵与横等多切面检查,针对重点部位需要进行重点扫描[3]。

1.3 观察指标

分析B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种检查方式诊断时间与检出率对比

B超诊断时间明显短于病理活检(P<0.05);两组诊断检出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2。

3讨论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女性在社会活动中占据的比例也越来越大,这也导致了女性的生活及工作压力的增加,从而引发了各种妇科疾病的频发,其中子宫肌瘤较为常见。子宫肌瘤属于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属于良性肿瘤的一种,导致患者患病的因素较多,其中最为常见的因素则为大量的雌激素长期刺激。特别是在雌激素作用的同时,无孕酮作用期间更易发病。子宫肌瘤可以在患者子宫腔内的任意部位生长,可以为多个,也可以为单个,并存在发生恶变的风险,会对患者的工作、生活及身体健康等均产生不良影响,一旦患病需尽早接受治疗[4]。

在目前的临床诊断过程中,主要以病理学检测作为金标准,常用的诊断方式则为B超诊断。子宫肌瘤患者的超声图像表现可以具体分为混合型、中等回声型、低回声型及高回声型等4种类型。在为患者进行B超诊断时要注意如下几点:(1)子宫肌瘤的发病大多为不规则状态,会导致出现患者的子宫比正常子宫大的情况。所以在为患者进行诊断检查时,要确认患者的宫腔线是否正常[5]。(2)由于疾病原本,患者子宫肌瘤会对其四周的肌纤维组织产生压迫,极易出现形成假包膜的情况,而肌瘤与假包膜之间的结缔组织在显像时,容易表现为光环及低回声晕圈。针对这一情况,在为患者进行诊断时要着重检查,并进行加强鉴别[6]。(3)在为患者进行B超诊断时需将经期因素排除,因为经期前后子宫肌瘤患者的子宫内部回声与大小并不会发生显著变化[7]。

病理学检测作为金标准的原因,是因为其诊断准确率较高,这种检测方式可以对患者的病变组织进行有效分析,从而将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清晰地呈现给主治医师。而B超检测目前也具备相同的功效,并且可以将患者子宫的结构、形态、外形轮廓、大小及继发性改变清晰呈现,使主治医师可以清晰地了解子宫腔内膜与肌瘤之间的关系。因此,对子宫肌瘤患者来说,B超检查具有痛苦小、创伤小、操作方便及检出率较高的优势,但这种诊断方式仍然会存在少数的误诊情况,所以在为患者进行诊断期间需加以注意[8]。本研究结果显示,B超诊断时间明显短于病理活检(P<0.05);两组诊断检出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综上所述,B超诊断宫肌瘤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且诊断时间短,操作简单。

参考文献

[1]孙涛.B超波检查在妇科急腹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10):2.

[2]程国敬.B超波在妇科急腹症中的诊断意义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13):2.

[3]史同霞,王学华.经阴道超声与经腹部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的应用价值比较[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18):2.

[4]殷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的临床价值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0,7(14):2.

[5]黄艺,陈艳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鉴别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34):86-87.

[6]路常青.超声检查对子宫肉瘤与子宫肌瘤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J].家庭生活指南,2019(7):204.

[7]丁玉琼,黄玉碧.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临床应用对比分析[J].饮食保健,2021(15): 240.

[8]王宏.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及腺肌瘤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医学报,2019(S2):2.

猜你喜欢

临床应用价值子宫肌瘤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中心静脉置管在肿瘤内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锥形束CT在口腔科的临床应用价值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研究B超在妇女子宫肌瘤鉴别诊断当中的临床应用
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观察
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及意义
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姑息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