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流程优化对急性脑梗死溶栓桥接Solitaire AB支架术患者取栓成功率及抢救时间的影响

2021-05-13王莉

医疗装备 2021年8期
关键词:溶栓成功率支架

王莉

天津市北辰医院 (天津 300400)

临床上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对患者的生命质量及生命安全造成较大的威胁。相关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国内急性脑梗死的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且病死率已超过心血管疾病[1-2],因此,对脑梗死患者而言,及时有效的就诊流程极为重要。现阶段,国内入院后脑梗死患者的溶栓时间平均为150 min,高于标准推荐时间。本研究探究护理流程优化对急性脑梗死溶栓桥接 Solitaire AB 支架术患者取栓成功率及抢救时间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溶栓桥接Solitaire AB支架术患者60例,通过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49~75岁,平均(61.48±3.61)岁。对照组男11例,女19例;年龄50~73岁,平均(61.42±3.56)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纳入标准:(1)均为首次发病患者;(2)均满足急性脑梗死的相关判断标准[3];(3)自愿参与研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与保密协议。排除标准:(1)发病时间>6 h;(2)存在意识障碍,无法正常表达自己想法,缺少正常的沟通与理解能力。

1.2 方法

两组均予以溶栓桥接 Solitaire AB 支架术治疗:患者采用全身麻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明确闭塞血管,行股动脉穿刺,在患者颈内动脉内放置6导引导管,全身肝素化,以防导管血栓形成;在0.36 mm微导丝下在患者血栓远端放置支架导管,确保畅通后,再置入Solitaire支架(麦克罗医伟司安神经血管医疗股份有限公司;型号:SAB-4-20)于血栓处释放,注意密切观察支架展开位置、形态,造影判断血管再通情况。

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式:给予常规教育宣讲,讲解内容包括急性脑梗死发病机制、支架取栓注意事项、术后并发症防治措施等;术后嘱患者保持平卧并制动24 h,密切监测注意穿刺部位皮肤、温度、末梢循环状况;协助患者床上排尿排便,保障充足能量供给,及时复查头颅CT或MRI检查。

观察组使用护理流程优化方式。(1)抢救流程优化:首先建立急诊救治小组,对组内成员进行系统化培训,并将救治流程任务分配至个人,当接到120电话或救治任务时,保证能够在5 min内出诊,15 min左右抵达现场,并及时对患者采取心电监护、吸氧、静脉通道建立等措施。(2)绿色通道优化:为缩短急救时间,医护人员提前将急诊室的推送平车送达,并开放绿色通道,真正做到先抢救后挂号。(3)术后及溶栓时护理优化:溶栓时给予全程看护,一旦出现不良反应,要立即停止溶栓,术后要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指导。

1.3 临床评价

比较两组取栓成功率、抢救时间、等待治疗时间、就诊至溶栓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1)通过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分为3个等级,共10项内容,满分100分,评分越低表示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越差。(2)通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对患者神经功能进行评价,NIHSS总分为42分,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神经功能受损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取栓成功率比较

观察组取栓成功率为100.0%(30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2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抢救时间、等待治疗时间、就诊至溶栓时间比较

观察组抢救时间、等待治疗时间、就诊至溶栓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抢救时间、等待治疗时间、就诊至溶栓时间比较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

2.4 两组护理前后NIHSS评分、Barthel指数比较

护理后,两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前后NIHSS评分、Barthel指数比较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疾病之一,主要由于多种因素中断患者脑组织供血或阻塞其脑血管,进而导致患者的脑细胞出现损伤。如何在短时间内对患者进行治疗,并改善其预后是临床关注的重点[4]。

常规的护理流程由护理人员自行决定,缺少统一的规范与制度,容易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而护理流程优化后,首先成立急诊救治小组,且组内分工明确,规章制度完善,不仅能够显著节省时间,还可以提升效率,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原则,尽心为患者服务,患者转送途中,医护人员已提前联系好相关科室,并经由绿色通道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取栓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抢救时间、等待治疗时间、就诊至溶栓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为,护理小组分工明确,各成员按照规定执行,显著缩短了转运、检查等时间,使患者能够快速接受治疗,进而提高取栓成功率。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是因为在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的各项流程操作不仅专业规范,而且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指导,从而可显著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护理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主要是由于,在对护理流程进行优化的同时,医护人员会与患者家属保持沟通,进一步缩短患者的术前准备时间,进而降低疾病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损伤,在此基础上加以康复护理,使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大幅度提升。

综上所述,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护理流程优化能够显著缩短患者救治过程中的各项时间,进而提升患者的取栓成功率与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神经损伤。

猜你喜欢

溶栓成功率支架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
给支架念个悬浮咒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前门外拉手支架注射模设计与制造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