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花滩生态移民区日光温室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2021-05-12华和春

甘肃农业科技 2021年4期
关键词:日光温室发展现状

摘要:分析了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日光温室生产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目前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发展建议:健全技术服务体系,加强技术培训;加大资金扶持,增强农民生产积极性;实行订单种植,拓宽产品销售渠道。

关键词: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日光温室;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S62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1463(2021)04-0082-03

doi:10.3969/j.issn.1001-1463.2021.04.020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Barely Industry in Gansu

ZHAO Feng, PAN Yongdong, BAO Qijun, ZHANG Huayu, LIU Xiaoning, NIU Xiaoxia, XU yinping

(Institute of Economic Crop and Beer Material, Gan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Lanzhou Gansu 730070,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arley industry at domestic and foreign, and combined with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barley industry in Gansu,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arley industry in Gansu advantage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low level of mechanization, low standardization technology of quality and high-yield, and low level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from the increase of barley industry policy support, the framework of good barley supply and marketing system,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new barley varieties, strengthen the research on cultivation techniques is proposed to promote Gansu barley industry development, the effective ways to help farmers out of poverty 'income.

Key words:Gansu;Barely industry;Quality;Yield

古浪縣于2013 — 2019 年在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完成了南部高海拔山区11个乡(镇)73个贫困村6.24万人的移民搬迁工作。同时,为实现山区搬迁群众“搬得下、稳得住、能致富”目标,逐步建成了6 808座合计907.7 hm2日光温室建设。目前日光温室产业发展态势良好,经济效益较高,现已成为搬迁群众脱贫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为促进日光温室产业健康发展,分析日光温室产业发展优势,找准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思路,笔者于2020年5月对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对日光温室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1   发展现状

1.1   产业规模

近年来,古浪县坚持把黄花滩移民区日光温室蔬菜作为扶贫攻坚主要方式,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日光温室蔬菜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19年10月,日光温室面积达到6 808座907.7 hm2,其中67 hm2以上示范点3个(民新村923座123.07 hm2、5道沟2 578座343.73 hm2、6道沟1348座179.73 hm2),33 hm2以上示范点5个(爱民新村262座34.93 hm2、感恩新村400座53.33 hm2、惠民新村360座48.00 hm2、兴民新村273座36.40 hm2、富源新村364座48.53 hm2),20 hm2以上的示范点1个(富民新村230座30.67 hm2),6.7 hm2以上示范点1个(富康新村70座9.33 hm2)。日光温室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为周边县市树立了样板。6 a共接待县内外观摩团26个1 600多人(次)。中央、省、市县广播、电视记者多次在各级媒体进行了采访报道。2019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古浪移民区视察,对古浪县在移民搬迁和产业扶贫中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2018年以绿宝为代表的“古浪香瓜”通过了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评审。

1.2   主要品种和经济效益

日光温室采取穴盘基质育苗、膜下滴灌等标准化栽培技术,主要栽培作物有辣椒、番茄、茄子、薄皮甜瓜等。栽培品种:番茄主要是东风1号、美迪、完美1号、特美特8825、特美特1617,辣椒主要是陇椒3号、华美105、杭椒8号、瑞克斯旺37-94,茄子主要是中华黑茄王、东方长茄10-765,薄皮甜瓜主要是绿宝。面积达到673.87 hm2,占日光温室总面积的74.23%,其中番茄270.13 hm2、辣椒245.07 hm2、茄子115.73 hm2、甜瓜42.93 hm2。经调查,日光温室平均产量36.4 t/hm2,收入15.29万元/ hm2。其中番茄产量39.0 t/hm2,收入14.04万元/hm2;辣椒产量28.5 t/hm2,收入13.68万元/hm2;茄子产量51.0 t/hm2,收入14.28万元/hm2;薄皮甜瓜产量19.5 t/hm2,收入23.4万元/hm2。

1.3   扶持发展政策

自2014年开始,古浪县连续出台了《农业产业发展奖补方案》,明确对黄花滩生态移民区新建“土墙+钢架”日光温室,按照统一设计标准完成建设(棚体长60 m、宽8 m),经验收合格后,每座给予4.98万元的补助。建成工厂化育苗基地3个,年育苗能力达900万株,基本能够满足农户种苗需 求[1 ]。特别是2018年投资1 068.3万元在五道沟建成的3 000 m2高标准智能育苗中心,采用潮汐式育苗苗床,生产的种苗具有缓苗快、整齐度高等特点,深受移民区日光温室种植户欢迎。同时为各点(区)日光温室配套了水、电、路、棚膜、自动卷帘机等基础设施建设,优惠供应种苗。县扶贫开发公司等企业和恒润、绿盛等合作社入驻移民区,为日光温室生产、技术服务、产品销售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为方便群众销售和商贩收购蔬菜,县上在日光温室集中区修建10个蔬菜交易中心;为解决水源问题,水务部门从县内35 km之外的引黄灌区第8泵站处将黄河水引入移民区;根据各点日光温室面积,修建了1万~10万m3蓄水池83个,并用低压管道引入日光温室,既解决了水源问题,又方便了农户用水。

2   存在的问题

2.1   技术人员少, 服务跟不上

全县技术人员只有18人,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未能发挥技术服务方面的作用,尚未建立起县乡村技术服务体系。从事日光温室经营管理的合作社也缺乏专业技术人员,更谈不上向农户提供社会化的技术服务。面对千家万户的农户,日光温室技术服务远远无法满足农户的需求,效果不理想。由于经营日光温室的农户均为山区移民,在移民搬迁之前主要以种植山旱地为主,农业技术掌握应用水平有限。对这些农户来说,日光温室生产所需的技术水平较高,尽管技术人员进行了大量、多次培训,但很多群众接受能力低,在落实技术措施上打打折扣,管理水平低,效益不稳定。

2.2   生产投入不足

日光温室是周期长、投入较大的产业,而移民区群众均为山区搬迁而来,原有的积蓄除投入到日光温室建设(2万元/户)外,其余基本都花在了新房扩建和装修上,生产投入严重不足。

2.3   产品比较效益低

移民区缺乏大型蔬菜购销企业和批发市场,当地从事蔬菜收购的客商均来自外地,不能保证长期固定收购,市场价格上涨时客商多、收购量大,市场行情不好时客商少,压价收购,甚至无人收购。日光温室比较效益低,蔬菜纯收入4.65万元/hm2,但生产成本高、周期长,劳动强度大。而黄羊川、十八里堡等乡镇种植的高原夏菜纯收入在7.5万元/hm2以上,且生产投入低,周期短,劳动强度小。近年来,外出务工行情好,平均月工资在3 000元以上,且无成本,无风险,大多数农户选择利用闲暇时间外出务工而放弃了日光温室种植[2 ]。

3   对策建议

3.1   健全技术服务体系, 加强技术培训

移民区日光温室规模大、数量多,种棚农户自身素质不高,农户对技术的需求很高。但目前从事技术服务的人员有限,无法满足技术服务的要求。县园艺站结合先正达基金会科技项目,在移民区聘请了24名农民技术员开展技术服务工作,作为技术服务的补充。下一步应着手组建县、乡、村三级技术服务网络,县级技术服务人员负责制定技术规程,采取课堂培训与现场指导、组织观摩学习、算账对比、典型引领等相结合的方式,广泛深入地开展技术培训;乡镇技术人员负责包村抓点,做好示范点服务工作;村农民技术员则按照100座日光温室配备1名技术员的标准进行配备,通过公益性岗位、培训项目等给予一定补助,确保其发挥应有的示范带动作用。各级技术服务人员要因地、因棚、因户开展技术指导与服务,指导和帮助农户选好适宜品种、合理安排种植茬口、确定适用栽培模式,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切实提高技术服务的覆盖度和到位率,增强技术指导的精准性、适用性。

3.2   加大资金扶持,增强农民生产积极性

一是对日光温室种植农户,特别是经济条件较差、日光温室经营良好的农户,要加大贷款扶持力度,由相关部门和乡镇及时协调金融部门继续给予信贷支持,如妇女小额担保贷款、产业扶贫贷款等,简化信贷程序,提供便利,以解决农户更换棚膜、棉帘、维修墙体、增施农肥等资金不足的问题,保证日光温室正常发挥效益[3 ];二是积极争取中央、省、市对日光温室产业的支持,用于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推广和农民的持续培训[4 ]。

3.3   实行订单种植, 拓宽产品销售渠道

进一步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让企业和合作社参与到日光温室生产经营各个环节。通过项目支持、财政扶持,抓住标准化生产、精细化管理这两个关键环节,重点引进培育一批产业链条长、产品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品牌影响力大的龙头企业。建立一批带动能力强,管理程序规范,销售渠道畅通的专业合作组织,通过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发展,逐步建立合作社与农户多种形式的风险共担机制,大幅提高日光温室生产效益,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5 ]。

参考文献:

[1] 华和春.  古浪县建立工厂化育苗中心的成效与经验[J].  中国蔬菜,2009(9):1-4.

[2] 张学良.  古浪县日光温室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  甘肃农业科技, 2016(2):77-80.

[3] 李龍川.  古浪县日光温室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12(9):15-17.

[4] 黄少学,崔文菊,何增国.  古浪县南部山区旱作农业发展现状及思路[J].  甘肃农业科技,2016(9):52-54.

[5] 白贺兰,张   继,张东伟,等.  甘肃省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  甘肃农业科技,2019(12):61-66.

(本文责编:陈    珩)

收稿日期:2020 - 06 - 23;修订日期:2021 - 02 - 20

基金项目: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18CX3ZH027-子课题3);甘肃省发改委省预算内基建资金项目[甘发改投资(2018)381号]。

作者简介:华和春(1965 — ),男,甘肃古浪人,推广研究员,主要从事日光温室蔬菜栽培与示范推广工作。联系电话:(0)13909355998。Email:gllzchhc@126.com。

猜你喜欢

日光温室发展现状
山东省探索开展日光温室补贴试点
甘州区第三代日光温室设计原理及性能试验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设施农业文摘
对喀左县冬季日光温室大棚最低气温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