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对冠心病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

2021-05-12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天津市内分泌研究所卫健委激素与发育重点实验室天津市代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天津3004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7期
关键词:回顾性住院费用病死率

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天津市内分泌研究所,卫健委激素与发育重点实验室,天津市代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 (天津 300400)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6年4月~2020年4月在本院接受介入治疗的6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IABP置入时机分别归纳为术前预防组(30例)、术中术后紧急置入组(3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IABP置入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CCU时间、住院费用、住院病死率。结果:术前预防组患者的IABP置入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CCU时间均短于术中术后紧急置入组,且住院费用与住院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接受介入治疗前预防置入IABP,可提高治疗安全性,减少患者的住CCU时间以及治疗费用。

目前,临床治疗左心室功能障碍常用的辅助性手段即机械辅助循环装置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为患者置入IABP装置,可改善其冠状动脉的灌注量以及氧释放量,有利于缓解心脏负荷,纠正患者的临床病症,所以对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具有较好的适用性[1]。不过现阶段医学界尚未明确IABP临床使用时机,导致不同学者在此方面存在较大的争议性。本次为探讨最佳时机,为患者的治疗有效性、安全性提供保障,通过回顾性分析于2016年4月~2020年4月在本院接受介入治疗的60例冠心病患者,展开如下讨论。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2020年4月在本院接受介入治疗的60例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IABP置入时机分别归纳为术前预防组(30例)、术中术后紧急置入组(30例);术前预防组有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53~85岁,平均(71.45±4.87)岁;术中术后紧急置入组有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51~83岁,平均(70.81±5.35)岁。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并通过本研究。对比两组一般资料的相应数据,差异统计学意义不成立(P>0.05),研究有开展意义。

纳入标准:①LVEF不超过40%,NYHA分级不低于Ⅲ级;②左主干狭窄不低于70%,冠状动脉可见严重性病变表现;③伴有急性心肌梗死;④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的不稳定型心绞痛;⑤具有急诊手术指征;⑥本人或家属知情授权本研究。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器官功能严重障碍;②合并系统功能障碍;③传染性疾病;④精神疾病等。

1.2 方法

术前预防组,适用于具备以下指征两项以上者:①冠状动脉左主干狭窄不低于90%,或3支病变狭窄不低于90%者;②不稳定型心绞痛且用药无效者;③合并急性心梗者;④LVEF不超过40%,NYHA分级不低于Ⅲ级者。

术中术后紧急置入组,适用于具备以下指征者:介入治疗期间循环不稳定,或是有恶性心律失常者;术后可见并发症(心律失常、心梗、低心排综合征等),或是尿少、末梢循环较差、静脉压力较高、多巴胺剂量较高者。

IABP管理方法:参考患者身高选择无壳球囊导管型号(34mL/40mL),术前对患者双下肢动脉超声进行完善,置管部位选择较粗侧股动脉,肝素抗凝,以2h为间隔对激活全血凝固时间进行检测,区间控制在170s左右,若不符合标准,需要适当的调整肝素使用剂量;同时观察患者下肢供血、血常规、血压、心率、穿刺点等情况,若尿量达标、不存在严重并发症,可撤除呼吸机;若血气分析结果未见异常情况,可适当降低反搏频率,观察0.5h后若未见反复表现,且循环有较好的稳定性,可停止反搏[2]。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IABP置入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CCU时间、住院费用、住院病死率。

1.4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术前预防组患者的IABP置入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CCU时间均短于术中术后紧急置入组,且住院费用与住院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对比(n=30)

3.讨论

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的过程中多以IABP为辅助装置,因其操作会给患者身体造成一定的创伤,会增加患者出现感染、下肢供血不足、动脉夹层等风险,因此作为临床挽救措施多在患者心功能出现障碍表现后紧急使用[3]。对此,有学者提出质疑,认为这种使用时机会增加患者死亡风险[4]。本次为探讨IABP在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期间的使用时机,通过回顾性分析展开研究,结果发现,术前预防组患者的IABP置入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CCU时间均短于术中术后紧急置入组,且住院费用与住院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可见术前预防放置IABP对治疗有效性、安全性有较好的影响。原因分析,在冠心病患者接受介入治疗的围术期,其心输出量会呈现出大幅度下降的态势,破坏全身血流动力学稳定,且易于引发恶性心律失常症状,而在患者术前预防性置入IABP装置可重新分布患者的冠状动脉血流,有利于提高患者外周器官、冠状动脉的血流灌注量,缓解心肌供血不足症状,降低左心室负荷,有利于优化患者的心功能,减少患者出现并发症的风险,不仅可以避免患者因心源性原因影响其他脏器功能,还能为患者的治疗有效性以及安全性提供保障,对患者实现早期康复有促进作用[5]。

综上所述,冠心病患者接受介入治疗前预防置入IABP,可提高治疗安全性,减少患者的住CCU时间以及治疗费用。

猜你喜欢

回顾性住院费用病死率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中医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回顾性分析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我国脑卒中患者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研究
桑植 卫生院住院费用全报销
国家卫计委:2017年实现住院费用异地结算
呼吸科医生应当为降低人口全因病死率做出更大的贡献
240例颅脑损伤死亡案例的回顾性研究
老年髋部骨折病死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乳腺疾病超声与钼靶X线诊断回顾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