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农业农村经济的有效途径分析

2021-05-11于胜功

中国民商 2021年4期
关键词:农村经济途径互联网

于胜功

摘 要: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相对于现代农业而言,中国农业经营规模依然较小,农业生產成本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民家庭经济收入,要提高农村农业经济收入,不仅需要优化组合政策、技术、资金等要素,也需要依靠改革创新驱动来引领新兴要素优化配置结构。政府应重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落实相关农业政策,加大力度引进乡村企业,带领农民提升经济收入。

关键词:农业;途径;农村经济;发展;绿色;互联网

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整体推进进程,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借助科学技术的力量,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技术创新步伐,走出一条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一、创新经济管理模式

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依然存在不平衡的问题,经济管理模式的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不仅仅要逐渐实现农业经济的信息化管理模式,通过现代计算机技术等管理和生产农业工作; 也需要优化管理方式,为农业经济管理提供科学的指导方向,从而提高农业农村经济收入。当今社会更加注重环保,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就不可以仅停留在关注增加产能,扩张销路上,同时也要重视环境保护,为此,一方面要把优质、安全的农产品生产摆在突出位置;另一方面要结合农业绿色发展,实现绿色、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

二、重视农村农业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农业的工业化发展

为使农村农业企业更好、更快、更稳发展,可以合理规划农村农业企业,进而推动农村农业的经济发展。在此发展的过程中,还可以让工业反哺农业。当前,我国工业发展已经相对成熟,而农业发展速度相对较缓慢。因此要倡导工业企业扶持农业企业发展,使得工业和农业协调发展。政府应高度重视农村农业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并对能源、水利、交通、信息等基础行业建设给予大力的财务支持;为农村地区招商引资,在农村引进相关工业企业,推动乡村的农产品产业链发展。要大力鼓励建设环保型企业,有效利用沼气、太阳能等资源,大力推广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肥料等技术;同时引进的地方企业,也可以降低人工、材料等的流通成本,增加就业机会,解决剩余劳动力的问题,推动农村农业的工业化发展计划,促进农村农业建设和发展。

三、落实农民培训,完善农业人才体系

人才是发展的基础,农业发展同样如此需要人才建设。自实施振兴乡村战略以来,广大农民接受各种培训,农民培训取得非常明显的成绩。然而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农民培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不够精准、针对性不足等,在培训成效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振兴乡村战略的实施,其需求内容非常丰富多彩。农民学员专业能力和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学员接收技能水平差异较大,农民培训需要准确了解农民学员的真实需求,给予个性化需求与多元化教学相结合的特点去精准培训。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农业人才体系,提高农业优秀人才的福利待遇,培养造就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为实现农村地区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四、推动农产品精细加工,发展农副产品的多次加工利用

我国农产品种类繁多,数量很大,资源丰富,当代农业的经济发展一定要有长远深入的眼光,不要仅仅只看到产品的表面效益,如果仅仅依靠原始农业产品来取得的经济收益,是无法达到高效快速的经济提升。因此,除了农产品的直接生产外,还要注重推动农产品的精细加工和发展农副产品的多次加工利用。粮食作物通过精细加工,可以增值,其他作物也可以通过加工,达到增值。精细加工农产品不仅可以快速提升农产品价格,不断增值,而且还可以增加产品的产业链环节,从而提升农业经济发展效益。通过对农副产品的多次加工,可以对植物的壳、籽、根、花、叶、茎等,对动物的毛、骨、血、皮、腺等进行有效的全面利用,变废为宝,提高农副产品的经济价值,增加了社会财富。

五、加强基层农机管理及农机推广,加大经济作物机械化技术推广力度

当前,由于一些地区的经济相对落后,无法普及农用机械的使用,所以农业生产力水平非常低, 农业生产效率也比较低下。相关部门应该紧随现代化农业发展的目标,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在资金和政策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针对农机购置进行相关宣传、引导和补贴,让农民朋友得到实惠。针对经济作物生产的各个环节,大力推广经济作物机械化技术,争取实现种植、收获等环节的连续化。农机生产的优点已被普遍认可,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能,深入基层农机管理与技术推广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最大化地发挥利用农机工作效率,才可实现农村农业的经济发展战略,最终实现规模化、高效化、现代化的农业生产作业。

六、建立品牌农产品

在全球化贸易中,农业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农产品企业虽然质量优越,但由于产品缺少市场知名度,而不得不以低廉的价格进入市场。农产品企业要想稳健生存和长远发展,想走向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就必须经营自己的品牌。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起步相对较晚,发展速度较慢,市场上较少有农产品著名商标。品牌建设,是产品生产达到规范化、统一化后,企业以突出产品地方特色,结合区域范围内资源优势以提供产品的方式,提升产品竞争力。品牌建设就是要在一定时期和区域内得到社会的认知和肯定。品牌本质上代表品牌所有者对其所提供的产品特征、利益和服务的承诺,品牌的核心的属性即个性、价值和文化的内涵。政府要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强化经营者品牌意识。各级部门应加大品牌宣传和舆论引导力度,牢固树立品牌建设意识,制定相关战略实施品牌建设,大力引导和支持农产品品牌建设,创建有利于品牌形成和维护的社会环境。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形成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七、促进农产品电商模式发展

互联网技术对各个行业都有非常大的提升作用,在此环境下,电子商务取得了高速发展,将电子商务应用到农产品行业中,将有助于农产品的系统化发展。应用电子商务,可以加强农产品的综合信息,然后把农产品的最新消息发布在互联网上,可以推动农产品的生产、存储、运输以及销售。应用电子商务可以有效提升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从而促进经济市场的稳健发展。农产品的电子商务化发展可以有效应对贸易全球化,也能提升我国的农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促进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政府与网络运营商加强沟通协调,完善建立网络基础设施,积极鼓励农户加入电子商务网站平台。开展试点,完善相关人员的配备,给予扶持,树立良好的典型示范。只有在这些方面得到有效的加强,才能促进农产品电子商业的顺利发展。

八、发展农产品现代物流促进农产品流通

受地理、环境、气候、市场等多方面影响,有些农产品出现了区域性过剩、结构性过剩和阶段性过剩。发展农产品现代物流,可以有效地缩短农产品市场流通时间,降低不必要的流通环节、实现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增值。由于现代化冷藏运输基础设施极其滞后,导致农产品质量在途损失很严重。同时由于严重滞后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使得农产品物流成本高升。在我国农产品市场主体不成熟的情况下,农产品的零售商和农产品生产企业都很难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快速高效满足综合化物流运输的要求。因此大力建设物流基础设施,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建立农产品冷藏供应链,将易腐烂易变质的农产品从生产地、加工厂、储藏运输、以及销售,到消费各个环节都处于合适的所需低温环境中,可有效防止农产品变质,减少农产品流通运输中的损失,保证农产品质量。

九、结语

总之,农业是国家之根本,农业农村经济在发展过程的作用尤为重要,只有解决好农业问题,国家才能稳健发展进步。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 农村农业经济占据很大的比率,因此想要使国民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必须要关心和注重农业经济的发展,不断落实解决农业问题的措施与方法,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创新经济管理模式,重视农村农业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农业的工业化发展,拓宽农业经济增收渠道,优化互联网电商的传播与营销,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落实农民培训,继而更好地提高农村经济收入,逐步提升农业经济收益,能够更稳地确保我国在国际上的有利地位。

参考文献:

[1]马连梅,贾双龙.农研会—发展农村经济的中坚力量[C].

时期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发展方向—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论坛,2019.

[2]朱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云南农村经济[C].科技进步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讨会,2017.

[3]崔惠斌,庄丽娟.农户技术选择决策行为的综述与展望[J].江苏农业科学,2017,45(17):6-10.

[4]何学军.农民培训绩效综合评估模型建构研究[J].成人教育,2017,37 ( 1) : 46-50.

猜你喜欢

农村经济途径互联网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生态农业视域下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探究
以电子商务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思考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