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021-05-11郭小群

关键词:教学优化创造性思维初中物理

郭小群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倡导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创造性思维作为创造能力培养的关键,教师要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调动学习动机和求知欲,随后利用教学手段的优化,培养发散思维,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为此,本文就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意义和有效培养路径进行了探究分析。

关键词:初中物理;创造性思维;教学优化;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6-007

所谓创造性思维就是指学生以头脑中已有的信息为材料,通过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在联想与现象的过程中,对现有知识进行新的加工组合,从而产生新的观点、设想。而物理教学中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有着极大的优势,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多变的实验以及物理与生活之间的关系进行创新、设想,既可以提高综合能力,又可以助推初中物理教学进程。因此,本文就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意义和有效培养路径进行了探究分析。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意义

1.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物理是由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组成的,这些概念、规律、方法之间相互联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从而形成了完整的物理知识体系。为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想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提高学习能力,在理解概念、探究实验、解析问题的时候,需要学生运用想象力、联想力、逻辑思维、抽象思维等对这些知识进行整合分析,从而得以有效解决物理问题。而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基于系统整体为前提,对各个部分知识进行的重新整合、思考、分析,从而产生新观点、新方法的一个过程,在这一阶段中不仅可以促进思维发展,还可以使其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形成勤于思考、善于分析的好习惯。由此可见,其意义所在。

2.有利于为学生积极适应社会发展提供良好条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具有智慧的人,还要具有创新能力,能够以自身独特的见解和思维发现商机。由此可见,在教育教学中,要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就要重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初中物理课程,结合其中的抽象知识、实验探究、物理与生活的关联等,激发学生的发展潜能,通过物理学习、探究促进其发展。可见,初中物理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还是学生积极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为此,教师一定要利用好物理课程,创新各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勇于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见解,在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创新潜能,发展创新思维能力。

3.有利于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促进教学发展

在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提到:要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式转变为自主探究式,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发挥其主体的作用。而此次教学,是以初中物理知识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为目标进行的教学优化,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要想完成这一教学目标,需要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围绕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学习发展需求设计内容、开展活动,在此阶段,不仅可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还可以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助推初中物理新课程改革发展。可见其培养的意义。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对策

1.利用对比分析,培养创新意识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以培养良好思维品质为基础。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到: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开发性、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激活思维能力,让学生有广博的知识,使其能够发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而触发联想,使其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去探索不同的过程和方法,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例如,在教学《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物理内容时,主要是让学生认识什么是汽化和液化,知道汽化吸热,液化放热,知道什么是蒸发和影响蒸发快慢大小的因素,能够通过物理学习,运用创新思维思考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为此,在学习的时候,可以为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的实际现象,如“高温下铁钉变成铁水、火山爆发岩石变成岩浆、常温下干冰变成二氧化碳气体”让学生认识物态的变化,然后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以洗衣服晾干这一事情引导其讨论交流、思考,将衣服放在室内和室外、叠起来晾和展开晾、有风吹和无风吹等不同情况下,衣服怎样干得最快,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讨论交流心得体会,使学生初步认识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随后引导学生探究汽化的另一种方式沸腾,利用信息技术播放水沸腾时的情境,让学生就时间、温度、水中气泡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在收集数据的基础上,认识变化的规律,从而利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就沸腾和蒸发的现象进行比较探索,概括出蒸发和沸腾的概念,加深对两种汽化方式的理解,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培养创新意识,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能够利用对比探究的学习技巧,对问题和抽象概念等知识点进行思考解析,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理解能力,又可以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2.优化实验器材,给予创新平台

对于物理学习来说,实验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认识物理原理,探索物理本质的重要途径,通过实验探究,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思维和批判思维。为此,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以此为辅助,开设创新思维的平台,通过对实验器材的改进优化,让学生能够积极创新,在实验探究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理实验内容时,重点是让学生体会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和特点,在传统的实验探究中是放一个透明玻璃板在中间,然后在玻璃板前面放一根点燃的蜡烛作为物体,最后拿与前一根蜡烛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使之与像重合。在这个实验中不便于构建像与物体大小相等的特点,也不能动态显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同时蜡烛燃烧有气味影响课堂学习环境,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因此,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对实验器材进行改进优化,以棋盘、有机塑料片、玻璃板和支架为教具,棋盘做底座,带方格刻度、物体形状大小为可变的三角形,如:

在概念实验器材装置的基础上,通过设计物体形状是可变化的打造动态情境,然后运用棋盘做底座,可以引导学生直接判断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是否相等,减少误差。这样既可以增强实验说服力,又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通过实验器材的改进和优化,为学生搭建创新的平台,让学生围绕新的实验器材教具,就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进行动手操作,利用全新的教具和方法进行探究、思考,从而激活思维,促进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3.利用变式训练,开发创新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就要让学生敢于提问,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而问题作为激活思维的重要方式,在教学的时候,可以通过设计变式问题为辅助,在层层问题探究分析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联想、想象、推理分析等,在解析问题的过程中,开发创新思维能力。这样既可以培养良好的物理思维品质,又可以培养科学探究物理素养。例如,在教学解析这一物理问题的时候,如:一个木块浮在水面上,它进入水中的体积是总体积的四分之三,将这个木块放在某种液体中,它也浮在液面上,并且露出液面的体积是总体积的五分之二,求:

①这个木块的密度

②液体的密度

在求解问题的时候,可以对学生进行问题引导,利用木块的漂浮F浮=G物, ρ水V排g=ρ物V物g,让学生利用此公式进行问题求解,同时对于问题②也可以让学生利用F液浮=F水浮=G物,所以ρ液V液排g=ρ水V水排g。在明确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物理运算,同时为开发创新思维,在此题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变式训练,如:一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它露出液面的体积是24cm3,把木块露出液面的体积切去,将剩余部分再放入水中,静止时木块又有18cm3体积露出液面,求这个木块的密度是多大?

在此过程中,可以给予提示,让学生根据浮沉的条件利用两个等式F'=G+G',F浮=G展开解题。

通过变式训练,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创新思维,让学生在解题的时候能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问题求解,这样既可以促使其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又可以让学生学会从多种视角出发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培养科学探究的学习素养。

4.充实课外活动,增强创新能力

课外实践活动是激励学生创新,丰富精神世界,开阔学习视野的重要途径之一,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也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的应用价值,使其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检验、延伸、总结归纳,从而受到启发,加深对物理本质的认识。例如,在学习有关电路知识点的时候,会涉及到电池的应用,那么,在开展课后作业的时候,可以以实践活动为辅助,以学生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小组就电池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以及废旧电池对环境的危害,废旧电池的回收情况等内容进行设计调查,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就有关废旧电池的再次回收利用进行调研,如:

电池的有害物质:包括大量的重金屬以及酸碱等电解质溶液,其中重金属主要有汞、铅、镍、锌等,汞、铅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较大的危害,锌、镍虽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是有益物质,但是在环境中超过极限也将对人体构成危害,废酸、废碱等电解液可能会污染土地,使得土地酸性化或者碱性化。

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以及物理所学知识内容就废电池的污染途径进行构建,让学生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在直观展示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如可以以废电池为核心,以堆存、储存、填埋、排入江河湖泊、堆肥化处理、垃圾焚烧等为分支进行导图构建,让学生对每一个大的分支进行实践延伸,结合实际调研情况完整知识构建。最后让学生就此次实践活动学习情况进行汇报,通过自评、互评、小组评,在活动参与、讲解点评、分享交流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关联生活、关联社会发展,认识物理学习的应用价值,从而培养创新型人才。

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要重视学生自身实际学习发展需求,从而结合物理学科特点,利用对比分析、优化实验器材、变式训练、课外实践等方法,激活物理学习思维,为学生搭建创新学习的平台。在调动主动参与兴趣、渗透教育理念的同时,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为辅助,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初中物理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刘禹轩,张迪,马佳宁.浅析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科学思维[J].中学物理,2020,38(20):44-46.

[2]李骏.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297-298.

[3]张彦军.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9):282.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州市实验中学,福建 漳州 363000)

猜你喜欢

教学优化创造性思维初中物理
优化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电子商务与物流课程的教学优化与项目教学的实施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基于高中语文诗词欣赏教学下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