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三大技能”课程改革与创新

2021-05-10金啸峰

艺术评鉴 2021年6期
关键词:课程创新

金啸峰

摘要:“三大技能”课程的实施,是关系到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学生能否达到合格培养目标的关键。此外,作为幼儿教师岗前培训及幼儿教师资格考试必备的考核内容,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本文结合实际对“三大技能”课程教学在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中的重要意义、“三大技能”课程教学的现状以及有关课程改革的有效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  “三大技能”  课程创新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06-0177-03

伴随着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专业门类的不断细化,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应运而生。该专业以培养并注重幼儿身心健康、体能发展和基本艺术素养、技能为基础,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为目标。“三大技能”课程是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同时也是成为一名合格幼儿教育工作者必备的基本能力。本文将结合实际对高职院校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三大技能”课程改革与创新进行分析,同时也为今后的教学工作积累宝贵经验。

一、高职院校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高职院校在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上,体现“一专多能”“德才兼备”“课证融通”的特点,加强课程思政与技能的培养和“2+X”证书等的结合,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启发学生从理论联系实践的角度认真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高端技术技能复合型人才。课程体系通常包括通识教育模块、专业理论模块、专业技能模块、素质能力拓展和专业实践模块等五方面。课程设置基本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素质能力拓展课程、公共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集中实践课程等七种类型。

二、“三大技能”课程定位目标与实施

“三大技能”课程通常代指幼教相关专业开展的美术基础、钢琴弹唱、舞蹈表演等专业技能型基础课程,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作为2016年教育部增补的高职高专13个新增专业之一,其目标是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从事幼儿教育、幼儿园行政管理等幼儿教育相关行业的专业人员。培养要求是具有热爱党、热爱教育事业,严格履行岗位,热爱幼儿、尊重了解幼儿,面向全体幼儿,全面贯彻国家有关教育方针。以规程和纲要为指南,刻苦钻研业务,勇于创新,勤于总结,学习幼儿教育、幼儿营养卫生方面理论知识,具有在各幼儿园、各幼儿机构任教、管理的基本能力。“三大技能”课程是落实与实现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重中之重。“三大技能”课程的定位,是要求学生掌握美术基础创作等基本技能,具备标准规范的钢琴演奏与弹唱能力,并且具有相关幼儿舞蹈表演与编排的基本素养等。

三、“三大技能”课程在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课程中实施的意义

“三大技能”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幼儿教育工作者基本职业素养的体现,“全面提升全民艺术综合素养当从娃娃抓起,关键在于施教者”。这无形之中提高了对幼儿教育工作者的技能要求,在全面提倡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对美术基础、钢琴弹奏、舞蹈表演等课程的实施与评价要求也不断提高,成为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学生的必备技能。同时社会上有关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加分项目的消息,也曾刷爆了学生家长的朋友圈。国家教育部曾发布《力争2022年全面实行“美育高考”》的新闻通稿,在网络上备受关注。例如探索将艺术类等技能科目纳入中考改革试点,纳入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计分科目。这一系列新政的出台,无疑给幼儿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每一位幼儿教育工作者都要具有更加强大的绘画能力、音乐素养(钢琴弹奏)和舞蹈基础技能等,这样才能规范培养幼儿的基本艺术素养,发掘他们的各自兴趣,使得学前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必备的艺术技能。此外,在幼儿教师资格考试中的面试环节和现场展示部分,“三大技能”课程的实施成效能够得到充分的展现,并且也决定了资格考试的成败,其课程实施的重要意义自不必言说。

四、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三大技能”课程的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现状分析

美术类基础课程,注重幼教美术基础课程的多学科性,以培养学生美术综合技能为主旨进行课程的相关建设,在培养学生专业理论能力的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课程构成框架内容通常包括:美术常识、素描基础、色彩基础、中国画、基础图案与装饰画、简笔画、卡通画、手工制作(幼儿教玩具设计与制作)、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等。常规课程实施方式(教法)包括:教师单元主题讲解法、演示示范法、优秀范例作品展示法、主题分组讨论法等。学生学习的方法包括:课堂相关专项练习、临摹与主题作品创作。高职院校幼兒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美术类基础课程的开设年级,一般为大一、大二和大三学年,每学期64学时,计4学分。

钢琴弹唱类课程,注重体现基础性、示范性和系统性的特点,注重幼儿教师的钢琴技能培养,从零基础起步进行设计。相关教学内容组合与安排上呈开放性排列,中外的、经典的、儿童的钢琴作品均占一定比例。将钢琴的弹奏基础、奏法与技法,配合精选的练习曲、乐曲、儿童歌曲作品弹唱,采用科学的教学思路,实施进阶训练。同时,在曲目的数量设计与安排上,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了灵活的选择空间,便于教师进行层次化的教学应用,可采用一对多人集体课、小组课、个别课的授课方式,课堂讲解示范为主,课后着重专项、针对性练习为辅,实施钢琴的有效教学。高职院校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钢琴弹唱类课程的开设年级,一般为大一、大二和大三学年,每学期64学时,计4学分。

舞蹈表演类课程,通过欣赏经典舞蹈和挖掘民族舞蹈动作的文化内涵,尤其是多维度学习评价,保障综合素养的养成性教育落地落实,遵循舞蹈学习规律,体现现代职业教育的教学理念,重视培养创编能力,给予合理性的建议。其基本教学内容包括:形体姿态训练、身法韵律训练、幼儿律动表演与仿编、幼儿音乐游戏表演与仿编、幼儿歌曲表演与仿编、幼儿集体舞表演与仿编、幼儿表演舞蹈表演与仿编、幼儿早操表演与仿编、亲子舞表演与仿编、幼儿童话剧与音乐情景剧表演与仿编、幼儿民族民间舞蹈表演与仿编、个性舞蹈拓展与训练等。教学方法以教师讲解、演示、指导为主,学生学习、模仿相关练习,以巩固并掌握相关舞蹈表演技能。高职院校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舞蹈表演类课程的开设年级,一般为大一、大二和大三学年,每学期48学时,计3学分。

(二)课程存在的问题

在国家开放“二孩”新政、相关幼教行业缺口以及需求扩张和新课程改革、专业设置不断调整的多重前提下,高职院校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中技能型课程一下获得了很大关注。就目前而言,“三大技能”课程的体系建设虽然初见成效,但对课程的考核还停留在以分数作为主要的评价标准,学生并未真正掌握实际技能,通常某些课程获得相应分数后,该课程就停滞了,缺乏深入性和延续性的发展,而这种深入和延续对艺术技能型课程来说恰恰又是极其重要的。

首先,“三大技能”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其特定的评价标准,以及后续的发展方向,所以准确的说,是很难用考试分数的标准来进行全面衡量的。学生“会”弹奏某一首曲子,实际上也并非真正掌握了钢琴弹奏的关键和技巧,同理会画相应内容的幼儿简笔画也并非具备了全面扎实的美术基本功底。此外,还会形成学生某项技能特别优秀,某项技能相对落后的“偏科”状况,不利于“三大技能”课程的全面、有效开展。

其次,课程实施方面,“三大技能”课程的开展是需要相应的专业基础作为铺垫的,而高职院校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的主要生源并非艺术类专业学生,大部分学生并不具备相应的艺术素养和专业基础技能。“三大技能”课程的实施成效的提升往往需要大量的专业实践与训练,仅通过有限的课时训练、短时间的课程学习往往收效甚微,难以达到相应效果。

最后,教师相关素养方面,在新课程改革的前提下,高职院校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三大技能”课程相关教师的素质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充实与提高,但还需要持续的重视和提高。随着社会的需求和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幼儿艺术技能素养越发重视,全面提升“三大技能”课程师资力量的建设迫在眉睫。

五、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三大技能”课程改革和创新策略

首先,针对“三大技能”课程实施考核与评价标准的问题,各校应改变原来的课程考核评价标准,缩小该课程对某一固定单元内容的考核力度,加大课程的延续性、有效性考核,例如开展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三大技能”课程展示周、艺术展演、观摩学习等活动,全面增强学生在学习课程中的综合素养,让学生把基本功打扎实的同时也能做到不偏科,“三大技能”齐头并进,全面发展。在评分体系中加大实践部分的比重,让艺术技能与实践展示相结合,增加课程考核与评价的灵活性与新颖度。

其次,針对“三大技能”课程实施对象专业技能基础薄弱,专业基本功欠缺的实际现状,各校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与安排上,因相应地加大对“三大技能”课程的实施与经费投入的力度,例如加大实训实验场馆的建设,包括标准美术教室的建设、增加专业琴房的数量、加大对专业类设备设施的投入、改善舞蹈形体表演类场馆的建设等。针对学生专业基础技能薄弱的实际现状,还应该增加对“三大技能”课程课时安排的力度,例如部分课时由48课时增加到64课时,甚至96课时,使学生课堂的学习内容都能在课前、课中以及课后达到有效训练,从而真正提升其实际技能水平。

最后,针对“三大技能”课程教师素质问题,还需要继续加大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在职教师也应树立不断充电的思想,通过国家级、省级人才工程项目、专业性对口培训、教师课堂竞赛、高职院校教师微课大赛、说课比赛、优秀职业教育资源在线平台等,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养与专业水平,多交流多提高促成长。

六、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三大技能”课程的有效实施与发展,需要教育者针对问题总结对策,并为此做出相应的努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以及相关研究的深入,相信“三大技能”课程在实施过程中的所有“难题”都将迎刃而解,真正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高端复合型幼儿教育人才,为全面实现有效素质教育体系建设贡献出力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张红梅.美术(上下册)[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

[4]夏志刚.幼儿教师钢琴基础[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

[5]宋彩虹.幼师舞蹈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6]陈旭远.推进新课程[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7]陈龙安.创造性思维与教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8]刘晓军.关于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建设的思考[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9(10):24-28.

猜你喜欢

课程创新
微视频的高职体育教学模式
《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实验改革与创新
基于就业能力提升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创新途径探索
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改革与创新
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几点认识
创新幼儿教育课程模式的几点思考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创新性的思考与探索
毕业论文范式创新:以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为例
试论高校动画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