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互联网背景下线上教学融入拉丁舞课程的构想

2021-05-10秦启超

艺术评鉴 2021年6期
关键词:拉丁舞线上教学互联网

秦启超

摘要:教育是一个国家的百年大计,一个国家的教育强则综合国力强。新时代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与教育紧密结合,我国教育事业已然发生了巨大改变,由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利用互联网的线上教学模式,将带动我们从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美育作为近年来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其逐渐被纳入到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而艺术教育在这一过程中成为美育实施的重要途径,拉丁舞作为艺术的一大门类,也在美育教育中寻找自身发展的新机遇。本文试图从拉丁舞教学的视角探讨互联网背景下线上教学的开展,以期寻求拉丁舞教学路径创新的更多可能性。

关键词:拉丁舞  互联网  线上教学

中图分类号:J7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06-0102-03

当今社会互联网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其在推动自身信息化通信等技术革新的同时,也不断席卷着其他相关领域,整个教育界成为这场风暴中的前沿探索者,基于互联网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已逐渐成为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在互联网渗透到教育领域的背景下,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形式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在这一形式中不断接受着冲击与挑战。这些新兴的教学模式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创设出开放与自由的环境,为学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了全新的个性化教育,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扩展了本身的教育资源覆盖面,不仅如此,互联网教学将整合优质的教育资源,形成闭式环绕型资源交互形态,为多元文化交流搭建共享平台,延伸了跨学科与跨文化间的知识传递与更新。

一、拉丁舞教学形式创新的现实基础

拉丁舞属于国际标准交谊舞的一大舞系,是体育舞蹈两个项群中的一个。拉丁舞是规范、严格、标准的,它是以男女为伴的双人舞基础上发展规范形成的竞赛项目,分为伦巴、恰恰、牛仔、桑巴和斗牛等五个舞种,它们分别起源于不同国家,因此在舞曲、舞步及风格上各显韵味,桑巴舞热烈激情、恰恰舞活泼动感、伦巴舞婀娜柔美、斗牛舞强劲洒脱、牛仔舞风趣欢快。正是拉丁舞独特的风格特点,才使得这项运动不仅可以健身,亦可怡情。这项运动对于不同年龄层次的参与者都有颇大的益处,对于幼儿少年不仅可以强身健体,亦可培养其自信、乐观、坚强的性格;对于青年人不仅可以及时改变亚健康狀态,亦可缓解来自工作与生活的压力,保持愉悦的情绪;对于中老年人不仅可以维护脑健康,保持思维敏捷,亦可预防和改善随着年纪增长带来的关节、腿脚等问题,延年益寿。

目前,拉丁舞热潮不断席卷着全国,作为教育工作者,将这一项专业技能科学、准确地传授给热爱这项运动的所有受众人群是责无旁贷的使命。然而拉丁舞作为身体技能的实践教学,不同于理论教学的授课模式,一直采用的是传统的线下教学,线下教学主要以教师作为主导,将自身习得的技能教授给学生,是教师单向的将知识传递给学生的过程,教学方式相对单一,教与学的互动过程相对较少,尤其在美育普及的当代社会,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成为教育教学的重点,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贯穿学校的各学段成为国家教育的重要方针,拉丁舞教学作为重要的艺术实践活动成为了美育实施的重要途径,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能丰富学生体验,更能扩宽视野,全面提升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加强美育的渗透和融合,学校美育课程建设是重点,在学校丰富多彩的艺术课中渗透美育育人的理念是我们课程改革创新的导向,拉丁舞在课程建设中也不断进行自身的探索。在互联网背景下,拉丁舞不断进行自身的学科建设,创新自身的教学手段,从而更好的推动美育方针的实施,通过线上教学的开展,拉丁舞教学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了线上与线下混合式的有机结合,利用移动设备与智能网络实现了随时、随地、随心学习,促进了学生自主性与积极性学习的同时,也呼应了终身学习的号召。

二、互联网背景下,开展拉丁舞线上教学的必要性

现代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迅速波及了教育领域,使教育各个系统间的创新驱动发展,如最显著的特征是教学手段的更新,从过去的一尺讲台发挥到现在的多媒体荧屏,学生借助网络技术获取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全新的学习体验,甚至学习过程全程监督,完备的信息反馈系统可及时反馈效果,进行调整和监控。尤其是当下处于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开展线上互联网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基于互联网教学的巨大优势

我们知道,网络教学不同于线下的单一面对面教学,它具有线下教学不具备的优势,首先,具有资源的最大利用率,我们借用网络平台可发挥学科优势和资源优势,将最优质的教学通过平台向广大学习者提供;其次,学习形式形成交互化模式,通过网络平台,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全方位的实时互动,可以在第一时间反馈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以及疑问,通过交互式的讨论加深知识的掌握以及达到针对性的教学;再次,教学形式实现个性化,个性化主要体现在系统将完整追踪每位学习者的学习进度并实现后台记录,教学系统可根据系统提供的数据对不同的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建议帮助,促进课程知识点的有效灌输与传递;最后,学习行为自主化,学习环境自由化,这一自由并不是完全意义的自由,而是相对意义的创设出自由环境,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进度均可直接参与学习,全程自主把握学习行为。

(二)基于拉丁舞教学的特殊性

拉丁舞属于体育舞蹈一类,在自身的发展中具备其他艺术所不具备的特殊性,在教学中,我们首先应关注这一学科的特点以及这一技能的关键,首先,拉丁舞具备严格的规范性,规范性体现在它是一个完整的舞蹈系统,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形成自身的教学与表演体系,具有严格的技术舞步以及套路组合,在教学的伊始以及教学的全过程,我们更应关注其具备的理论基础,利用互联网教学作为线下教学的补充,可以将教师在实践课中的口传教学用直观的多媒体展现,使得学科本应掌握的理论体系更加清晰、准确的传授;其次,拉丁舞具有表演艺术的共性,其将音乐、舞蹈、服饰、体态融于一体,具有很强的表演观赏性,互联网技术的借用,可以将线下教学的教师示范通过更加准确的分解与组合进行多媒体展示,使其在参与的前提下先进行身体感知;最后,拉丁舞的特殊性体现在它是兼具舞蹈与体育的特性,竞技性成为它主要的特征,它除了基本的拿成绩、得名次外,还可引起人的生理变化,强健体魄,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的参与可以实现课堂中身体的实时监控以及提供一定的数据范围,更加科学、准确的展现运动技术动作的负荷以及心率等指标特征。

三、互联网背景下拉丁舞课程在线教学构想

互联网背景下拉丁舞课程将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而是形成课前引导、课中深化、课后复习的系统线上课程版块,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传统的基础教育领域,并在此基础上,开发最新的基础教学方式,学生在掌握基础教育知识背景的基础上,拓展了知识体系间的构建与导向,建构并完善了自身的学科体系与技术能力,符合现代基础教育的改革方向,也顺应了新时代下的人才培养方向。具体将线上教学融入拉丁舞课程的构想展望如下:

(一)准备阶段——板块选择具有自主性

目前线上教学的平台十分丰富,除了中国大学生慕课、雨课堂、学堂在线外,还有微视频、腾讯会议等多种形式,每一种平台提供的信息技术支撑各不相同,在此笔者只是将拉丁舞学科的教学与线上教学模式进行一个结合构想,如我们在课前可以充分利用技术平台作为学前支撑,将学生主动带入学习环境,并创设开放的形式供其自由选择课程,这一方式也间接提高了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性与自主选择的主动性,在课程开始前,我们可以分别将伦巴、恰恰、牛仔、桑巴和斗牛五大类的表演视频放入固定的版块进行展示,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挑选一个或多个舞种版块,观看视频后可在对应的功能区写下初次直观感受,并在目标版块填入自己的学习目标,之后就可有针对性的对自己选择的舞种展开学习;教师则在开课前对具体的每一舞种版块都要进行相应内容的补充和设计,通常步骤设定为确定教授内容、撰写大纲及脚本、制作教学视频、设定考核方式,如伦巴舞组合浪漫迷人,在课堂引入前,先将方步、定点转等步伐设定为一个主题的小视频,并配有虚拟的动画提示,使得学生参与学习的趣味性得以提高,为个性化教学提供更多的可能,在单一的步伐视频结束后,再推进完整的组合展示,在以上准备工作就绪后,教师在整个课程开课前分别对五类版块中的每一类设定自学任务,每一板块相对应的选课学生进行自学达标,达标的过关点就在于将自己选择的表演舞进行初步的模仿展示,并录制视频上传,视频内容上传后平台云端老师将实现初步的舞感判定,这一过程对下一步的授课互动打下基础。

(二)开始阶段——双向互动具有创新性

线上教学融入了拉丁舞课程使得传统实践课堂转变为线上模式,除此之外,还增添了视频讲解版块,静态的视频播放讲解与动态的实时视频讲解双向互动,提高了技能教学的有效性。如恰恰舞时间步、前进锁步、纽约步等教学时,静态视频讲解了整个基本步法的要点和形态,动态实时视频可以实现教师的在线深化讲解,将静态的视频播放转为动态的多角度重复教学,并且可自由选择并重复要点,将脚掌着地,重心过度重新找重点有针对的教授,并且可将错误动作与教学过程中的难点进行及时纠正与示范,于此同时,还可以自主发挥动作的方向性,灵活切换,弥补静态视频教学的不足之处。

开始阶段的双向互动可以将每一个组合设定不同梯度变化教学,灵活切换基础性步伐和提升性连续步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将其转化为内驱力,此时,教育所达到的就不仅仅是技能知识的掌握,而是教育的深层意义被激励,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激发了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在任务驱动下提升了学习效果。在双向的互动学习后,设定实时舞步检测的五大标准:节奏准确、舞步优雅、情感丰富、切换自如、律动连续,并且发起终端投票,参与本节课学习的每位学生都可将标准进行选择,从而产生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智能化的监控下,将每位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量化分析,用直观的数据反馈、感性的身体艺术表达,推动教师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精准的学习行为。

确定好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之后,创设资源分享包,将本节课学习的恰恰表演舞进行打包分享,教师挑选符合不同梯度的学生进行资源包的发送,学生可根据素材进行加工,从而编创成个性化的小套路组合,这些多媒体资源包中的数据需形式多样、丰富有趣,在这一即兴创编下,学生的思维广度与眼光长度都有了一定的提升。

(三)结束阶段——反馈研讨具有协作化

在线上课程结束阶段,教师在线上开展主题探讨活动,如针对恰恰舞起源文化与肢体表达,学习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提出彼此意见,轮流在线上进行汇报,汇报结束后将讨论以文件的形式上传到固定的成果互动模板,小组之间进行互评,每位学生都可能受到鼓励,这一评价方式改变了线下教学中教师评价的单一性与滞后性,将小组成果以等级形式呈现,在最终的期末考评中占据一定的比重,立体化、多元化、协作化的学习模式将在课堂成果中进行体现。

在最终课程结束之后,教师鼓励学生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学习成果的展示,并且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如可以将学习的伦巴组合剪辑成视频发到网站上或个人微博中,亦可将编创的恰恰組合做成视频上传到公共的邮箱中,亦可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课堂体验记录成小视频并配有动画或进行组合间的比拼插图。学生借助网络平台上传、分享学习成果,增强对艺术的热爱与对自身潜能的肯定,每一位课程的参与者不仅习得了一门技能,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课程中增强了个人的综合能力,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学习能力的强化、社会交往的提升都在协作的互动学习中发挥了各自的空间。

综上所述,互联网背景下线上教学融入拉丁舞课程为艺术教育带来了勃勃生机,使得线上教学不仅仅是理论课程的载体,更成为实践课程的重要新型方式,拉丁舞实现线上教学对于推动艺术教育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作用,在教学的过程中,线上的授课形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导作用,弱化了教师的主体地位,更加迎合了艺术教育改革,使得艺术教育不再是单一模仿师父习得技能,而具有真正的艺术自主性、协作性、创意性与个体性;线上课程在互联网背景下,在激发学生拉丁舞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完善了拉丁舞课程的体系建构,促进了学生全方位能力的发展,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艺术素养,真正成为了美育实施的有效手段。对于这样一种融入形式笔者只提出构想,线上教学具备的软硬性条件以及如何在拉丁舞线上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自觉性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夯实。线上课程融入拉丁舞的构想给传统课程带来了挑战的同时也对自身的学科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这一新型的方式对于拉丁舞自身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易凌云.互联网教育与教育变革[M].福州:福州教育出版社,2018.

[2]赵帅.破解互联网+教育[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8.

[3]孟绍鑫.体育舞蹈训练内容体系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04):61-64.

猜你喜欢

拉丁舞线上教学互联网
一起来学拉丁舞
孙老师的拉丁舞裙
“互联网+”背景下中国饮食文化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线上教学发展状况与虚拟社群维持策略探析
高校室内设计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探讨
拉丁舞,让我欢喜让我忧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