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延伸性阅读教学探索

2021-05-10陶玉叶

成才之路 2021年9期
关键词:延伸性新课标教学质量

陶玉叶

摘 要: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就要抓好阅读教学。但光靠课堂阅读教学是不够的,需要向课外进行延伸,增加学生阅读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真正爱上阅读,喜欢阅读。文章分析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对基于新课标的语文延伸性阅读教学进行探索。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延伸性;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09-0084-02

部编版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育最主要的问题是学语文不读书,读书少。语文的功能,不光是提高读写能力,最基本的是培养读书的习惯。阅读一直以来就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阅读能力的培养能影响学生一生,影响学生的方方面面,而光靠阅读教材中的这些课文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如果不拓展阅读量,就算怎么用力,也不可能将学生的语文素养真正提升上去。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从课内向课外延伸,增加学生阅读量,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没有养成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海量的阅读,需要日积月累的坚持。然而,在日常教学中,部分语文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对教学任务的完成上,不引导学生进行延伸性阅读,也不带领学生一起阅读课外书籍。没有教师的引领,学生会感到迷茫,不知道怎么去阅读,更不知道要阅读什么。缺乏有效的课外阅读,光靠教科书上有限的课文,难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缺乏阅读兴趣和阅读的积极性,学生很难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海量的信息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速食文化”成为一种流行。深入班级,不难发现,很多学生过早地陷入了流俗文化。电视、微信、QQ这些新颖、有趣的形式比起传统的书籍阅读,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如果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容易陷入其中,难以自拔,将阅读抛之脑后,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2.阅读教学方式单一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教学方式单一,将学生当作装知识的容器,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对所有课文都是精细讲解,恨不得把每一句话、每一个词都掰开、揉碎,讲得透透彻彻,还会要求学生进行死记硬背。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影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束缚学生的思维发展,难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3.教师个人专业素养不高

阅读就像是一颗小小的种子,教师需要将这颗种子悄悄地埋在学生的心中,浇水、施肥,呵护着种子发芽,让其茁壮成长。教师如果本身不读书,就没有办法给学生浇水施肥,这颗小小的种子就不可能开花结果。当今社会学生书读得少,部分教师书读得也少,更多的是阅读一些职业性书籍,知识面会比较狭窄,个人专业素养不高,无法带领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二、基于新课标的语文延伸性阅读教学探索

1.充分利用部编版教材资源

和旧教材相比,现在使用的部编版教材课文数量虽然没有多大变化,但是课文涉猎的范围扩大了许多——具有经典性,入选的课文文质兼美。部编版教材还增加了一些阅读栏目,这是以往教材所没有的,比如,“和大人一起读”“一起读书吧”“名著单元”“阅读链接”等。由此可见,新教材意在引导学生由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对这些栏目加以有效利用,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新教材将课文分为“精读”“略读”和“课外阅读”。教师在教学中应抓住精读课文,认真讲解,最重要的是利用精读课文,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并让学生将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迁移到略读课文和课外阅读中。

2. 注重课内向课外延伸

“读书为主,读书为要”是语文教学的本质。温儒敏先生曾说过,没有课外阅读,那语文教学就只是“半截子”的。因此,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注重从课内向课外延伸,积极进行拓展。在每篇精读课文教学后,教师可附加若干篇相同类型的课文,或相关的阅读内容。比如,在教学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读几首描写春天的古诗,不需要讲解,就是读,可以让学生在课内读,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外读。学生即使不理解,也没有关系,日积月累后,量变总会带来质变,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课外,教师可适当组织一些与阅读有关的活动,激发学生阅读热情,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如写读后感、举行读书交流会等。为了避免增加学生负担,教师可因人而异,对学生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在课外阅读活动中,教师要以鼓励为主,激发学生阅读欲望,让课外阅读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采用多种阅读方法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一味地要求学生精读、细读,这必然会降低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因此,教师需要采用多种阅读方法,让学生的阅读有一定的自主性,以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为此,教师可允许学生有不同的阅读方法、不同的阅读速度、不同的阅读体会。学生的阅读可以是囫囵吞枣,抑或是不求甚解。没有条条框框的束缚,学生心情会更加放松,思维会更加活跃,阅读的积极性会更高。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教给学生不同的阅读方法,如默读、浏览、对比阅读、跳读等。以“跳读”为例,一本书中或多或少会有自己不喜欢读或是读不懂的地方,这是非常正常的,那么就可以跳过这些地方。这样,阅读速度就会快很多,阅读效率就会更高。对于“浏览”这种阅读方法,有些教师可能会认为没有教的必要性,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温儒敏先生曾说过,“浏览”这种阅读方法看似简单,实际上是有窍门、可操作的。我们要教导学生,结合快读、默读等多种阅读方法,尽量在一眨眼间掌握一句话,甚至是整个段落,不要停留。教师可以这样训练他们,将自己的手指并拢,顺着字行快速向下移动,逐步提高速度,到最后,“浏览”这种阅读方法就能训练出来了。教师只有教会学生各种阅读方法,才能为学生的阅读提供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这些阅读方法,阅读速度就会提高,阅读量就会增加,知识面就会更加开阔,阅读兴趣就会更加浓厚。

4.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要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教师就要有过高的专业素养。首先,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明确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创新阅读教学方式方法。其次,教师应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以更好地适应教学需要。比如,教师要为学生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并能引起他们阅读兴趣的书籍,就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能力和知识结构等加以考虑。再次,要对课外书籍有一定的涉猎,否则就无法进行推荐。因此,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充分利用零零碎碎的时间进行学习,积少成多,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

三、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新课标的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尤为重要,能使课内教学向课外延伸,增加学生阅读量,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对此要持有正确态度,重视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明確拓展性阅读教学目标,探索拓展性阅读教学方法,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拓展阅读,让课外阅读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提高阅读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吴宁玲.开展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策略探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13).

[2]石国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拓展方法探析[J].内蒙古教育,2020(18).

[3]姚娣.注重阅读教学 提升语文素养[J].黑河教育,2020(06).

[4]王宇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20.

猜你喜欢

延伸性新课标教学质量
论著作权延伸性集体管理制度的引入和适用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开展延伸性干预措施的价值分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面向数字图书馆的延伸性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研究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挪威版权延伸性集体许可制度探析——以挪威国家图书馆Bokhylla计划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