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生和非医学生患胃食管反流病的情况分析

2021-05-10温彪曾艳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1期
关键词:医学院校反流医学生

温彪,曾艳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四川成都 610500

目前高校中消化系统疾病的患病率普遍较高,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在校大学生的一种健康隐患[1]。这将严重损害校园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而其中最常见的,也是很重要的疾病就是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十二指肠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后,引起胃灼热、反酸、反食等症状。内镜检查呈阳性的GERD,即出现食管黏膜充血糜烂等损害,称为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该病可引起咽、喉、气管、支气管等食管外的组织损伤。GERD 在欧美国家十分常见,约10%~25%的人群有胃食管反流症状[2]。

近年来,国内对GERD 的流行病学研究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特别是对某些特殊群体,如老年人、女性、儿童等的研究更是被受重视。但对于高校学生尤其是医学生这一特殊人群的研究较为缺乏,高校学生有着与普通人群不一样的学校集体饮食、宿舍居住环境、作息时间、学习及就业压力,大学生患GERD 是否也有其特点呢?医药院校学生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学习常因课程多而负担重,其患GERD 是否也有其特点? 该研究通过调查成都市内部分医学及理工院校在校学生患GERD 情况,于2016 年1 月—2017 年6 月对部分医学院校和理工院校的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成都市部分医学及理工院校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了成都医学院、西南石油大学作为调查学校。医学院来自临床、护理、检验、预防、药学、口腔等系在校大学生共1 500 名,其中男生838 名,女生662 名;其中大一和大二男生408 名,大三和大四男生430 名,大一和大二女生330 名,大三和大四女生332 名。西南石油大学来自石油工程、油气储运工程、海洋油气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应用化学、会计学等系在校大学生共1 500名,其中男生1 010 名,女生490 名;大一和大二男生500 名;大三和大四男生510名,大一和大二女生252 名,大三和大四女生238 名。调查人员为消化内科医师、消化内科研究生及经过调查培训合格的规范化培训医师。

1.2 方法

1.2.1 调查内容 该研究采用的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年龄、性别、体重等)。经统计学分析,医学生和非医学生组性别、年龄、体重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构成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2 GERD 筛查标准 GERD 诊断标准采用2006 年美国蒙特利尔胃食管反流病国际共识的诊断标准,主要以反酸和烧心及咽部异物感等症诊断症状。GERD 调查量表(Gerd Q)是以反流症状为主的问卷,是反映GERD 症状的有效方法[3]。所有被调查者均按照Gerd Q 量表设计内容接受问卷调查。Gerd Q 自评量表具体内容见表2。被调查者主要回顾过去7 d 出现的相关消化系统症状,根据症状出现的特点情况得分,如果总分≥8 分就诊断为GERD。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数据间的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医学院校与非医学院校间患GERD 的比较

根据Gerd Q 的统计结果,符合GERD 诊断标准(Gerd Q 积分≥8 分)的医学院校学生约 124 名(8.27%),非医学院校学生共155 名(10.33%)。

2.2 医学院校与非医学院校间各年级患GERD 的比较

根据Gerd Q 的统计结果,医学院校与非医学院校各年级患GERD 率进行比较,发现医学院校与非医学院校患GERD 大一和大二学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2>0.05),大三和大四学生低于非医学院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0.05)。男生中,医学院校患 GERD 率低于非医学院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05),而在女生中两类院校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4>0.05),见表3。

3 讨论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如择业就业、人际交往和家庭事业等;此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不吃早餐、高脂饮食、暴饮暴食、抽烟饮酒和缺乏身体锻炼等也越来越普遍,这些因素均可能造成GERD 发病率增高。GERD 可根据反酸、烧心和吞咽疼痛等症状做出诊断[4],Gerd Q 自评量表是诊断GERD 的一种简便易行的的方式[5-6]。研究发现Gerd Q 自评量表总评分大于8 分时,对GERD诊断的阳性率可达百分之九十以上[7]。国内有学者应用Gerd Q自评量表也发现其在诊断GERD 中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8]。目前专门针对非医学生和医学生患GERD 的对比研究报道尚少。该研究拟通过研究患GERD 的情况,了解健康知识教育对医学生和非医学生患GERD 的影响。在该研究中发现,对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和对自身健康的关注程度,医学生要优于非医学生,这与其他学者研究相一致[9],该次调查结果显示医学生GERD 的发病率明显低于非医学院校学生。究其原因,医学生虽然学习任务相对于非医学生重,但由于是专业学习,对于健康知识相对了解更多,健康保健意识相对更好,使其更易潜移默化养成健康的生活行为习惯。该研究中,医学院校大三和大四医学院校的男生GERD 的发病率低于非医学院校的男生,原因可能是由于大三和大四医学院校的学生逐步接触临床专业知识,对疾病有一定认识,指导如何防治疾病有关。而非医学院校的男生患病率升高,可能与这个阶段学习任务逐渐加重,压力加大有关。同时,该次调查表明,医学和非医学专业女生患GERD 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男生和女生的生理特点不同有关,女生更注意自己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由此我们认为,我国高校应该加强对高校在校大学生健康的关注,尤其是非医学院校的在校男学生,除了对在校大学生积极进行健康教育,还应考虑是否适当减轻医学生和非医学生的课业负担,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时间,为大学生的成长和健康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表1 医学生和非医学生性别、年龄和体重分别比较

表2 Gerd Q 量表[(±s),分]

表2 Gerd Q 量表[(±s),分]

症状阴性症状阳性症状阳性影响类别上腹部疼痛恶心胃灼热感反流至喉咙或口腔反流致睡眠障碍额外其他用药0 1 3 3 0 0 0 0 2 2 1 1 1 1时间(d)2~3 4~7 1 1 2 2 2 2 0 0 3 3 3 3

表3 医学院校与非医学院校各年级患GERD 率的比较[n(%)]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反流医学生
8个月的胃酸反流经历 苦难终于熬出头了!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
中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高等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浅议